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實現

烏鴉看到老鷹從山頂俯衝下來把一隻綿羊叼走了。心想:我也可以叼走一隻綿羊,這樣就不用每天吃腐敗的食物了。於是,它模仿老鷹的樣子從樹上朝一隻綿羊俯衝下去,烏鴉的爪被羊毛纏住了,它用盡全力拍打翅膀可綿羊卻紋絲不動,放羊的人走過來,把烏鴉捉走了。

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實現

“一個人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他能夠發現自己的渺小”。烏鴉的致命錯誤是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給自己制定了一個不切合實際的目標。

大多數人都有打籃球的經歷,你想過籃球架為什麼做成現在這樣的高度嗎?如果把籃球架做成三層樓那樣高,誰也別想把球投進籃筐,那誰還來玩?

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實現


反過來,要是籃球架只有普通人那麼高,隨便誰都能伸手灌籃,那也就沒什麼意思了。正是因為籃球架有一個只有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高度,才使得籃球成為世界性的體育項目。它告訴我們,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最有吸引力,對於這樣的目標,人們才會以高度的熱情去追求。因此,要想調動人的積極性,就應該制定這種“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

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實現


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6只猴子分別關在3間空房子裡,每間兩隻,房子裡分別放著一定數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樣。第一間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間房子的食物分別從易到難懸掛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第三間房子的食物直接懸掛在房頂。數日後,他們發現第一間房子的猴子一死一傷。第三間房子的兩隻猴子全死了。只有第二間房子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實現


究其原因,第一間房子的兩隻猴子一進房間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於是為了爭奪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動干戈,結果傷的傷,死的死。第三間房子的猴子雖作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難度過大,夠不著,被活活地餓死了。人們可以看到它們拼命掙扎夠取食物時在牆壁上留下的帶血的爪印。

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實現

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先是各自憑著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然後在房間裡跑對角線增加助跑距離跳躍取食;最後,隨著懸掛食物高度的增加,難度增大,兩隻猴子只有協作才能取得食物,於是,一隻猴子托起另一隻猴子跳起取食。這樣,它們每天都能取得夠吃的食物,很好地活了下來。

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實現


這項實驗應該給我們一定的啟發:在現實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往往是因為目標制定不合理,我們可以為自己制定一個總的高目標,例如要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但也一定要為自己制定一些階段性的小目標去完成,例如每天做一件善事、每週給父母洗一次腳、每月到敬老院做一次義工……千萬別想著一蹴而就一步登天,多為自己制定幾個高低不同籃球架子,然後一個個地去克服、戰勝它,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站在了成功之巔。

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