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导语:

所有的故事,都会告一段落,所有的真情,还是早点诉说,别等到秋天才说,春风吹过,别等到告别,才说真的爱我。

《边城》作为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不仅是优美的笔触和风土人情吸引读者,更是故事中的爱、善、美,以及凄美的爱情感动着你、我。

再读《边城》,最大的感受是为什么这懵懂的爱情,最后却演变成了孤独的凄凉呢?

我想这除了故事中人物的影响和社会背景之外,主人公翠翠的性格弱点也是造成自己凄凉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我们就浅析一下翠翠的性格弱点是如何让爱情变得逐渐凄美?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1、成长的孤独和社交关系单一造成了翠翠的心理不成熟

  • 成长的孤独,外虽坚强,内则柔软

翠翠的父母是一对不被世俗社会认可的情侣,两人私定终身后。都为这不道德的、更是无望的爱情自我惩罚而先后离开人世。留下了孤雏翠翠和爷爷一起摆渡为生。

翠翠自打出生,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其他的玩伴,只有年迈的爷爷和一条黄狗终日陪着她。

茶峒的自然风光,人善淳朴,与世无争的生活塑造了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不贪财,不羡贵,不嫌贫,不偷懒的“爱”和“美”的化身。

在祖父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翠翠慢慢的长大。虽天真烂漫,但是成长的孤独和母爱的缺失,让翠翠的内心充满孤独,与寂寞。

而作为翠翠最亲近的祖父也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

当爱情的种子在心里萌芽时,翠翠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因此也就闷在心里了,她常常“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因为没有人能体会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替她分担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所以她常常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祖父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能哄劝她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这话说的没错,对于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撑渡老人,精神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这种强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位撑渡老人,五十年来如一日的忠于职守。

然而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这样的话太不切实际了。

缺失母爱的翠翠其实一直都有另外一个隐形的伴儿——孤独。

这也造就了翠翠的心理不是特别成熟,虽然给人的感觉是比别人看起来更坚强,但也比别人更能委屈自己,也比别人更柔软。

海明威曾说: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缺少母爱陪伴的成长,会让女孩的心理变得内向和不善于表达,只能让这孤独去占据自己的内心,把委屈和泪水一并咽下,却不让别人知道。

每个人都会经过“成长中的孤独”的阶段,渐渐你会发现,其实我们都一样。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 社交关系太单一

翠翠很少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在小说中描述除了在每年的赛龙舟会上和爷爷去看龙舟比赛,几乎不和外界有过多的交往。

“祖父不上城,黄狗就伴随翠翠入城里去置办东西。到了杂货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 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

寥寥几句就可以表明在社会上很少来往,才会对市场上这些常见的物品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

简单化一的人际关系,让翠翠连个知心的闺蜜也没有,以至于当她对傩送产生爱意时,却总是不知所措,即使内心渴望傩送的爱情,又羞涩的将真实情感隐藏,含蓄的让所有人都猜不透她的心思。

社会心理学中说人际社会的交往是多种多样的。父母个性及父母与周围同物种个体之间关系是对孩子的成长最大的影响。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靠学习、模仿得来的,学习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及父母与处于同一生活区域的同物种个体之间的关系。

由此看来,翠翠在祖父和身边周围环境的淳朴之下,形成了善良、纯真的性格,但是由于社交关系单一,翠翠没有过多的和别人交际。

更没有身边人接触过爱情或者少女情怀的事例,即使想找个模仿的对象都没有,因此,一旦与心仪的人接触,就会显得羞涩,自己都说不出来的不自在。

久而久之,心理的孤独和社交的单一化,对翠翠的爱情悲剧埋下了种子。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2、翠翠顺其自然,踌躇的性格,造就了天保的离开,爷爷的逝去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翠翠像是这湘西大自然的一个精灵,也正是她和自然的密切关系,再加上长期在祖父的陪伴和呵护下,多了份自然的天性。

殊不知这自然天成的翠翠一方面有着少女般的主见;另一方面又缺少了对爱情生活的基本判断。

  • 大老直接表明心意,却未得到回复

当大佬在船上问老船夫时说道:“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茶峒照料家事,不必像老鸦成天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

祖父用微笑奖励这种自白。一面把船拉动,一面把那双饱经风日小眼睛瞅着大老。

然后慢条斯理把船转了头,告诉大老,让他等着瞧吧,究竟是什么事儿,老船夫并不明白的说下去。

大老第一次的投石问路,没有在水面上掀起任何涟漪。就这么数算的过着日子。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 第二次托人探问,又没给出想要的答案

在过了些日子后,大老又托人来探问老船夫的意见。老船夫笑着把头点着说:“大老想走车路,这个很好。可是我得问问翠翠,看她自己主张怎么样。”

翠翠不知如何回答,也没有经历过爱情,故装作从容,怯怯的望着祖父。不说什么,当然也不回答。

第二天,翠翠被祖父询问到自己主张时,仍然心儿忡忡的跳着,把头低下不作理会,只顾用手去掐葱。

翠翠同时得到了两兄弟的爱情,却不是她的幸运,而是悲剧的开始。她无法选择,也无力承担。

求婚的是这一个,爱的是那一个,但她无法选择嫁给谁,而只能被动等待两兄弟的决定。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 再次派人来探问,翠翠还是没有把心意说明,大老出走,爷爷逝去

过些时日,那做媒的不久又来探口气了,依然同从前一样,祖父把事情成否全推到翠翠身上去,打发了媒人上路。回头又同翠翠谈了一次,翠翠装作生气,故而把话题岔开,老船夫也依然不得结果。

大老兄弟俩在月圆之夜,交心畅谈之后,看不到希望的天保,最终由爱情的竞争转变成了亲情的退让,选择远走他乡,但是这一去,却是永久。

老船夫当得知天保的死讯后,也曾一度变得怯弱,不敢再表明和船总家的婚事。

只是搓着两只大手,不知所措。他只能忧愁的等待,等待船总家会再把婚事提起,再等翠翠的心意。

因为猜不透这事情,所以心里系上了个疙瘩,解除不去,她担心翠翠的婚事,也隐隐约约看到翠翠身上有她母亲的样子。

老船夫夜里躺在床上便常常陷入一种沉思里去。

最终在忧郁和遗憾中,于雷雨的夜里无声的死去。

翠翠对于自己喜欢的,没有勇气追求;对于自己不想要的,不会拒绝。犹豫踌躇,让事情随着“顺其自然”发展的不再规律。虽然想要爱!可最后她只落得形单影只。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3、翠翠的不主动,让幸福变成了无奈的等待

其实在那个雷雨夜的前几天,翠翠是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幸福的。当二老和家里的长年要过溪时,祖父故意把这个机会留给翠翠,但是翠翠看到对岸的是二老时,心里不免又开始了慌乱和羞涩。

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里跑掉了。

腼腆害羞,让翠翠的情感成长过于停滞。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后边的等待埋下了伏笔,虽然是可悲的,可是没有人来拉翠翠走出那个泥沼。

这样的成长过程造就了翠翠对于事物的一切发展,都只需遵循自然就好,根本意识不到,有些东西是要靠主动才能争取得来的,比如爱情。

有句歌词这样写道:所有的故事,都会告一段落,所有的真情,还是早点诉说,别等到秋天才说,春风吹过,别等到告别,才说真的爱我。

翠翠性格里的顿感和迟疑,让她失去了最终的表白机会。同时也让二老认为这个女孩的心里可能没有自己的位置。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面对哥哥死讯,二老傩送无法面对,最终选择出走,而翠翠却开始了孤苦的等待。

翠翠虽有充足的时间的机会去表明心意,但是那份少女的羞涩又拴住了对于爱情憧憬的想法。

女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总认为两个人若相互喜欢,即使我不说,对方也会懂我的心。

然而,爱情并非万能,再深的爱,有时也会在逃避和躲闪中转瞬即逝。

如毕淑敏所说:“爱怕沉默。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

不表达,每天在弯弯绕绕的灯谜哑语中生活,只会让彼此身心俱疲。

你不言我不语,两颗心自然就不会交织,久而久之,变成了两条不相干的平行线。

沈从文《边城》:成长的孤独和顺其自然,让爱情逐渐变得凄美

结语:

《边城》是一个悲剧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悲剧是可预见的,又是不可预见的。

翠翠有朴实无华的纯真天性,有纯洁唯美的善良和爱。但也正是这种性格释然,才一步步让爱情变得凄美。

祖父离世了,屋后的白塔圮坍了,而她心中的那个人,也走了。

死去的人可以入土为安,白塔可以重建,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却不知何时回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或许她明天就能等到,或许她一辈子都等不到。

等等等等,等过了春,等过了秋,等过了夏,等过了冬,等到四季不再轮转,你是否等到了回头,还是你已然在等待中耗尽岁月。

故事里的翠翠在等待,故事外的我们同样在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