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上榜理由

博鳌——“博”者,大也,多也;“鳌”,古代传说为龙之九子,又泛指鱼虾蟹贝等海产品。这里是一个物产汇聚之地,也是三江财源广进之地。人们赋予它“博览天下,独占鳌头”的美好祝愿。

2001年2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博鳌成为亚洲论坛永久所在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举成名,成为一个享誉亚洲、世人瞩目的小镇。

博鳌面朝浩瀚的南海,不仅山水奇秀,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三江入海,三岛相望,三岭环抱,山、海、河、岛、沙滩、椰林……自然景观在博鳌得到完好保留。赛龙舟、闹元宵、赛肥鸡、舞狮、打八音……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博鳌代代相传。

博鳌还是著名侨乡。民俗风情、南洋风情、欧美风情交融于此,这里已成为多元文化温暖的落脚点,成为具有开放意识、国际元素、独特风情的精神家园。

亮点篇目

博览天下 独占鳌头、博鳌亚洲论坛、特色旅游、风土民情、四海乡情、名人与名镇

推荐指数

★★★★★

精华书摘

博览天下 独占鳌头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博鳌胜景

博鳌的魅力在哪里?

在于博鳌的水,在于博鳌的山,在于这里水和山的和谐;在于保持得近乎完好的自然景观,在于纯朴而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于人和自然的相互融合。

这里三江汇聚,河海交融。玉带滩,一边浩瀚南海惊涛拍岸,一边万泉河水波光粼粼。沙美内海,波平浪静,树影婆娑。漫步东屿岛,信步龙潭岭,到处是漫无边际的绿,茅草、灌木丛、木麻黄、椰子树、槟榔、红树林……东边岛屿星罗棋布、渔舟唱晚,西边山丘起伏、阡陌纵横。动和静,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青山、绿水、炊烟袅袅,俨然人间仙境。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博鳌“三江”“三岛”风貌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落户,为博鳌带来了国际范儿。自然田园风光、国际化元素在这里交相融合,相辅相成。如今的博鳌,正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开放意识、国际元素、风情独特的精神家园,人们流连忘返的国际田园小镇。

博鳌亚洲论坛

2001年2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召开,博鳌成为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博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从此声名鹊起。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

从2002年开始,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每年定期召开,至2018年4月已连续召开17届,已经成为我国开展首脑外交、多边外交和公共外交的重要舞台,亚洲以及其他地区政商学术合作交流对话的高层次平台。


18年过去了,博鳌亚洲论坛每年都有大批世界各地政要名流参会,开创了一个巨大的开放舞台,论坛效应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核心引擎作用,同时成为琼海乃至海南最靓丽的名片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特色旅游

博鳌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位于博鳌镇的万泉河口海滨风景旅游区作为海南建省批准的最后一批开发区,为博鳌迎来了第一波旅游开发热潮。


1997年7月,万泉河入海口中的沙坡岛上建成亚洲唯一全岛型林克斯风格的高尔夫球场,成为一些高尔夫运动爱好者打球的首选地。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东屿岛上高尔夫球场

1998年7月,“博鳌水城”项目被国家旅游局选为全国 23 个“旅游发展优先项目”之一,引起人们关注。1999年6月,万泉河入海口中的玉带滩,以“分隔海、河最狭窄的沙滩半岛”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为博鳌热门的观光景点,也成为琼海市旅游一张亮丽的名片。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博鳌水城全景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玉带滩

博鳌旅游规模发展,在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召开后,去博鳌看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成为海南环岛旅游线路中必选景点。博鳌酒店、餐饮、交通、游艇等行业蓬勃发展。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海的故事”主题餐酒吧

2007年,全镇第三产业收入达到了1.2 亿元,占总收入的28%,成为全镇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全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产值180多万元。

2012—2017年,博鳌镇积极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品牌效应,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2016年,全镇从事第三产业人数累计达 6105人,实现第三产业产值3.59亿元,同比增长13.61%。2017年,全镇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8000人,节假日期间每天接待游客超过 2 万人,年接待游客 300多万人,是 2007年的6倍。

风土民情

千百年来,滨海小镇博鳌,一边浸染着中原文化之风,沿袭古制,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殊俗游艺等,无不体现着文化遗存;另一边北上的东南亚文化又在这里轻轻地撕开了一个口子,“呷歌碧”“咖椰包”……或为华侨的食俗,或为夹杂着英语、马来语的外来乡音,带给你一阵清新宜人的“南洋风”。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椰子盅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歌碧欧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军坡节

四海乡情·华侨民居

蔡家宅 

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位于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是一座中西合璧青砖彩墙的大宅院。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家宅是印度尼西亚华侨蔡家森于1934 年回乡建造的,迄今已有70余载,风姿依然。该宅坐东南朝西北,厅堂两进,天井两个,两侧有横廊楼阁多间,包括厨房、柴房、厕所、浴室和猪舍等。宅院是一座庞大、显贵、宽敞的二层三厅的四合西式楼房建筑。共开大小门户80个,大小窗户104 扇和大小房舍50间。宅院四周配有透风墙眼。远观宛如西方古堡,近视更似东洋别墅。

两座大屋均以青砖大瓦加钢筋水泥建造,高闳可风、飞檐翘角、古典精玄。越层主体厅堂高 8 米,登攀两层楼梯,方可上神案烧香拜神祭祖。上下大屋的前檐既有中国古钱币和古代宫灯雕塑,又有西方的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头像雕塑,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的屋脊翘头,又大胆使用西方的方、圆、弧变化图案,使整个屋顶别具一格,美观大方。当年铺就的地砖依然美轮美奂,特别是前檐雕塑流金溢彩,格调典雅、风韵迷人。

由于设计合理、结构坚固、匠工精巧,1973年百年罕见的14号特大台风也未损其丝毫。

201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分期对其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蔡家宅

本书入选:

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

第四批中国名镇志丛书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博鳌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