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不安都來自“心力”不足,做好自己,安定好自己的心

“心”是一切問題的源頭,所有的不安都來自“心力”不足。何為“心力”,需要弄明白這個,當能真實清楚的認知“心”的時候,才能夠安定好這顆“心”。

歷史上有很多故事說到最根本都是“心力”的表現。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大家都為自身利益考慮,想要瓜分土地,佔有資源,於是產生了很多思維活動。我們看到的各種行為活動,正是一個人“心力”的外放表現,如果此人的“心力”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符合當前形勢變化的,那麼他便能從容不迫的處理好身邊發生的一切問題,如果不能的話,麻煩和苦惱便統統找上門。

所有的不安都來自“心力”不足,做好自己,安定好自己的心

以戰國時期縱橫家為例子,當時有個出名的人物叫做“蘇秦”,當他第一次施展自身才華時,被人拒絕,被人欺辱,這是因為他只學會了《鬼谷子》前面的那些謀略,對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間的規律掌握的比較好,所作出的一些分析也是在理的,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便是沒有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沒有修行好自己的“心”,這才導致了自己“心力”不足,情緒極易受影響,一旦“心”被波及,所有的思維都無法正常流轉,做出的判斷便是錯誤的,導致了他第一次“出關”的失敗。

所有的不安都來自“心力”不足,做好自己,安定好自己的心

在經受接連的挫折之後,他悟性也是極高的,明白了自身的不足,於是又學習了《鬼谷子》後面的那些“修心”的文字,從而能夠讓自己的“心力”變得更加充實一些,但還是操之過急了,沒有完完全全的學好,因此最終的結局很悲慘,其實可以取得一個美好的結果,就是不斷地分析自身,不斷壯大自身的“心力”,從而能夠以符合自然的方法來面對周邊的一些事情。

如今這個時代,商品經濟日益發達,人們的生產模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從過去的身體勞動解放出來,用機械代替人力,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從事更多的事情。如此一來,娛樂成為了人們放鬆身心的方法。當然這是對於一部分步入小康生活的人而言,還有很多人依然經受著貧窮。

所有的不安都來自“心力”不足,做好自己,安定好自己的心

但無論是“富裕”還是“貧窮”,我們對自己“心”的認知是一樣的,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可以由自己決定的,每天的生活是“開心”還是“難過”都可以由自己決定。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便能保持頭腦通暢,便能發揮出這副身體可以發揮出的能量,生活也會得到改善,可以通往更好的未來,這是真實不虛的。

如何鍛煉出自己“心力”,這一點可以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學習。惠能大師的一生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講就是草根逆襲的一生。惠能大師出生寒門,沒有好的生活條件,長相也不怎麼招人喜歡,沒有好的皮相,也沒有好的家庭,只是普普通通的樣子。但是惠能的“心”是接近於“道”的,他踏實努力的過好每一天,我認為沒有刻意的做什麼事情,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往一個地方靠攏,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認真的領悟自己的心,讓自己的這顆心不斷地完善好,不斷地修正。

所有的不安都來自“心力”不足,做好自己,安定好自己的心

所以說一個人的“心力”如何得到提升,如何才能充滿能量,向外求的方法只是不得已才行之,最終是要自己“自覺”,自己往那個方向靠攏,大道至簡,就是簡單的生活,簡單的工作,踏實努力做好眼前要做的事情,那樣沒想著安定自己的“心”,心也得到了安定,如此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