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为何说“隔江犹唱后庭花”呢?

铁男春秋


首先明确的是“隔江犹唱后庭花”并非陈后主所说,而是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借用南北朝时期的南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来讽刺晚唐不作为的君主。

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南史·后妃传》

之所以使用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借以讽刺晚唐君主,是因为陈后主陈叔宝执政后期,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朝政,尤其是与宫中女官和狎客所作淫词艳曲,更是能够体现陈后主的“不务正业”。

陈后主执政后期,宠幸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骄奢淫逸却不务政务,最终导致北方隋朝都要渡江了,陈后主都不知道威胁依然与妃子花天酒地。

甚至等到隋朝的士兵攻陷建康城,在陈后主的寝宫床底下,还找到了未拆封的战报,可见当时陈后主执政的荒诞。

也正是因为陈后主这种不作为的君主,加速了南陈的灭亡,陈后主被人也被隋朝俘虏,最后病死在了洛阳。

亡国之音

而在陈后主骄奢淫逸的南陈君主生涯之中,其所作的《玉树后庭花》也被称作“亡国之音”,其中的歌词“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被认为是陈后主和南陈短暂存在便灭亡的写照。

也正是陈后主所创的这种“亡国之音”,在后世晚唐政局混乱时,被心怀天下的诗人杜牧借以讽刺晚唐君主的“亡国之象”。

“隔江犹唱后庭花”,很鲜明地呈现出当时晚唐时期,统治者不思进取,几近灭国的状态。体现出当时杜牧忧心天下的心态,只可惜唐朝末期混乱,最终如同陈后主那般国将不国。


苏小衿


其实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是陈后主所作。出自唐朝诗人杜牧《后庭花》形容陈后主的一首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入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是一种很漂亮的花。后被乐府吟唱当作了一种曲牌名称。后被引申为亡国之音。

话说陈后主陈叔宝,开始时也勤于朝政,社会和谐。太子妃也长得端庄漂亮,陈叔宝也很宠爱。但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叫强丽华的宫女后,慢慢地就变了。由于张丽华生得眉秀貌美,又聪明灵动,善于查言观色。陈后主慢慢地疏远了皇后,宠幸张丽华。不理朝政,整天沉迷酒色。还特赐张丽华一座阁楼,专门为张丽华作赋一首《后庭花》。赞扬张丽华的美貌。并让千名宫女吟唱此赋。

公元587年,隋军攻入陈国。陈后主与张丽华被隋军所俘。张丽华被杨坚下令处死。

陈后主懒政迷色,整天沉溺于后庭花的寻欢作乐,没想成了阶下囚亡国奴!

所以《后庭花》就成了他的亡国之音!


游游蜉蝣


必须纠正,这句诗出自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夜宿秦淮河畔,时至半夜,仍然有人寻欢买醉,寄情声色。当时的国家形式也不太平,各地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而朝廷内部斗争不休,外加皇帝的无能。使杜牧早早的感受到的国家前途的黑暗。而此时的达官显贵,还沉醉于金陵歌舞中不愿醒来。

所以杜牧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泊秦淮!!!


半世飞仙


路过答题。

“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晚唐诗人杜牧之《泊秦淮》,全诗内容如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所生活的唐代,属于大唐帝国江河日下的时期,统治集团荒淫骄奢,不思进取,而边患频繁,危机四伏,诗人触景生情,以秦淮河之灯红酒绿,反衬唐朝国事衰退,从上到下毫无忧患意识,借古讽今。

而这个古,即题主提出的南朝后主陈叔宝,他在当政期间,隋朝兵临城下,依旧寻欢作乐,后金陵城破,与两位妃子藏于井内,却依旧被生擒,南朝灭亡。而陈后主颇通音律,他创作出《玉树后庭花》,后被世人称之为亡国之音。

曲牌里的“后庭花”,本是江南文人遍植庭院的一种花,红白两色,盛开时树冠如玉一样。以花为曲名,后陈叔宝填词,盛传一时。

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惟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诗词好不好见仁见智,但历史属于后来者书写,陈后主与“后庭花”联系在一起,成为后来统治者的警惕之声。

所以,这句话并非陈后主所说,而是杜牧引用了他的典故而已。

历史穿越千年,有些词有些意早在时光流逝中变了颜色,而后庭花却成为了人身体上具体器官的代名词,不由得让人徒叹奈何。


北望大坡滩


1 首先,“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是陈叔宝说的,而是出自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 陈叔宝曾经作过《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3 个人看法,这诗里的玉树和后庭花都是有隐喻的。从形象来看,不多点明。所以才会是哪些商女和南陈的后宫里太监宫女唱的。你细品。不进,相迎,含露,落红。

4 南北朝继承魏晋时期浮夸清谈,又被那些游牧民族给搞的乌烟瘴气,所以尽出奇葩。北齐高洋,南宋刘骏,刘子业,一个比一个荒淫,你能想到的十八禁分类,几乎都干过。所以,陈叔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在后宫作出玉树后庭花这个被后世认为亡国之音的诗来,也就不奇怪了。


桥洞下


我先来解释一下后庭花的意思,后庭花”本是一种花的名,这种花生长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中栽培,故称“后庭花”。后庭花花朵有红白两色,其中开白花的,盛开之时使树冠如玉一样美丽,故又有“玉树后庭花”之称。 《后庭花》又叫《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本来是乐府民歌中一种情歌的曲子。

南北朝陈朝最后那个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是他填词的(玉树后庭花),原句为“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这首词,没有太多寓意,因为陈叔宝本身水平不高,表达的只是对妃子的赞美,像那后庭的花朵一样美丽,没有什么押韵比喻的技巧可谈。

  陈叔宝穷是典型的昏君。当时的南北朝,已经是岌岌可危,到了生死关头,,北方的隋已经准备长江南下,可是这个陈后主,却整天与后宫的嫔妃们,吟诗作乐,不管朝廷生死

当隋朝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了,陈叔宝仍然和一些大臣,嫔妃们,唱着《玉树后庭花》,而后,陈后主也因此被杀,南北朝就此灭亡,根据史书记载,隋兵“窥而呼之,后主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人三人同乘而上。”陈后主的亡国丑态成为千古笑料,他的《玉树后庭花》也成了亡国的代名词

而后人对,《玉树后庭花》的引用评论,也是让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不要沉迷于霏霏之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