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不是规划出来的

点击右上角,关注【文旅项目咨询实战派】,评论或私信领取项目咨询表,稻田策划为您出谋划策

农旅,不是规划出来的

农旅,不是规划出来的

丽江束河古镇,这个组团貌似规划出来

实际却是顺着古镇几百年自然生长的格局

进行了自然的延伸


农旅,不是规划出来的


农业里有一个非常糟糕、而且广泛存在的现象:


很多项目想做农旅,然后就先做了规划(这个步骤听上去一点毛病都没有),几易其稿后却发现,按照这个规划去做,要么根本做不下去,要么做下去了却达不到效果。于是项目企业遭遇尴尬:

——效果图非常酷炫,声称投资也很大,政府就很高兴,就开始逼你上项目,而你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准备好。

——哪里没准备好还说不清楚,好象有建什么房,种什么东西,怎样吸引人......,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

——最说得清楚的是,真金白银变成一堆让自己骑虎难下的效果图。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简而言之,规划之前少了策划这个关键环节。


规划只是一门空间安排的专业技术,要想规划得好,需要先理清楚众多输入条件,也就是得先策划——理清禀赋,理清要素,明确具体要做什么,要在图纸上表现什么。


比如房地产公司,规划设计前都会先认真策划一番,大户型占多少,小户型占多少,排屋占多少,商铺占多少,而且这个“占多少”不是拍脑袋的,而是分析市场和竞争的结果

。然后才会去安排空间。如果这些输入条件不清楚,规划就只能胡说了。


比如鲁家村,并非规划出来的不仅有那个村,还有强悍的村委。比如我们自己做的(可惜如今让位于城市扩张的)知名项目,并非规划出来的是我们有深厚的花卉园艺产业背景。




我们观察到,农业项目里普遍缺乏策划的事项主要包括:


1、到底该做什么产品,用多大的农用地。这个问题显然不是空间安排的问题,而是产品经营的问题

  • 到底该种什么(或者养什么),该种多大规模,需不需要用到农业设施?基本农田、设施农用地该是怎样的配比?
  • 怎么才能卖得掉,卖得好?走怎样的渠道?要做成品牌吗,适合做成品牌吗,能做成品牌吗?


2、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休闲旅游。这个问题也不是空间安排的问题,而首先是为什么要做休闲旅游的问题

  • 休闲旅游是目的还是手段?
  • 如果是目的(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大批游客来),那么市场在哪里,周边有那么多人口吗?土地条件、投资能力、运营能力足够吗?能建立竞争优势吗?对于绝大多数项目企业,做成目的地几乎不可能。
  • 如果是手段(支持农产品品牌和销售),那么怎样做轻,做巧,不要花很多钱,还能与产品经营联动起来?


同时也是怎样开展休闲旅游经营的问题

  • 你和团队的能力有怎样的特点,怎样的休闲旅游业态才是你能经营的?招不到专业人才又该怎么办?
  • 要怎样宣传才能打动消费者?要怎样与旅游企业合作?


3、到底该用多大的建设用地,为什么要建设用地。如果是新增建设用地,是要上县市常委会的,主要是一二把手决定,不是乡镇或街道能定的。凭什么说服领导?这也不是空间安排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要用建设用地的问题

  • 是配套生产,还是配套旅游休闲?多大规模的配套?
  • 是为了招商引资,打造平台?做多大的平台,聚焦什么业态?
  • 建设用地、建筑物的投资不小,能实现盈利吗?能不让资金链出问题吗?
  • 怎样做成亮点?


很明显,上面这些问题都是产业经营的问题,产业经营作为农旅的禀赋,不是规划设计单位所能解决的。

农旅,不是规划出来的

很少有人意识到,

连标准化生产也是农旅的重要禀赋




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稳妥有序地上项目?


我们建议,项目企业首先应当建立这样一个认知:


当你从过去只从事生产经营转变为介入农旅,其实你是在激烈地改变你的企业,这种改变的激烈程度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这是因为,更多的土地使你可能不得不进入新的产品,介入农旅使你不得不直接面对消费者,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对你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资金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有了这个认知,项目企业才会慎重思考,避免“激情”决策,耐心地理清楚上面那些问题。理清楚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快速地、甚至一步到位地形成规划。很多人正是因为一遍又一遍的规划,而消耗掉宝贵的资金、政府的信任!


我们建议地方政府首先应当建立这样一个认知:


企业本质上就是一种风险行为,免不了盲目投资,政府有必要给予引导和建议,帮助企业减少盲目性,同时也是吸引更优秀的企业。


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在大城市的近郊,政府可以引导做农业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而在人口较少,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地方,应当引导农旅项目去配合农业产业,配合打造农产品品牌。


农旅作为与农业相关的新兴产业,政府应当编制农旅发展规划。所谓发展规划,是以研究市场和业态为主,而不是空间规划为主,目的是向产业界讲清楚政府的具体导向,以及基本的可行性。


以往,杭州、上海、北京、香港等大城市,以及国外的优秀城市,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时刻,都委托专业机构认真编制发展规划,新兴产业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农旅,不是规划出来的

2003年香港为发展创意产业

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的研究


农旅,不是规划出来的

2006年美国洛杉矶为发展生命科学产业

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的研究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已经做了规划,却发现路走不下去了,简单地中止又舍不得,那该怎么办?这时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或许会有新的发现,比如:

  • 浓缩一下,做些减法,比如属于盲目投资的那部分;
  • 复合一下,做点加法,比如充实产品的品牌经营;
  • 回归农业,比如用某种独特的活动来开展农旅;
  • 挖掘农业,比如用某种独特的方式来实现产品的文创化;
  • ......


农旅,不是规划出来的

有很多农旅的做法十分轻巧,且无关土地政策


当然,一个项目企业到底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