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苹果,人均AJ后的低欲望社会正在来临

提起低欲望社会,都会提及日本

我们能发现几乎都有很多共同点:


一:都从搞过极端计划生育,或还在搞。
二:房价收入比太高,极端不正常。
三:男多女少。
四:养子女成本高,教育成本高。
五:婚恋成本高。

中国低欲望群体在崛起,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不消费,他们每年工作几个月够生活开支就行了 ​

谈及到低欲望社会,很多人会说,努力奋斗很多问题都会解决,但这里我们探讨的低欲望社会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指精神层面带来的深渊影响,是对未来的恐惧超过了欲望。

当年轻人们对生活变得毫无期待甚至是充满恐惧,再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也许都难挽救生育率。现在是越努力越穷!越努力创造的财富越多,然而自己却得不到,创造的财富都是利益既得者的,你的努力只能把自己和利益既得者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对抗的唯一办法就是无所作为!

现在不仅仅是一个高消费的社会,这个高消费出现了些问题,这个高消费不是所对应产品与服务的提升,而是社会对高消费需求的紧迫感,迫切需要拉动国内人均消费水平,这个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体现在通过社会上层人士以及各类媒体宣传和引导使得社会中下层人士产生各类消费的欲望,比如说网红概念、精致生活理念、或者说通过抖音等各类平台所产生的的不切实际的“炫富”行为打开欲望之门,俗话说拓宽眼界。 你无法脱离社会群体,就如同你无法脱离欲望本身一样,就这样人均AJ,人均苹果的时代迅速到来,且千万条理念随之而来,社会人一瞬间沉浸其中,并迅速蔓延。

但欲望引导产生消费并没有让整个社区变得更幸福,核心原因在于这一切都是一场“拔苗助长”式的幻象,大多数国民的经济水平承接不了如此消费水平下快乐的转化,换句话说当今高欲望社会所产生的消费行为已经不能带来幸福感,幸福感从来都不是外界事物能够进行改变的,精神层次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消费层面发展,就这样,再加上面对生老病死,现实问题的影响下,高欲望的快速列车放缓了,社会人筋疲力尽不愿再为此买单,人均AJ,人均苹果的我们走向了低欲望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走向低欲望社会,这里的我们主要指的是社会大部分中低层人士,因为上层人士不需要去探讨这个问题,那么这类有认知且拓宽眼界后的“我们”成为最需要面对这个问题的群体。

低欲望社会群体主动关上了自己的欲望之门,远离名牌、远离豪车,精神上远离恋爱、远离结婚。有人说低欲望社会是资本主义国家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因为资源和资本越来越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些人通过联姻、设置门槛等手段,不断巩固自己地位,而大众能够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于是,大家慢慢放弃奋斗,并对周围变得麻木不仁。 ​

低欲望社会、食草族、孤独死。不结婚不生孩子,也不恋爱也没有性生活。当然也不会买房买车。我们越来越对一切都丧失了热情:我们对一切都不再抱有希望,觉得这个世界不好,自己也不好,但却既不想改变世界,也不想改变自己。我们任由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腐朽下去。

即使是这样的一个低欲望社会,也会促使社会结构再次发生改变,新的价值观秩序也会孕育而生,新的凝聚力量也会由此诞生。我们不必为这样的高欲望社会或者低欲望社会过度烦恼,这就像经济周期一样,是一段时期的产物,从高欲望到低欲望,再从低欲望到高欲望,伴随经济发展的缓缓上升,我们的很多问题虽然并不会迎刃而解,但会从欲望的改变中迸发出社会前进的动力。

不要去介意所处的环境,你需要做的只有JUST LIV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