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居然把房子蓋到了九龍口遺址上面


九龍口遺址保護系列觀察之二

我們的根在隱隱作痛

記者 祝玲

本報訊 位於錦屏山東南麓的九龍口遺址源自商至戰國時期,是歷史留給連雲港的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然而記者日前跟隨文保志願者來到海州區錦屏鎮陶灣村尾礦壩附近時卻發現,九龍口遺址被一圈圍牆圍了起來,有大門,有門衛,尾礦壩裡還停著挖掘機。

九龍口遺址的現狀,不容樂觀。”知情人周先生說。

一段無奈的圍牆

記者所乘的車在這段圍牆的大門處停下,一位女士開門上了車,正是不久前在此處發現漢代陶罐的陸慶佔的妻子周英。

“沒有人帶,你是進不去的。”周先生說。

“這段圍牆是為了保護遺址不受破壞才建設的嗎?”記者問。

“不,是有人為封鎖進出遺址的道路建的。”周先生說。

進入尾礦壩,偌大的地方似被分割過一般,呈現出南白北綠的景象。南側是一大片白色,地上鋪滿了像沙子又像乾土的顆粒,一輛挖掘機停在白綠交界處,北側的地勢明顯比南側低不少,一個大水塘附近也停著一輛挖掘機,放眼望去,成片的草木繁茂,至少有半人高,一種褐翅小鳥時而在空中盤旋,時而棲在草葉上鳴叫。

“這是夏候鳥小雅鵑,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這裡是它們在連雲港地區重要的繁育基地。”周先生說。

陸慶佔告訴記者,北邊靠水塘的那輛挖掘機最近又啟動了,他和妻子去看過,發現現場全是沙子和挖開的土,一片狼藉。

車一路向西行駛,最終在一排桃樹前停下,這兒就是陸慶佔的家,屋前屋後種著果樹,稍遠一些則是大片野地。

一塊懸空的保護碑

盜墓賊居然把房子蓋到了九龍口遺址上面

一行人穿過陸家房後的樹林,向西步行了幾分鐘,就在一堆荒草叢中發現了一塊白色的碑,上刻“連雲港市文物保護單位九龍口遺址(包括尾礦壩),時代:商至戰國,發佈年月:1982年8月23日”字樣,落款是“連雲港市人民政府,1983年5月立”。此時,碑的三面土方已不知去向,底部幾乎懸空。記者想從正面拍這塊碑,卻無處下腳,因為碑旁就是荒草掩映著的深溝,深度超過3米,看著令人膽怯。

據相關媒體報道,2018年9月,挖掘機開進了九龍口遺址施工,群眾立即報警,在相關部門的介入下,工程暫停,但遺址卻被平整出一條長約30米、寬約5米的臨時通道。文保部門現場測量,初步定性為遺址本體局部遭到破壞。

“這件事發生後,現場就被封鎖了,人進不去,我就從北邊翻過青龍山繞了進去,拍下了一些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周先生告訴記者,“保護碑的三面土方被挖走,形成高三四米的斷崖,碑底懸空,遠看像一座孤墳,現場還發現了不少文物碎片,簡直慘不忍睹。”

一間尷尬的房子

緊挨著保護碑散落著一堆亂石和瓦片。

盜墓賊居然把房子蓋到了九龍口遺址上面

周先生有些氣憤地說:“這是一個姓滕的盜墓者蓋的房,他原來有工作,平時接觸過一些文物,算是有點道行。後來他盯上了九龍口遺址,就在這裡蓋了房,並在房下挖了個洞,不斷從洞裡挖掘文物。這個地方原來是荒地,沒有像樣的路,又人跡罕至,所以根本沒人察覺滕某某的‘小九九’,就算偶爾有村民看到他,也不知道他在忙什麼。後來總算被懂行的人看穿了,馬上報了警。”

滕某某被抓後,當地一位姓葉的農民才想起來,多年前他在此放牛時,曾看到滕某某盜取文物,外地來的文物販子開著車等收購的一幕。

“他親眼看見滕某某把陶罐捧進了文物販子的車裡。”周先生說,“後來知情人說,滕某某曾在遺址裡盜掘出一口金絲楠木棺材,賣了8000元。”

陸慶佔的兒子也曾看到過滕某某在九龍口遺址盜取鼻菸壺和瑪瑙。

“那時候孩子小,不知道那些東西是文物,也不知道那裡是古文化遺址。我家北邊的果園裡還有滕某某埋的一個明代梅瓶,我已經向市博物館彙報了。”陸慶佔說。

一個亟待正視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下稱文保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滕某某盜掘九龍口遺址,這個問題以他被繩之以法獲得解決,但現在九龍口遺址附近有人施工,這又該怎麼辦呢?

市文物保護部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文保法》第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屬於國家所有。同時還規定,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改變而改變。

“九龍口遺址是連雲港市政府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屬於國家所有,且遺址為不可移動文物,不管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歸誰,該遺址都歸國家所有。”該名工作人員說。

《文保法》第十七條也明確規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的,必須保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並經核定公佈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應當徵得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同意。

“一般情況下,保護碑立在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的正中央位置,而九龍口遺址的保護碑三面土方被挖,底部已懸空,證明破壞已深入中心位置,問題非常嚴重。”這名工作人員說,“2018年9月,建設單位在施工前,未經核定公佈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批准,也未徵得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同意,私自動工,待文物保護部門趕到現場時,破壞已經造成,損失不可挽回。雖然事後相關部門進行了處罰,但滿目瘡痍的歷史遺蹟,怎能不讓人心痛?”

盜墓賊居然把房子蓋到了九龍口遺址上面

“一腳下去,只要一瞬間,這片古老的遺址就會成為廢墟,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從此就會蕩然無存。”周先生痛心地說,“已經造成的破壞無法挽回,但千萬不要重蹈覆轍,保護好僅存的遺蹟,讓後人能以此追尋祖先的足跡,找到民族的根,是生活在現在的我們一份沉重的責任。”

我們確實應該重視九龍口遺址的保護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