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到武汉日记

1987年9月的凌晨四时,哥哥骑着自行车先送我到诸城汽车站,赶上最早的一班车,继而再去高密火车站。十七岁的我像极了方方笔下的涂自强。

出生在农村没有进过城的我要远到江苏南京去读书。独自一个人,肩上扛着行李,斜挎背着一个皮革的黑色的包。和涂自强一样,母亲将几百元的学费缝进了裤兜里。这是父母的血汗钱,一分一分攒起来的血汗钱。

没有坐过火车,没有坐过汽车,只凭着哥哥的说教,任我去摸索。当我走在繁华的南京街头,无助地不知去向时,也有好心的人指点着,坐上了最后一辆通往学校的公交车,开始了求学生活。热心的老乡为我带来了可口的饭菜,送来了凉席。如今回忆起过去,犹如昨天一样。

方方: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到武汉日记

三十年后,我读到了这篇小说,作家方方的最普通的一篇小说,也许正因为这篇小说获得过百花文学奖的缘故,而我又买了一套百花小说奖的书,头篇就是《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才让我有了相识的机缘。过去,我没有读过她的任何作品,真的,片言都没有。然而,就是涂自强,一下子拉近了关系,拉近了距离。

我就是涂自强,我是幸运的涂自强。边读边不自觉地联想起《人生》《活着》,可是全然不是。涂自强就是涂自强,涂自强生活在当下,更让我们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小说从涂自强考上大学说起。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是多么值得荣耀的事。失去了兄弟姐妹的他,是全家的希望。山沟沟里打转的他终于要到武汉去上大学啦。知识改变命运,涂自强就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全家的命运!

涂自强的初恋结束了,因为路不同。同学彩药寄给了他一张小纸条。

不同的路

是给不同的脚走的

不同的脚

走的是不同的人生

从此我们就是

各自路上的行者

不必责怪命运

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从此涂自强踏上了求学工作之路。一个人走出大山,遇到了好心的大嫂收留他,管他饭,又介绍他去打工,热心的洗车店老板帮他找到去武汉的车……他总是路遇好人,好人相帮,使他走出了困境,走进了校园。

方方: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到武汉日记

校园里,他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帮他介绍了勤工俭学的岗位,管吃还发工钱,还收获着同样贫困的女友,甚至一度相恋。然而,贫困,女友离他而去。同学给他手机、给他电脑……和谐的同学关系让他感受到温暖。

方方: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到武汉日记

毕业之后的涂自强只能靠自己找工作,拼命的工作,向往美好的未来,一切朝着理想前进。甚至,他想考研究生,对于勤奋的他将是命运的又一次转折。

方方: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到武汉日记

可是,父亲因为拆迁平坟而死,家中的房子倒塌母亲受伤了,他只能带着母亲拼命工作。

苦难之后见彩虹,见彩虹。我总是想。美好并没有出现,涂自强太过拼命工作,病到晚期,他将母亲安置在庙里,独自一步一步地走出这个世界。

不同的路

是给不同的脚走的

不同的脚

走的是不同的人生

从此我们就是

各自路上的行者

不必责怪命运

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我对女儿说,一切靠自己的奋斗。

作为父亲,只不过是一个谎言。

女儿独自北漂,又像极了涂自强。还好,她有父母,至少还有精神的安慰。

女儿像极了过去的父亲,一个人毕业之后在异乡工作,靠自己成家立业。那时,阳光还总是灿烂。

方方,我记住了这个名字,记住了这个作家。


方方: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到武汉日记

方方,女,本名汪芳,原籍江西,1955年生于南京。曾当过四年装卸工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语》《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及小说集、散文集数十种。中篇小说《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琴断ロ》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作品有英、法、日、意、韩等文字译本。小说《十八岁进行曲《桃花灿烂》《纸婚年》《埋伏》《过程》《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奔跑的火光》《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万箭穿心》《琴断ロ》分获《小说月报》第二、五、七、八、九、十、十ー、十三、十四、十五届百花奖。原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后来,我找到了关于方方的一些访谈,也看到了关于涂自强的许多评论。原来,这篇小说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只怪我埋头工作不闻窗外事。

后来,在全民抗疫的阶段里,我又一次将目光关注到方方,在湖北、在武汉的作家。她的日记,不可能完全读完。

她的几段著名的语录我记下了——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方方: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到武汉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