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个“话痨”宝宝,该怎么破?

宝宝还不会说话时,爸妈无时无刻都在期盼听到孩子说出的第一个字。可是宝宝一旦学会说话,就像按下了启动按钮,从早到晚,没完没了说个不停。面对这样一个“小话痨”宝宝,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家中有个“话痨”宝宝,该怎么破?


身边总是有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小麻雀”,难免让人有些抓狂!其实“话唠”宝宝,分为正常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对于正常生理性的“话痨”宝宝,爸妈千万不要让孩子闭嘴,这会严重打击他的表达欲。只要掌握好方法,耐心引导,问题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


爱说话的孩子思维更活跃


孩子自2岁开始,就进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掌握并可以使用一些词汇,他们喜欢模仿生活中,让他们感兴趣的语言,对学说话的积极性很高。

家中有个“话痨”宝宝,该怎么破?

同时,脑部发育在这时期也是发展最快的,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语言作为思维工具,可激发和反映想象,更便于记忆的准备[1]。所以孩子在说话时,他们的大脑也在飞速运转,虽然有时话听起来看似毫无逻辑,但蕴含着孩子自己的思维方式,作为家长即使没有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也应该耐心地聆听,并按照孩子的套路和他“聊天”。孩子话多并不是坏事,说明他很聪明,思维能力更强。


爱说话的孩子同样爱阅读


家中有个“话痨”宝宝,该怎么破?

一般喜爱阅读的父母,他们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普遍要好一些。亲子共读是发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其孩子在旁边不停地哼哼唧唧,不如平时一起多阅读些精彩的儿童绘本,或是讲些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等。久而久之,喜欢听故事的他们,也会成为讲故事的高手。这种有意识地用心引导,不仅能让孩子口齿清楚、完整地、连贯地把故事讲完,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爱说话的孩子情商高


家中有个“话痨”宝宝,该怎么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初表现出情感的就是情商,如婴儿的依恋、在母亲怀里的安全感、对陌生人的排斥等。那么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情商的发展。比如孩子在跟你说:“妈妈你听我说,妈妈你听我说……”时,就是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妈妈应该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很好地理解帮助他,这会促进孩子的协作意识。情商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语言的形成,只有孩子理解其想要的,才能运用情商很好地表达出来[2]。这样,孩子长大后在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上会更加顺畅、自信。


病理性“话痨”要尽早干预


家中有个“话痨”宝宝,该怎么破?

当然,并不是所有“话痨”都是正常的。有些孩子与同龄人相比,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这种特征被称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或多动综合征。有临床表现,在活动过度方面,婴儿期表现格外活跃;幼儿期后,好动坐不住,难以安静做事;上学后,患儿经常坐不住,小动作多,话多,好奔跑喧闹。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家长还是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尽早干预。


参考文献:

[1]奕央华.儿童早期语言发育与语言环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志,2019,7(04):12+16.

[2]张云雷.浅谈幼儿早期语言开发与情商启蒙的相互影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2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