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經歷了一個特殊的超長假期後,不少企業商戶陸續復工復產。北京街頭的車輛逐漸增多,公共交通的人員密度也有所增加。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17日,市民或步行或騎車經過鼓樓。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疫情之下,人們對出行方式的選擇是否發生了一些變化?新京報記者近日走訪拍攝,記錄北京街頭的“出行那些事兒”~


日常出行


地鐵


“這兩天北京地鐵里人開始變多了”是不少乘客的普遍感受。數據顯示,本週一(3月9日)北京地鐵公司所轄16條運營線路日客運量約為183.3萬人次,與上週一(3月2日)157.6萬人次的客運量相比增長了25.7萬人次,增幅達到16.3%。其中八通線、13號線、10號線、大興線、4號線、5號線增幅最為明顯。


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瞭解到,為了控制車站、車廂人數,當安檢點候檢人員大於50人時,採取站外分批進站,針對高滿載率區段,適時加開區間臨客。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9日,地鐵一號線王府井站,車站內只有少數乘客。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9日,地鐵一號線,車廂內的乘客。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9日,地鐵一號線建國門站,一位乘客走向換乘通道。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9日,地鐵二號線東直門站,一位等車的乘客戴著橡膠手套玩手機。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12日,地鐵八通線,上班的市民乘坐地鐵出行。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公交


2月10日起,公交集團所轄的全部運營線路便同步啟用了工作日時刻表,重點增加早晚高峰時段的運力配置,並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和客流變化,靈活調配運力。


公交集團對所轄約1200條常規線路逐條進行了運力運量分析,制定梯次運力投入方案。一方面加大站臺疏導力度,控制排隊人員密度;另一方面加強客流監測,適時採取區間車、大站快車等多種形式,增加大客流線路車次,確保車內乘客數量適中,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出行服務。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1日,地安門外大街,一位乘客坐著公交車經過鼓樓。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7日,天通苑附近,北京復工定製公交車廂內,乘客一人一座。攝影/新京報記者王貴彬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10日,海淀區萬泉河路,610公交車上戴口罩的乘客。攝影/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18日,天通苑社區,一名剛上751路公交車的市民調整口罩。攝影/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5日,公交車上乘客稀少,大部分時間只有司機和乘務管理員。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6日,1路公交車,司機戴著口罩行駛在長安街上。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


騎行


據哈囉出行近日發佈的北京市騎行數據顯示,自2月10日企業復工首日以來,北京的共享單車需求量持續攀升,2月27日的騎行量比2月9日上漲了137%。


哈囉出行介紹,自2月10日全國各地階段性開啟復工,騎行訂單數據持續呈加速上升趨勢。到目前長距離騎行訂單(3公里以上)佔比較去年同期幾乎翻了一番。


新京報記者從滴滴方面獲得的數據顯示,近期相較復工前,北京地區青桔單車整體的騎行量提升已超過120%。


“當下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統籌推進,通勤需要低風險交通工具的支持,作為替代性選擇,共享單車可以成為主要交通工具,有助於緩解交通瓶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張成剛表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11日,戴口罩的市民騎車經過長安街。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3日,東華門路,市民戴著口罩騎電動車出行。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3日,疫情期間暫時閉館的故宮外行人稀少,一位市民騎車經過午門。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2日,小朋友騎自行車經過什剎海銀錠橋。攝影/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3日,市民騎車經過王府井大街,往日繁華的商業區受疫情影響變得冷清。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5日,朝陽區崔各莊鄉朱辛店村,市民騎行。攝影/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9日,西交民巷,一位路人騎車經過路口。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


步行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5日晚,朝陽區望京,市民從共享單車群旁走過。攝影/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3日,三里屯,市民從因建築玻璃外牆反射產生的光影中穿過。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8日,國貿,街頭戴口罩的上班族。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28日,光華路,一名上班族在搬運公司包裹。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11日,西大望路附近,佩戴口罩和護目鏡的行人。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3日,王府井大街,出行的市民自覺保持“安全距離”。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12日,朝陽區廣渠路,兩名戴口罩的市民外出遛狗。攝影/新京報記者吳寧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3日,王府井大街,戴口罩的市民經過因疫情暫停營業的商鋪。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13日,西單,戴口罩的市民經過曾經門庭若市的商區。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3日,景山西街, 兩位老人行走在空蕩蕩的街道上。 攝影/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10日,海淀區萬泉河路,一位市民揹著大蔥。攝影/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10日,海淀區海淀南路,一名戴口罩的市民從公交車廣告牌前走過。攝影/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6日,受疫情影響,三里屯也在街區設置了出入口提示牌。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外出放風


記者瞭解到,目前除北京動物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暫時閉園外,其餘10家市屬公園的室外景區正常開放,暫停開放各類室內場館90處、狹小空間42處、堂食餐點34處,包括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景山公園壽皇殿景區、天壇公園祈年殿等。各公園門區實行遊客體溫監測,遊客入園須佩戴口罩。


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按照統一部署,全市公園景區遊客量達到往年同期40%(部分重點公園已提升至30%)將實行限流。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7日,景山公園,天氣轉暖,市民趁週末到戶外鍛鍊。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7日,景山公園,市民週末來此放風。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7日,景山公園,工作人員提醒遊客少停留、少聚集。攝影/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3月1日,一個小男孩戴著口罩在什剎海邊騎電動平衡車。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兒

△ 2月17日,鐘鼓樓文化廣場,一對母女趁著好天氣到戶外放鬆。攝影/新京報記者浦峰


你上次出門是什麼時候?

選擇了什麼出行方式?

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The End-

攝影:新京報攝影記者薛珺 鄭新洽 浦峰 侯少卿

李木易 王遠征 王貴彬 吳寧 陳婉婷

校對:趙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