澳洲中部有没有可能用核弹造几座人工山,改善气候?

彭一鸿


你是想变成如图的澳洲吗?

澳洲虽然面积广大,但是大面积穿过南回归线和南纬30,受西风漂流影响,干燥湿冷空气长驱直入,造成干燥面积加大!

澳洲北部以及东北角有部分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虽多,但占比小,靠海近,大量淡水流失!

澳洲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相比属于半湿润,东南部有地中海和温带海洋气候,也是占比太小!

故在西部用海拔2000以上高大山脉阻挡,可以有效保护中部地区,是沙漠地带有望成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大分水岭过于靠近海洋,以至东澳暖流,受到阻挡,无法有效深入澳洲内陆,炸开口,把大分水岭西移,也确实改变东部降水分布不均!

然而,用核武器轰炸只能炸大坑,唯一办法就是从高院大陆非洲,或新几内亚岛,运输石头!然而这成本恐怕全世界支援也不够!




耶大恩


题主,你好。虽然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在逻辑上不能实现,但并不代表这个问题滑稽可笑。能用科学的思维去解答这个问题,也非常具有普及科学的典型意义。

1、澳洲的气候特点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在三个热带大陆中,既不同于南美洲,又有别于非洲,具有其独特性,这是在其所处纬度位置及大陆轮廓、地形、洋流、气压与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1)干旱区面积广大、比例最高。全大陆平均年降水量为470 毫米,除南极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还少许多,只相当于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

(2)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图式,即自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北部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2,000 毫米之间,东北部的凯恩斯最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06 毫米,最大达5,360 毫米,中部平原的埃尔湖附近最少,不足100 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这种分布图式在各大洲中是独一无二的。

(3)全大陆普遍暖热,特别是夏季内陆地区炎热程度不亚于撒哈拉沙漠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在内陆中西部十分之三的地区在30℃以上。

图1澳大利亚气候特点

2、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

(1)澳大利亚介于南纬10°45′~39°08′间,南北跨28°23′,是跨纬度最少的一个大陆,南北间温差小,气温分布比较简单。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99%的面积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使全年气温都比较暖热,少雨区和沙漠的面积特别广。(2)澳大利亚大陆内陆离海的距离,最大达1,500 公里以上,影响了海洋气流之深入内陆。另外整个轮廓又是东西长、南北窄,扩大了东南信风带控制的面积,内陆又无广大河湖等水面调节,使大部地区更加干热。在地形上,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较低平,起伏不大,气旋回转少,天气稳定,很难致雨,使广大的中西部气候差异变小。

(3)东部高大的山地南北长4,500 公里、高1,000 多米,东坡陡西坡缓,又紧逼东海岸,阻挡了东南信风从东面太平洋上带来的暖湿气流,使东坡多雨、西坡干旱少雨,缩小了东部多雨区的面积,扩大了西部内陆干旱区的范围。(4)澳大利亚周围的洋流,在大陆北部沿岸为北澳暖流,东部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大陆北部和东部沿岸增温增湿成为多雨区。南部沿海为西风漂流,西部沿海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了澳大利亚南部沿岸的少雨和西部沙漠的形成。

图2 澳大利亚地理特点

3、核爆威力与危害

对于你提出的,核爆炸能不能改变澳大利亚的气候,我的观点是肯定能改变,但是都是走向危害的一面。

毫无疑问,核武器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强的武器,所有了解核武器杀伤力的人都不会轻易提出核爆发动核战争。这是一种足以毁灭人类、毁灭地球的方式。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能使反应区(又称活性区)介质温度升高到数千万开,压强增到几十亿大气压(1大气压等于101325帕),成为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反应区产生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辐射X射线,同时向外迅猛膨胀并压缩弹体,使整个弹体也变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并向外迅猛膨胀,发出光辐射,接着形成冲击波(即激波)向远处传播。

冲击波可以摧毁地面构筑物和伤害人畜。

光辐射主要是可见光和红外线,能烧伤人的眼睛和皮肤,并使物体燃烧,引起火灾。

核爆炸早期裂变产物发射出贯穿能力很强的中子流和γ射线,可以贯穿并破坏人体和建筑物。裂变产物、未烧掉的核燃料和被中子活化的元素,都会由气化状态冷凝为尘粒,沉降到地面,造成地面和空气的放射性污染,所发出的γ和β射线称为核爆炸的剩余辐射,也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核爆炸发出的γ射线在空气分子上产生康普顿散射,散射出的非对称电子流在大气中激起向远方传播的电磁脉冲,可在大范围内对战略武器系统的控制和运行以及全球无线电通讯构成干扰和威胁。

核爆炸的杀伤和破坏程度同爆炸当量和爆炸高度有关。百万吨以上大当量的空中爆炸,起杀伤和破坏作用的主要是光辐射和冲击波,光辐射的杀伤和破坏范围尤其大,对于城市还会造成大面积的火灾。万吨以下的小当量空中爆炸,则以早期核辐射的杀伤范围为最大,冲击波次之,光辐射最小。空中爆炸一般只能摧毁较脆弱的目标,地面爆炸才能摧毁坚固的目标,如地下工事、导弹发射井等。触地爆炸形成弹坑,可破坏约两倍于弹坑范围内的地下工事,摧毁爆点附近的地面硬目标,但对脆弱目标的破坏范围则小得多。地面爆炸会造成下风方向大范围的放射性沾染,无防护的居民会受到严重危害。

可见,核爆炸威力巨大,但是贻害无穷,通过这种方式改变环境,无异于饮鸩止渴,南辕北辙,自欺欺人。

图3核爆的威力

4、核爆能否改变地形而改变气候

(1)如果炸开东南沿海分水岭

且不论使用多少枚原子弹,即便可以炸开东南沿海的分水岭,东南方向的季风也并不能从低压区区向沙漠中心的高压区。加之澳大利亚东西走向长,南北走向短,少量的水汽很难求送到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对环境改变的影响并不大。

再说,全球气候是一个非常复杂精密连锁的系统,即使能炸开一个火口,水汽也未必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听话,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恶果。

(2)极有可能炸不开分水岭

东南沿海的高山南北长4800公里,海拔达到1千米以上,体量相当巨大。如果要从这样巨大的山体上通过爆破的方式炸开分水岭,一枚核弹很难实现。完全通过核爆炸的方式,破坏分水岭,不仅技术上难度大,核爆引起的危害也不可想象。

(3)核爆再造高山的形式现实么

根据爆炸当量、爆炸相对于地面、水面的位置,爆炸方式分为空中核爆炸、高空核爆炸、地面核爆炸、地下核爆炸和水下核爆炸等五种。

如果按照题主的逻辑,意图通过核爆炸改变澳大利亚的地形,肯定要采用地面核爆炸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形成的是核爆的巨型地面坑洞,并不能形成一座什么高山来阻挡水汽的运输。

图4核爆形成的巨型坑洞

结论

通过核爆炸的方式改变澳大利亚地形地貌与气候,不现实、不乐观、不理智,饮鸩止渴,逆天而为。应该学习中国西部沙漠治理的方式,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恢复生态,通过改善局部环境影响整体。


古今文明之光


澳洲的地形图很简单就可以找到,

然后我们结合着地形图来看看澳洲的气候分布图


我们可以看到,澳洲的草原和沙漠气候分布区实际上是分布在澳洲的中西南地区,这里就得说说山脉的影响了。澳大利亚东南至澳大利亚西北有一个阿尔卑斯山脉,这个山脉有多个高达2000米高的山峰。

阿尔卑斯山脉的确是将太平洋上的东南信风带来的大量的水汽截流了。以至于以墨尔本、堪培拉和悉尼为代表的东南地区是湿润的气候,。而从阿尔卑斯山脉以西澳洲大陆就渐渐的形成了草原和沙漠气候。


但对于一个大陆来说,简单的炸掉几个山口是不是能够形成更湿润的气候还是得另外详细说说的。大气携带的水汽,往往会因为遇到山体上升冷凝形成降水。

但从气候模拟的结果来看,即便是消除了阿尔卑斯山脉能够让来自于南太平洋的水汽进入澳洲大陆深处,也是几乎没有帮助的。这里就得说说澳大利亚的温度了。

澳大利亚差不多从中部跨越了南回归线,从纬度上来看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热带雨林接近,但是由于其内陆并没有过高的山脉可以使得澳大利亚接受水汽,因此在高温下,湿润的南信风也只能是跨过澳大利亚,“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

和澳大利亚在一个纬度上的南美亚马逊为啥湿润?

和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相反,南美的安第斯山脉是在大陆西边,这样整个大陆就可以受到大量的水汽滋润了。


所以,现在是不是能理解是上帝将澳大利亚的山脉给装反了呢?




至于用核弹炸个缺口,则很难达到题主的目的。

大范围的改变地形,用全人类所有的核弹都难以将澳大利亚西边举高1米。所以说核弹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有能量。


军武数据库


澳洲要怎么样澳州人自己去决定.中国、中国人不是澳洲不会对澳州指手划脚.


陈柳汐--厦门


你帮澳村扔核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