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半径是什么(求大神解答)?

一个手工与军事爱好者


“作战半径”这个词一般在海军和空军上用的比较多,就是那些要烧油比较多的设备。和陆军的装甲武器不同,装甲部队直接往前推,基本是不用考虑在退回来,而且在陆地上的交通运输比较方便。而海军的军舰和空军的飞机就算是打赢了战役也得考虑回来修整。所以这些少油的武器设备通常会有两个名词,那就是最大航程和作战半径。

而这个作战半径这么算呢?有规定的计算公式吗,其实并没有,通常来说作战半径是最大航程的一半,就相当于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不过并不能直接的将作战半径认为就是最大航程的一半,因为在海上机动或者空中飞机进行机动作战时,军舰或者飞机都需要加速,而这个过程是比巡航时所需的油量要多很多,所以通常军舰或者飞机的作战半径是最大航程的40~45%,这样才能预留出一定的燃料供发动机返航。

像熟悉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朋友可能会知道阳炎级驱逐8号舰“雪风号”,很多人都认为它的运气好,但和它的指挥官“抠门”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它的舰长是出了名的“万金油”,能用最省油的巡航速度跑绝不飚到20节以上。所以当战斗中期,很多驱逐都没有油了跑去跟重巡借油使用的时候就雪风艘船还有油,而海上加油的时候是最容易遭受攻击的,所以当美军飞机来轰炸的时候其他没有油的军舰就只能挨炸,唯独雪风号驱逐在海面上上“扭秧歌”躲避炸弹,所以其他驱逐舰都被炸,唯独雪风安然无恙。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作战半径一词,一般是说到空军作战飞机领域。简单地说,作战半径就是作战飞机,携带正常的油料和武器等,在不加油的情况下飞行和执行作战任务,能飞到的最远的距离。

作战半径也是衡量战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但是作战半径并不是飞机最大航程的一半。作战半径的算法也是非常复杂的,单说载油量,这其中计算时候,只算战机的留空期间的距飞行距离,战机起飞和降落还都不算,这其中还要考虑飞机飞行时候的高度,速度,气象条件,飞行编队,战斗任务的属性等。

武器装备,副油箱的挂载都会产生阻力,这也会影响战机的航程。当然再往细致算,每个武器挂架不同,它的阻力系数也不同,这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


还有个名词叫飞行剖面(mission profile)。一般用“高-高-高”,“高-低-低-高”这样的简称,高是指高空,低是指低空。譬如高-低-低-高就是指高空经济巡航,然后在危险区域低空突防,战斗,然后低空返航离开危险区,然后高空巡航回基地,这个不同,飞机的油料和武器不同,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精密计算的。

这些不同,飞机的耗油量不同,所以飞行距离也不一样。就像我们日常开车时候,在市区和高速上的油耗不一样,当然同样量的油料,行驶距离也不一样,作战半径不是做大航程的一半,比这个数值要少。


雷姐的机械空间


咱就不说那些拗口的专业台词了,直接举例说明。比方说我们的歼7,依靠自身携带的油料,最大航程是1000公里左右。那它的作战半径是多少呢?顶多就是400公里。因为它要去,要回,加上留空时间,1000公里左右的航程,能有400公里的作战半径就不错了。所以,一款飞机的作战半径就相当于它总航程的2/5左右。有些书上说一款战机航程1000公里,作战半径500公里,那是扯蛋。除非你这战机一飞到那里马上就掉头返回,不打空战了,要不然作战半径不可能达到它航程的一半的。当然,要是你像日本🇯🇵的神风特攻队那样,抱着有去无回的决心去打,那另当别论了。

另外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作战半径指的是战机在巡航状态下的航程。如果打开加力,它的作战半径就更加短了。战斗机在打开加力的情况下,耗油量是平时的3至5倍。像歼7,不开加力,它的航程有1000公里左右,滞空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左右。但要是打开加力,完了,顶多五分钟就要回来了,不回来就没有油了。

当然啦,要延长作战半径也行,就是给它加上副油箱或者给它进行空中加油。从理论上说,只要你的加油机能无限的给它空中加油,它的作战半径就可以无限的延长。比方说在1988年的“黄金夹谷”行动中,部署在英国🇬🇧本来的美军F111战斗攻击机就通过七次空中加油,飞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投下精确制导炸弹,炸死了卡扎菲的义女,摧毁了利比亚🇱🇾的空军基地,然后又飞回英国🇬🇧的军事基地。这次长途奔袭,航程一万多公里,以F111自己携带的油料根本不够,但好在美国🇺🇸在欧洲有很多军事基地,部署有空中加油机,可以给它进行空中加油。而在1999年空袭南联盟的时候,美军的B2隐形轰炸机更是在美国🇺🇸本土的怀特空军基地出发,穿过大西洋,袭击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又飞回本土的怀特空军基地。这次航程来回高达两万多公里,美军的空中加油机为它加油了五次。


血染战旗红


▲这是比较废油的

作战半径是衡量飞行器性能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航程÷2≤作战半径,一般明显要小于,这是因为在飞行时要考虑气象、航速和任务空域的活动时间等,战时还要考虑返回时遭遇敌情,以及机场选择等,一般都要考虑留够足够的返回油量。因此再好的飞机作战半径不足,也被视为重大缺陷之一。

过去有型中型机米格-29,其作战半径不足500公里,因而被称为“机场保卫者”,意思是它不能离开机场多远。经过改进升级做米格-35,也达到了当代作战飞机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

米格-29还不是短腿王,印度轻型战斗机LCA“光辉”,一把就抢过了“机场保卫者”的帽子,与一般直升机的水平差不多,成为超级短腿王。为什么会这样?制造中明显超出设计范围,增重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换了新的发动机,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达索“阵风”的数据很好看,一款中型战斗机,按其宣传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1800公里,载弹9吨还有这么大的作战半径,得到不少网友点赞,以为是一款非常优秀加出色的战机,因为它的能力都快赶上重型战斗机了呢。

所谓内行看门道,答案就在于它的挂载上。在网上大家经常能看到它带着两个付油箱,飞来飞去的视频和照片,它以牺牲其挂载能力得到了大作战半径,只在宣传上有意义,或说大载荷本身,也是一种设计。各家设计考虑不一样,得到的指标则不尽一致,充其量它就是一款中型机,只是个别数据好看一点罢了。


魂舞大漠


我连跳大神的都不算。

作战半径就是,作战单位在标准作战模式下,从出发地到作战区域之间最远的距离。

一般这个距离是最远航程的一半不到。

不同任务有不同的作战半径,再根据高低空的空气密度不一样,还能再分几类。比如在高空赶往战场,在低空作战,再由中空飞回机场,一般记为“高-低-中任务作战半径”。

一般情况下,7000米到9000米左右的高度,空气相对稀薄,飞机阻力小,发动机燃烧受影响也还小,所以这个高度经常被定为最佳巡航高度,几乎大部分的最佳航程,都是在这个高度范围内飞出来的。还有就是作战高度,高空作战往往是空战任务,战斗机带的导弹不多,如果不必考虑被发现的麻烦,往往同在高空进入战场,同时也在高空进行战斗,这样的作战半径往往也是最大的。如果是在战场是在低空进行,战斗机往往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战斗机所携带的物品为了追求精确,其阻力比较大,战斗机携带时会受到影响。如果在进入战场前怕暴露自己,还可能会进行低空侵入地方领空,这样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就更小了。


笔不意驰


作战半径是专门对战斗机来定义的一项飞行指标,而不是武器能量,是飞机战力的组成因素之一。具体定义是指战机携带正常作战载荷,在不进行空中加油,自机场起飞,沿指定航线飞行,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原机场所能达到的最远单程距离,决定这项指标的主要因素包括航油和油耗,航油必须满足正常执行战斗时间和往返机场时间的油耗。


问问答


我是雪松,我来探讨下战斗机所谓作战半径是什么:众所周知,客机落到哪在哪加油的。战斗机就没那么方便了,由于过去战争实践战斗机续航能力强弱关系它滞空时间长短,当然续航能力越强越好。战斗机航程如果是2000公里,那它的作战半径只能最多一千公里范围。


雪松127947852


作战半径一般是指作战飞机的作战距离,比如说某一型号航程3000km,那么他的作战半径就是3000km÷2=1500km,这就是该型飞机的作战半径。


苏北平民百姓


战机最大作战半径,就是飞去出干完架还能飞回来的最佳飞行距离


魔龍


你的子弹可以到达的地方与你自身的距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