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時見鹿

曾傻傻的問父親,“梅花鹿的鹿角會不會開花”。

父親溫柔一笑,摸著我的頭,“只有童話故事裡的梅花鹿,鹿角才會開花”。

得到答案的時候,心裡難免失落。總以為,這森林深處的小鹿,能開出絢爛的花朵,不然,怎麼故事裡掌管生死的神獸,勾勒出來的模樣,與它如此相像呢?我還記得那個畫面:鹿角踩過的土地,開出生命之花,又在瞬間凋零,那神秘的力量,讓人心馳神往。

林深時見鹿

後來,翻閱典籍,知曉鹿在中國古代也是瑞獸,鹿通“福祿壽”中的“祿”,自是官運亨通,吉祥如意。

可我卻偏愛了那句,“林深時見鹿”。遇見這句話的時候,我剛失戀,愛情雖不能殺死人,卻能殺死心。那個時候,哪怕是豔陽高照,於我也不過萬丈深淵。

最難的日子,雖有朋友不離不棄,但最終還是需要自己想通。

那天是無意聽到的這句話,“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愛情是,若你在我身邊不快樂,我便放你自由。”

心靈,若穿過了一束光,深刻的愛情,也需要放手的坦蕩。當我真的決定放下時,彷彿看到森林深處,一隻可愛的小鹿,在叢林中看了我一眼,開心地離開了。

有什麼,比自由更讓人心動的呢?那是超越生命和愛情的信仰。

鹿,也寓意著愛情。不屬於自己的小鹿,便放它自由,不然會錯過這世間真正的良人。

林深時見鹿

這世間的喜歡,總也逃不過緣分二字。就像,我對鹿的喜愛,我從不知它寓意著如此多的美好,只是單純的喜歡,喜歡它在林間跳躍的模樣,喜歡它頭上的犄角,喜歡在密林深處,幻想它們的神秘莫測。

至少,童話故事裡的鹿角是能開出五彩的花來的。也許在人間某處,也有這樣神奇的鹿存在,它在花開花落間,掌握著森林中的萬物生死,予美好以美好,予邪惡以懲罰。

林深時見鹿

我也見過真實的鹿,不知為什麼,總覺得圈養本身就是一種閹割,沒有森林的鹿就好像失去了靈魂,跳躍的姿態也顯得做作。

它們在圍欄裡,眼神中只剩下空洞,不知道它們是從森林走失,還是從來就沒有擁有過森林,我也說不上來,哪一種更可憐,但我知道,失去靈魂的鹿,開不出絢爛的花朵,也失去了詩意的人生。

更遑論,為了割鹿角而飼養的鹿群。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所以才不知道鹿角不割鹿就會被自己的角戳死。那,森林裡的那些鹿,也沒有人來跟他們割鹿角,是如何安度一生的呢?

人類對自然、對動物,已虧欠良多,這是這個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的世界,我們施加在他人身上的,終有一天會加倍償還在自己身上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萬物生靈,眾生平等,生而為人,若心無悲憫,又何以為人?

林深時見鹿

希望,我們的孩子能生活在童話般的繽紛世界,而不是生活在慘白的人生裡,誤以為“林深時見鹿”,不過是童話故事裡,作家的想象。

雖然,父親說梅花鹿的鹿角不會開花,但我依然願懷揣著一份童真,相信童話故事裡的美好。

心懷美好的人,也能創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