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南:1区6县的林芝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市嘉黎县、东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印度占据)、缅甸接壤,被称为西藏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

西藏江南:1区6县的林芝

林芝风景秀丽,很多地带被誉为“西藏江南”,有林芝桃花节,有丰富多彩的南伊沟等。还有被誉为西藏西双版纳的墨脱县和察隅县底部。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幅员面积11.7万平方千米,实际控制7.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0.3万人。

林芝历史的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该石刻位于巴宜区门日区广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字迹仍然清楚。此后许多年工布地区都由工布王统治。

萨迦时期和帕竹时期(13-16世纪),林芝市成了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势力范围。17世纪甘丹颇章政权成立,林芝市被分封为阿沛、江中、甲拉等几家地方首领的领地,不久又划分成立了则拉、觉木、雪卡、江达等宗。而波密地方,长期为土酋噶朗德巴统治,处于割据状况。

1960年1月成立塔工专员公署,同年2月改设林芝专区,专署驻林芝县。将拉绥溪、古如朗木杰溪、加查宗、朗宗、金东溪划归山南专区。原属昌都专区的嘉黎宗、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划入林芝专区。以德木宗西部与觉木宗东部、则拉岗宗东北部合并设林芝县(驻尼池村);以白玛桂(包括金珠、珞堆卡)设墨脱县;以则拉岗的西南部设米林县;以江达宗设工布达县(驻江达村,即太昭);以雪喀宗和觉木宗西部设雪巴县(驻雪巴村);以嘉黎宗设嘉黎县;将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合并设波密县(驻扎木)。2015年3月,撤销林芝地区和林芝县,设立地级林芝市;林芝市设立巴宜区,以原林芝县的行政区域为巴宜区的行政区域;林芝市辖原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墨脱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和新设立的巴宜区。

西藏江南:1区6县的林芝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由西向东平行伸展,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顺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与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一带会合驻留,造成了林芝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种气候带。两大洋的暖流常年鱼贯而入,形成了林芝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均温度8.7℃,年均日照2022.2小时,无霜期180天。

林芝海拔平均3000米左右,最低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巴昔卡,海拔155米,就高度来讲要低于西藏其他地区。是世界陆地垂直地貌落差最大的地带。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由西向东地平行伸展,“南迦巴瓦”则正是龙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马拉雅的最高雪峰,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了群山环绕的独特地形。

西藏江南:1区6县的林芝

雅鲁藏布江在其西行之中切开喜马拉雅山脉,从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之间穿过,雅鲁藏布江这条世界最高的河流,在奔腾1000多千米后,从朗县进入林芝地区,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向南奔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峡谷的平均深度为5000米,最深处达到5382米,这段峡谷长度为490多千米,最险峻处位于派镇大渡卡到墨脱县邦博地方,有240多千米,峡谷上部开阔,下部陡峭。江河流速高达16米/秒,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

林芝的水力资源又占全西藏的70%以上,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十大超级工程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电站,装机容量可达6000多万千瓦,是三峡电站的三倍。林芝水域面积1148.7万亩,水利资源蕴藏量约为8225万千瓦。 水能蕴藏量在8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达3300万千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