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碣灘茶 背後是千年前唐皇與茶女的傳奇故事


沅陵碣灘茶 背後是千年前唐皇與茶女的傳奇故事

又是人間三月,春風十里寵幸大地萬千生機。潤物無聲,處處是芬芳恬然。在“一縣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為君清”的沅陵,有一種春色柔情叫碣灘茶,何為柔情?一則柔情,這茶本身的柔香潤味,一壺清水杯中茶起舞,入口之中便可藏高山雲霧的自然品味;二則柔情,是這碣灘茶背後流傳千百年來的唐皇李旦與茶女胡鳳嬌的傳奇愛情故事。

相傳唐睿宗李旦被迫把皇位讓給母親武則天后,自己被降為皇嗣,皇后劉氏也被降為妃子。不久,李旦最鍾愛的劉皇后和德妃又遭陷害,被武則天秘密處死。兩個心愛的女人莫名其妙的失蹤了,李旦明知她們是被母親所害,卻也不敢過問,只能以尋找她們為藉口求得恩准,離開危機四伏的皇宮大院,輾轉來到南方。

當他由洞庭溯沅水而上,到了碣灘附近胡家坪時,被這裡秀美的山水和淳樸的民風所吸引,於是泊舟停行,暫住當地胡員外家。員外之女胡鳳嬌,美麗大方,善解人意,每日親手烹製碣灘香茶招待客人,一來二去,因茶生情,結為伉儷。

神龍元年,張柬之等發動政變,武則天被逼退位,李旦回到京城,即皇帝位,不久,差人接胡鳳嬌進京。鳳嬌無所帶,就將李旦喜愛的碣灘茶帶了一些進京。李旦將這些茶葉分賜群臣,文武百官品嚐後,覺得甜醇爽口,一致建議把辰州碣灘茶列為歲貢。於是朝廷自此開始每年派人前往碣灘督製茶葉。

高山霧雨出好茶,靈山秀水育碣灘。你瞧這茶,是自然的饋贈,又是愛情的信物,其實回顧唐皇和鳳嬌的經歷,這又何嘗不代表著信義和承諾的兌現。

碣灘茶的傳奇,何止於此,它更是一種外交茶。據說,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特意向周恩來總理問及碣灘茶,現任湖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茶界泰斗施兆鵬先生找到了沅陵碣灘茶,1985年,碣灘茶也被定為“中日友好茶”。

對於沅陵人來說,碣灘茶有太多的故事和意義,在當下它更是承載著當地人脫貧攻堅的希冀。近年來,沅陵高度重視碣灘茶品牌的打造, 通過推出多項舉措,助力碣灘茶產業及品牌發展,使碣灘茶在脫貧攻堅、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媒體報道顯示,“沅陵縣茶園面積15萬畝,茶葉加工企業百餘家,綜合產值12億元左右,帶動近3萬貧困人口脫貧。

沅陵碣灘茶 背後是千年前唐皇與茶女的傳奇故事

當前沅陵茶葉產業正從單一產業發展到融合產業發展的轉變,逐步向市場、品牌、產業融合轉型升級,力爭到2020年,全縣茶園總面積達20萬畝,有機茶認證茶園達到15萬畝,茶葉年產量達3萬噸,年產值達50億元。”

當下,沅陵的茶園正在逐步復工復產,採茶的季節,指尖的繁忙,人們懷揣著過上好日子的淳樸念想。

沅陵碣灘茶 背後是千年前唐皇與茶女的傳奇故事

江邊柳林作為家鄉自媒體,在此做一個集中推送,希望對家鄉茶品牌有所幫助,更希望在五湖四海的沅陵鄉親能夠助力家鄉茶事業。相信這勃勃生機的茶葉,也能讓沅陵的發展綠色澎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