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科教授为喜欢《百家讲坛》的朋友们送福利了,点击下方小程序

,就可以用“听”的方式获取更多内容。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子承父业,耳濡目染,很多朋友的兴趣爱好或者职业,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在古代,家学更是十分重要的,可是真正能做到一家子都是名家的屈指可数,比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就是有代表性的父子皆大家。


在文学史上,还有这么三对儿父子,他们的文学成就堪称佳话。


三曹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三曹”即曹操、曹丕和曹植。我们熟悉他们可能是因为《三国演义》,曹操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文学家。建安时代,“三曹”与“七子”并世而出,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典范。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曹操的很多诗句我们都很熟悉,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多慷慨悲凉,《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此断人肠”更是再现当时社会现实,所以曹操的诗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而曹操的诗歌形式为四言诗,在我们熟悉的《诗经》之外,可以说是独开异响。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曹丕的诗歌不同于曹操的悲壮,更多婉约之风,比如《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描写了女子思念丈夫,而这首诗,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最是熟悉,七步成诗,“才高八斗”说的就是曹植。曹植既可以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也能写“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凄婉,文采与气骨兼备,曹植也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曹氏父子,四言、五言、七言全占了,实在了得。曹丕曹植的艺术风格虽然与曹操不同,但离不开曹操的耳濡目染。曹丕《典论·自叙》中描述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三苏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说的便是苏洵父子,“唐宋八大家”中,他家占了三个。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苏轼苏辙成才,离不开苏洵的教育,苏洵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是“欲擒故纵”,相传苏轼和苏辙年少贪玩,苏洵便在他二人嬉戏时躲在角落里读书,而且神采飞扬,每每读完书,还会把书藏起来,这样反而勾起了苏轼苏辙的好奇心,二人便会“偷”父亲的书读,从而步入了读书求学的正轨。而三苏,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二晏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二晏”即“大晏”晏殊和“小晏”晏几道,父子两人都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晏殊《蝶恋花》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王国维所说的三种境界之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更是千古名句。晏殊官至宰相,虽然是婉约派,但多为春花秋月,闲情别绪,“工于造语”。而晏几道与其父境遇不同,遭遇家道中落,所以“善于言情”。“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都是历代传诵。


全家都是文学家是种什么体验?学语文绕不过这三对儿父子


文学史上,李璟李煜父子也都有词作传世。到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弟兄三人,是“公安派”的代表。你还知道哪些文学世家?留言告诉科教授吧。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百家讲坛

《爱上语文》

播出时间:3月8日-19日 12:00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于毅 姜沛辰(实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