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在桑樹生長期間,如果桑葉受到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必須會降低其整體的質量、產量。一旦發生此種問題,便會限制家蠶的生長。在傳統的管理認知中,人們認為春季、夏季、秋季屬於防治病蟲害的重點時期,而冬季因為病蟲的繁殖能力減弱,所以不會對桑葉、家蠶產生不良影響。但實際上,冬季桑園管理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十分必要。基於此,筆者講解了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的必要性。然後結合自身的經驗,從多個角度探究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措施,從而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1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的必要性分析

與其他季節相比,冬季桑園病蟲害的影響不明顯,因此部分桑農會忽視該季節對病蟲害防治的工作。桑農認為,大部分病蟲在冬季處於休眠狀態,桑樹不容易得病,因此不會對桑葉產生不良影響。但實際上,在冬季對桑園進行病蟲害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該季節沒有實現病蟲害防治目的,常常會導致春季大規模暴發病蟲害。具體而言,對於休眠一整個冬季的病蟲來說,在春季的繁殖能力會明顯增加,因此對桑樹產生直接影響,導致桑農的經濟收入受到嚴重威脅。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當大規模暴發病蟲害以後,如果運用農藥對其進行遏制,將會影響桑樹的生長,同樣會影響桑葉的產量以及家蠶的效益。由此可見,在冬季對桑園進行病蟲害防治,不僅能夠減少病蟲害因素對桑葉的影響,還可以提高桑葉的整體質量,幫助桑農獲得更多的收入。由於冬季通常不會開展養蠶生產工作,工人可以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得到更好的利用,為實現病蟲害防治目的提供充足的人員保障,並減少桑園在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成本支出。同時,由於該季節病蟲處於靜止狀態,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整體效果更加理想。所以桑農必須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加大對冬季桑園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力度。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應用措施

2.1 重視桑園的基礎性建設工作

2.1.1品種選擇

為了對冬季桑園進行良好的病蟲害防治,桑農應該重視基礎性建設工作。其中,品種選擇是最為主要的環節。桑樹屬於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栽種以後可以連續生長十幾年,因此具有高產的優勢。也就是說,並不能輕易對桑樹進行改種。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病種環境、土壤肥力、氣候條件等因素具有明顯差異,不同的桑種適合不同的地理區域,最終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不一。因此,桑農在選擇桑樹品種的過程中,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性狀優良、品質優良、產量高,同時具有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樹種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不僅如此,還必須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地質因素進行詳細分析,確保樹種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長。例如,荷葉白品種、桐鄉青品種在抗桑萎縮病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其整體的發病率較低;強桑1號、農桑14號等品種對於桑紅蜘蛛蟲害具有較強的抵抗性。如果桑農在冬季建設新的桑園,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環境,並分析桑園管理水平、桑葉用途等因素,從而選擇最為恰當的優良品種,為實現冬季病蟲害防治奠定基礎。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1.2疫苗檢疫

完成桑葉品種的選擇以後,通常需要將其運輸至桑園。冬季是桑苗栽植調運的關鍵季節,因此為了實現病蟲害防治的目的,在採購運輸之前,必須對桑苗進行檢疫,明確可能存在的病蟲害風險,以此來實現針對性的防治。在這一過程中,桑農應與供應商進行溝通,要求供應商提供與桑苗相關的植物檢疫證書,確保桑苗的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同時,如果採購地區存在病蟲害高發的風險,那麼桑農應該謹慎選擇,避免將病蟲害帶入桑園中,避免調入具有根瘤線蟲病、桑萎縮病的苗木。另外,在運輸的過程中,應該對桑苗進行妥善保管,避免在這一期間苗木受到病蟲害的威脅。當運輸至桑園地區以後,同樣需要對桑苗進行檢測,在確保不存在病蟲害的前提下,進行定植桑苗的工作。在檢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存在嚴重的病蟲害問題,那麼應該集中銷燬。而對於病蟲害程度較低的苗木,可以採用修剪的方式對病枝進行處理。隨後使用48~52℃的溫湯浸泡苗木的根部30min。除此之外,也可以運用藥劑等方法對病蟲害進行,然後再將其種植入桑園中。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2 提高桑園管理的科學性

2.2.1設置水溝

如果桑苗處於潮溼的環境中,很容易誘發膏藥病、桑褐斑病等病害,同時也會增加桑紅蜘蛛的暴發概率。如果桑園內部積水,還會影響桑樹根的有氧呼吸狀態,不利於桑樹正常生長,甚至會導致桑樹出現爛根、死亡等現象。

因此,冬季在開展桑園管理期間,要想提高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質量,應該做好桑園的排水工作。在桑園的周邊設置水溝,實現對積水的排放。除此之外,如果將桑苗種植在地勢低窪地區或者平地中,那麼應該在桑園的周圍或者行間開設水溝,為後續的排水工作提供便利。需要注意的是,冬季的桑園管理工作也應該重視溝渠道疏通,以免出現堵塞而影響水溝的排水情況,否則無法實現排水的目的,進而影響桑樹的生長,甚至會增加桑樹病蟲害的風險。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2.2土壤改良

在桑園的管理中,地塊的差異使得土壤性能也明顯不同。在這一過程中,為了實現病蟲害防治的目的,桑農必須重視土壤的改良工作,進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以此來為桑樹的生長提供良好環境,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桑樹的病蟲害抵抗能力,實現對病蟲害風險的防治。其中,土壤改良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1)採用深翻的方式改良土壤。對於改良黏性土的狀態,深翻是重要的方式之一,通常用於桑樹定植前後。在深翻的過程中,將深度控制在25~30cm。鑑於此種方式,能夠實現對土壤結構的改良,增加土層的厚度,同時提高土壤的肥力。不僅如此,還可以提升土壤的蓄水性、滲水性、通氣性,便於桑樹的根部吸收更多養分與水分。而在冬季翻土的過程中,可以將深度控制在17~20cm,避免對根系產生影響。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施加有機肥改良土壤。在冬季開展桑園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將腐熟的有機肥施加在土壤中,以此來改善理化性質。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時,使土壤更加肥沃,為提高桑葉的產量、質量提供基本條件。由於腐熟的有機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同時肥料的成分相對全面,可以在緩慢釋放的過程中為桑樹提供充足的鉀、磷、氮等養分,避免發生養分流失等問題。在施加有機肥的過程中,可以將溝壑的深度、寬度控制在35~50cm,完成施肥以後進行填土覆蓋。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3 實時開展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2.3.1物理防治

1)對桑園進行清潔。在冬季桑園管理的過程中,桑農應該對園內進行全面清理,避免因為髒亂差而影響桑樹的生長。通過對桑園的清潔,可以實現對病蟲害繁殖、傳染源頭的破壞,從而為病蟲害綜合防治提供保障。在清理的過程中,桑農可以對其中的殘枝敗葉、雜草予以集中處理,避免其中藏匿更多的病原體和蟲卵。在集中處理以後,能夠有效防治越冬的桑園白粉病、桑赤鏽病、桑汙葉病害等。同時還能夠對桑薊馬、硃砂葉蟎等蟲卵進行有效防治,從而為春季的桑樹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束草誘殺。桑毛蟲幼蟲、桑尺蠖幼蟲、桑螟幼蟲等會在越冬之前蟄伏。此時為了實現病蟲害防治的目的,可以將稻草束於桑樹枝幹主幹的分叉位置。通過此種方式,能夠對幼蟲進行誘集,使其在內部化蛹越冬。在第二年的早春,幼蟲開始外出活動,此時桑農可以將束草取下,並將其燒燬,實現滅蟲的目的。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3)冬季也可以對土壤進行深翻、曬土、施肥,實現對病蟲害越冬環境的破壞。具體而言,在冬伐至春芽萌發的期間,可以對桑樹進行開溝施肥,以此來破壞病原體以及幼蟲的生長環境。同時,對土壤進行深翻,能夠將土壤中寄生的桑象甲幼蟲、金龜子、蠐螬以及老熟幼蟲等翻露出來,並在機械設備的作用下致死或者在曝曬後致死。另外,在施肥以後大部分病蟲能夠得到掩埋,以此來減少越冬的病原以及種源。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3.2化學防治

1)冬季桑樹管理過程中應該及時噴藥封園。在完成晚秋生產以後,可以使用濃度為90%滅多威500倍液,或者90%濃度的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對桑葉土壤進行系統噴藥,其且有效期長達15~25d,能夠實現對桑尺蠖、桑螟、硃砂葉蟎、斜紋夜蛾、桑粉蝨等幼蟲進行防治。通過此種方式,能夠減少第二年春季桑樹的病蟲害問題。在噴藥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枝幹裂縫、桑樹枝條、樹葉正反面等位置,確保噴施噴透,不能出現死角,從而達到病蟲害綜合防治的目標。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2)結合次年桑養、農藥有效期的時間,可以在冬伐以後使用濃度為50%的甲胺磷乳劑在桑園內進行噴施,以此來實現對幼蟲的捕殺,減少病蟲害風險對桑葉的質量、產量的影響。

3)為了進一步提升病蟲害防治的效果,可以在冬季桑園管理期間,使用石硫合劑進行處理。其中,桑農可以將石硫合劑配製成4~5°Bé,然後對桑樹的樹體進行噴施。此種方式,適合在冬季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可以實現對桑芽枯病、桑褐斑病、桑介殼蟲等病蟲害因素的防治。

冬季桑園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分析,做到有效管理,實現增產增質

3 結語

在冬季的桑園管理中合理開展病蟲害防治具有較強的必要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桑農能夠重視基礎性工作,提高管理方式的科學水平。在這樣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實現對物理治理、化學治理等技術的應用,提高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進而能夠確保桑葉的產量、質量,為家蠶提供充足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