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親拒絕專家給兒子小雞雞旁邊開刀之後……


以下內容為孩子媽媽自述,本小編做了部分文字與標點的修改:

我家1歲多小男孩,今年五月初,給洗澡時發現小孩蛋蛋一邊大一邊小,當時沒太在意,因小孩本來就偏瘦,以為是還沒發育好。

中旬時家裡人開始有點擔心,說差異更明顯了,而且左邊腹股溝又隆起又硬,這下為孃的我開始不淡定了。


老母親拒絕專家給兒子小雞雞旁邊開刀之後……

5月份照片,橙色圈內是隆起位置


家中老人懷疑是疝氣,知道廣州各大知名醫院掛號很難,就先帶孩子去了社區醫院,找了兒保醫生幫忙看。到了醫院,醫生看完說是疝氣,但建議去大醫院檢查拍片,怕腸梗阻

大醫院必須要有醫生開單才能照B超,那幾天就是拼了命似的在各大專科醫院的APP裡搶號,最終掛了一個廣州某知名婦幼醫院的兒保與小兒泌尿外科的專家號!

到了醫院,這裡的兒保醫生也是說疝氣,讓我們趕緊轉外科說這個要手術,因腸梗阻,手術都需要B超,但大醫院B超只能約到10天后


第二天又去看泌尿外科專家,這才確診—鞘膜積液,而且由於張力很大(腫塊很硬),只能手術治療,當場就要我們確定手術時間。

一個1歲多的小孩動手術必須實行全身麻醉,做母親的當場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在我再三的追問能否不做手術,可專家的建議就是:必須手術!因為這個無法自愈和吸收!

但作為母親,我心裡還是不想手術,就這樣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聯繫了孫老師


孫老師覺得很棘手

孫老師看到後也覺得很棘手,位置和張力都不理想,擔心沒治好影響孩子後半生。

我看出了孫老師的為難和猶豫,我也知道這個責任很重,但B超的預約時間是10天后,手術最快也要10天后,還有這麼10天的時間。

所以孫老師選擇嘗試,在此要感謝孫老師對我孩子的不放棄。


當天採用的是扎針和穴位按摩看能否幫助身體吸收,在二個腳趾位置各扎一針(行間穴、大敦穴)留針40分鐘,回家揉手肘和扎針的位置,再觀察如果變小一點和軟一點就繼續。


從老家回來後,第二天就去看了孫老師,感覺這個方法好像有點用,讓他確認一下,但孫老師仔細看過,覺得沒有多大效果。

我對那天印象很深,孫老師罕見的糾結,說:“也許真的只能手術了!”

他沉默了一會兒又說:“能否給我兩個月時間,我將這孩子當一個特殊案例來做。實在不行你們再給他手術,應該不會耽誤太多”。

老師又給孩子特別調製了外敷的藥,但過程並不順利,因為天氣突然很熱很悶,敷了兩次藥後孩子皮膚就有點過敏,只能停藥。

到了6月8號,老師又給開了個內服的方子試試,並告訴我,對孩子沒影響很安全的。

以我對孫老師的瞭解,得到他這樣重視,這樣仔細對孩子情況的跟蹤與解答,給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慰。


終於到6月10號照B超的日子,做媽媽的真的害怕,以至於當天我不敢帶孩子去醫院,最後是孩子爸和外婆帶去。

下午4點十幾分結果出來了,鞘膜積液,並發現腹腔裡還有數枚淋巴結節。

看到這個馬上想找醫生幫忙看結果,但B超所在的珠江新城某大型婦嬰醫院的醫生說沒掛號不給看,直接給我們轟出來。

當時我真沒辦法理解這個程序,從頭到尾都是在這醫院檢查和看病,為啥出結果還需要重新掛號排隊,不是我不想掛號,而是搶到號可能又是1個禮拜以後的事,這不是在煎熬人嗎?

老母親拒絕專家給兒子小雞雞旁邊開刀之後……

圖為當時B超診斷結果


我還是第一時間聯繫孫老師,孫老師二話沒說,讓我抱著孩子趕緊過去。

還記得那天廣州大暴雨,孫老師看到結果,也犯愁了,一再說,這可不是單純的鞘膜積液了,現在還有數枚淋巴結節,報告還顯示有回血信號,反覆斟酌後,建議我們中西結合,先去中山路上那兩家知名大醫院聽聽那邊醫生怎麼說,對結節要個西醫的專家級說法。

連孫老師都嚴肅對待,我當時大腦已經懵了,也不是很知道孫老師說了些什麼,唯獨記得孫老師讓我不要胡思亂想,說我又不專業,目前就是找專業人士來分析解決問題

這句話讓我冷靜很多,馬上找關係約到中山路那家省級知名醫院第二天早上八點的腫瘤科專家,泌尿外科主任。

很慶幸的是醫生告訴我肚子上的結節沒啥問題,給開了半個月的消炎藥。

但鞘膜積液的問題還是隻有手術,因為託了關係,醫生還是很關照,當詢問到中醫能否治癒時,那位主任醫生笑著回答:“如果可以,那還要我們這些外科醫生幹嘛?”

說完就讓我們回家考慮越快手術越好,想好直接電話給他約手術時間。


見招拆招,敲定最終療法

醫院出來我將醫生的建議告知孫老師,孫老師直接開了個方子,敲定了治療方法:強身粉減半+好好吃飯丸+處理積液的外敷藥+內服藥+按摩。

老母親拒絕專家給兒子小雞雞旁邊開刀之後……

第一個方子吃完了,但效果不甚理想,孫老師繼續追方。

話說一歲多的孩子吃中藥是讓我很頭疼的,當然敷藥和按摩也不簡單。

孫老師也很為難,辦法還是要想,我也儘量做到孫老師要求,又不要讓孩子太反感。

老母親拒絕專家給兒子小雞雞旁邊開刀之後……

就這樣一來一往持續了半個多月,終於

7月11日開始發現腫塊明顯變小,而且一開始見好就速度很快,一天消一點,1周內就幾乎全好了!

居然就這樣好了?

居然就這樣好了!

此時的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

真的就是感激!

謝謝孫老師在那種情況沒有放棄我小孩!

謝謝他在那種情況下給我們專業的建議,讓我們保持冷靜。

也謝謝他讓我沒有成為送孩子上手術檯的“劊子手”。


孫老師

本人按:


鞘膜積液,本來對於中醫並不是個嚴重的病,不至於這麼的反覆嚴重的去考慮。


此案的關鍵在於張力太高,異常的高,而且位置緊靠精索(系睪丸上端至腹股溝管腹環間的柔軟園索組織),貫穿陰囊與盆腔邊界,在等待B超的那幾天,顏色明顯變暗,透光度變差,擔心不及時緩解症狀,容易出現患側睪丸血運不足,引發壞死之類的,這個風險就太高了


這個風險考慮當時也沒敢對家長講,怕她更慌。而且後續報告顯示有多個淋巴結節,而且是有血流信號的。

我雖然是中醫,但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對於這種異常高張力+血流信號淋巴結節的情況,要慎重對待,至少要多方面採信信息,所以必須要得到高水平的西醫診斷之後,再結合自己中醫的判斷,才能對整體病情有準確的把握。就像兩口子吵架離家出走,如果沒有隔壁老王參與,那就簡單了。


我雖然不在醫院裡工作,看到的醫療事故與生死遺憾的數量沒那麼多,但也見過不少。很多重大遺憾與不可挽回,都是產生於起初的自信滿滿,各種因為信心爆棚造成的大意疏漏。


一個西醫專家說必須手術,固然反映了他對中醫的無知,但也側面證明了病情本身的嚴重程度。何況,就連眼睛看都看出確實嚴重,再加上不清不楚的有血流結節,肯定還是要謹慎加謹慎。


而且,另外一個關鍵點是,這孩子太小,很多自覺症狀無法確認,脈舌都不精細,把脈動來動去,看舌也動來動去。這樣就導致,必須要參考西醫的判斷。


幸運的是,這只是一個單純的鞘膜積液。

只要是單純的鞘膜積液,中醫就可以治好,無論多嚴重,沒有合併症就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概括來講,要總結的是:

01

診斷必須全面

該借鑑西醫就要借鑑西醫,不必盲目排斥西醫。一切要以病人利益最大化去考慮。

02

家長配合非常重要

這個配合度,也與醫生引導有關係。如果有的沒的都亂說一氣,好像很誠懇,但實際上只會讓大家亂,沒好處。

03

西醫很科學,但有他的侷限

中醫被汙為不科學,但有它價值所在。中西結合的前提,是對兩方面的邊界有清晰的認知。所以,平時的跨學科積累很重要。

04

中醫治病很多時候很簡單

這個內服的方子主體就是五苓散,非常普通的溫陽化水的方子,可以當是一個感冒方子。但加上了外敷、泡澡與日常的好好吃丸,相當於給房子加裝了地基,或者說給一個非常結實的改錐加了個更粗的把手。所以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05

不必須手術的就不手術

鞘膜積液與疝氣與腸梗阻一樣,在中醫這裡,沒有必須手術的道理。當然前提是發現及時,沒有惡化到必須手術的程度。


本文福利

這個病案中的外敷藥,我們把基礎配方分享出來,如果遇到類似的積水積液,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通過增減配方使用。

老母親拒絕專家給兒子小雞雞旁邊開刀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