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昔者聖人以陰陽因統天地。

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

故曰: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

氣質具,未相離,故曰渾淪。

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列子·天瑞》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始天元冊講的是第三階段,那麼,我們現在處在哪一階段?

反者道之動,都知道往回走,現階段與道之間是否應弄清楚往回走的路徑在哪裡?

以下是由個問題而引發出來的思考

以往有賢德的人以陰陽統括天地。

我們說,有形質的物體化生於無形質的氣,那麼天地從什麼地方化生?

所以說: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易是陰陽相互之間的變化未出現之前;太初是天地混沌之前的炁的開始;

太始是形狀之開始,太素是質地之開始也。

氣與質地具備,不相離分,故曰渾淪。

渾淪者,言是指萬物(氣與質地)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太始天元冊》中,“太虛廖廓”說的是宇宙本來的狀態; “肇基化元”,說的是天地的生成,列子把這個過程分成了四個階段;“萬物資始。。。。。。品物鹹章”說的是天地的運行狀態,也就是在天地之氣的作用下,萬物都在進行著生、長、化、收、藏的運動週期。

張衡《靈憲》裡說:“昔在先王,將步天路,用*(之)**[定]*靈軌,尋緒本元。先準之於渾體,是為正儀立度,而皇極有逌建也,樞運有逌稽也。……太素始萌,萌而未兆,並氣同色,渾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其氣體固未可得而形,其彁速固未可得而紀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為

庬鴻,蓋乃道之幹也。道幹既育,有物成體。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動以行施,靜以合化,堙鬱構精,時育庶類,斯謂太元,蓋乃道之實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萬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紀。於是人之精者作聖。實始紀綱而經緯之。”

這段話詳細記述了:“昔日聖賢的天子,推步天體運行的軌跡,確定天地運行的中心與赤道大圓。端正儀表,定出度數。推論出天地剛開始生成的狀態,是渾渾沌沌的氣團,這氣團運轉了很久很久,元氣開始剖判分離,清輕的氣發散上升為天,重濁的有形質的物質下降凝聚成地。天的氣體為陽,明亮而且運動不止;地體之內的氣為陰,幽暗而且相對靜止(在地體內部運化)。‘動’以運行施布,‘靜’以和合化育,陰陽之氣交接和合化生精氣----四時,四時化生化滅萬物。在天成象(天象、星象、氣象),在地成形(春、夏、長夏、秋、冬)。天有九個方位,地有九個區域;天有三辰:日月星;地有三形:兩極、赤道;有天象可以校訂,有形狀可以測度。於是有賢能的人開始以此為綱紀來經天緯地。”

這裡所說的“天地”是原始天文學中的概念,是指渾天座標系中的“天地”而言,並非現代天文學中的概念。

《靈憲》強調:天地的本原是“氣”,“氣”的陰陽構精,化生出四時,孕育出萬物。是“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氣”,確立了天的九個方位,地的九個區域。這才有了兩極、赤道,“才有天空星象可以顯現,有地體形狀可以度量。”天地的經度緯度也正是依據“氣”的四時規律確定出來。在界定出天地框架的基礎上,渾天說根據重差勾股術和地面相隔千里,由日晷所測的日影相差一寸的方法,推算出整個天地的大小。並指出:

“八極(四面八方)之空間,直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廣增千里。自地至天,是八極的一半,地的上下亦與天相同。整體進行測度,是使用渾儀。運用鉤股定理,立竿測影,進行實地觀測,全都是移動一千里,日影相差一寸而獲得這些數據。超過這些之外的空間,即是‘宇宙’。‘宇’(空間)之表沒有極限,宙(時間)之兩端沒有窮盡。”

在天地生成之前除了列子所說的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個階段,張衡又添加了一個龐鴻,龐鴻為道之幹,之後天地始生。

那麼這段時期的“道”究竟是指什麼呢?

無論什麼時期的“道”,都是指“氣”的本質(氣形相互依附)、現象(陰陽)、規律(化生化滅萬物)。

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指物質世界的本體、現象與規律;“一”指天氣;“二”指地氣;“三”指運氣(五運六氣)。《黃帝內經·素問》:“氣應和三元以生成萬物,‘三’,是指天氣、地氣、運氣。”三元,指天氣、地氣、人氣。即天氣下降的時段為“一”,地氣上升的時段為“二”,天地之氣作用在人體之中的運氣時段為“三”。

天氣、地氣、運氣的本質、現象與規律,就是老子所講的天地之道,亦即物質世界之道。物質世界的本體、現象與規律,就是氣對有形質物體的隱入與釋出、釋出與隱入的反覆運動維繫著物質世界的存在與滅亡。

《道德經·十四章》:看也看不見曰夷,聽也聽不見曰希,摶也摶不住曰微。這三者不可以分開,所以混而為一。這稱為沒有形體的“形狀”,沒有形狀的“物象”。這“形狀”、“物象”被稱為惚恍。這“惚恍”,迎上去不看不見它的頭,跟隨上去不看不見它的尾,而且,這惚恍既能在古代存在,又能在現代通行,知古通今,這就是“道”的內涵。

看不見,聽不著,抓不住。這三者還不可以分開,混而成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沒有形體的形狀,沒有物體形態的物質形態。所謂迎上去看不見它的頭,跟隨上去看不見它的尾,既能在古代存在,又能在現代通行,這橫亙古今的“道”,不就是“氣”維繫物質世界化生與化滅的方式嗎?正是這樣的方式化生出天地本體----混沌氣團,這氣團被古人稱之為“大一”,《禮·禮運》:“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宋·張載《正蒙·太和》:“因為有太空,故有天之名稱;因為有氣化,故有道之名稱。”“太空沒有形質,是氣的本體,其聚合其分散,是變化之客體。”“太虛不能沒有氣,氣不能不聚合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分散氣而為太空。”

《管子·內業》所說:“凡物之精,比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是故名氣。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屺。”

“精”是指什麼?“比則為生”又如何解釋呢?

凡物之精,“精”指精氣,比(陰氣陽氣相互匹配)則為生,在下(地面之上)生出五穀,在上天顯現為列星現象(明晦、遠近、色澤深淺等)。

這段文字是說:物的精氣,陰氣陽氣相互匹配,在地生出五穀,在天由群星的光耀顯現出來。流動在天地之中變化不可測量,藏在人的心裡就成為聖人。因此,這種氣有時光亮得好象升在天上,有時幽暗得好象藏入深淵,有時柔潤得好象浸在海里,有時高峻得好象矗立在峻嶺崇山。

《素問·五運行大論》指出:“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

天空有星象、氣象,地面有物象、物候。日、月、木、火、土、金、水這七大天體,象穿梭一樣運行於太空。木火土金水五種屬性的氣附著在地表,承載著有形質的物體;虛的(指氣)用來陳列順從應和天體形狀變化的精氣。地體及萬物與太空精氣的關係,就象樹根與枝葉一樣。雖然宇宙遼闊遙遠,但是通過觀察天空星象、氣象,以及氣化作用所導致的動物的生長壯老已和植物的生長化收藏之物象、物候,還是能夠認識清楚的。

《道德經·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意思是,有去有回(陰陽的有進有出)才合乎自然大道的運動變化;那些玄妙入微,柔細稚弱的,才是自然大道變化的真正作用。天下的萬事萬物生於有極限的天地之中,有極限的天地生於沒有極限的宇宙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