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9號有地方開學了,到底開不開學好,什麼時候開比較合適?

花花有點冷


因為疫情的原因,相信各地的開學時間會不一樣,主要是看各地方疫情的防控情況。網上流傳著“鍾南山院士說什麼時候出門我們再出門”,相信在政府和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孩子們會在非常安全的情況回到學校的。



天涯飛燕


最近,隨著各地確診人數的歸0,很多家長都在呼籲是不是可以儘快安排開學了?再不開學,好不容易維持的家庭關係就要“土崩瓦解”了,更有很多人說已經在崩潰和瘋掉的邊緣

昨天,教育部發文正式對此事做了回應。原則上推遲開學,是今年的大原則。要開學,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

1、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2、社會家長都認為,或者絕大多數同意說現在開學是安全的。

3、開學以後的必要的防控物資和條件都是到位的。

看了這三條,我個人的理解可能絕大多數的地區還是不符合開學條件的。具體的理由如下:

第一條,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誰來判斷?不是你我,而是國家有關部門。因為,疫情並不是我們一個國家的事情了,而是全球的事件。這個時候,我們和其他國家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他們的疫情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控制。

第二條,家長認可。或者絕大多數家長都認可。看到有地區開始做開學的復課模擬演戲,評論裡一片倒的聲音:模擬是模擬,真正開學是不可能這樣的。是啊,自己的孩子,誰願意孩子去冒險上學呢?雖然在家裡看著頭腦,不寫作業急的動手,但在不安全的情況下去上學?似乎是家長們都不願意的。刀子嘴,豆腐心是家長們的真實寫照。

第三條,必要的防控物資和條件到位。必要的物資?口罩。戴口罩上課,一天8小時。這是不能少的。其它的呢?現在口罩已經相對好買了,但估計家裡有一個上學的孩子,口罩就緊張了。

我個人覺得,開不開學真的是要等國家的統一指令。大家還記得學校是什麼樣子嗎?對比一下上班的情景,想像一下孩子們怎麼上課嗎?教學樓一層,7-8個班,每個班40人左右。大家坐在一起,每人戴著口罩,老師在講臺前講課,孩子們不說話,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1米嗎?很難。40分鐘,密閉空間。

再來說說下課,鈴響了,300多個孩子陸續走出教室,或去水房接水,或去廁所。人挨著人。喝水怎麼辦?自己躲到一個角落摘下口罩?那分批下課怎麼樣?不打鈴了,錯峰下課。樓道里就不會有安靜的時間了,估計大家課都上不好了。

最後來說說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吃飯問題。現在學生在校吃飯,大多數都是在班裡分餐吃飯。現在企業食堂、餐館幾乎都是不能堂食,都是帶回去吃的。辦公室也是錯峰吃飯。40個孩子在教室裡,如何錯開?

我們著急開學,因為看著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浪費大好的光陰。我們不敢開學,更是對孩子和家庭的尊重。

其實在疫情之前,每年學校裡都會有一人感冒,大半個班咳嗽的情況。在幼兒園,更是有一個孩子傳染一個班的情況發生。

學業誠可貴,生命價更高。疫情未退去,唯有等可靠。

對於開學,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交流。我是快樂生活的悠悠媽,感謝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聯繫刪除】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什麼時候開學,等教育局的通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