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舊”改造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改造(上)

首先我要道個歉。

中山2019年的GDP數據,砍了幾百億。也就是說,我之前有幾篇文章一些數據引用是不準確的。本來有偏差是我預計之中的,但偏離幾百億真是……我還是太單純了。

不過,有些數據我可以保證是比較準確的,比如土地的數據,建設用地規模、土地利用現狀等。因為我知道這些數的調查手段和據統計方法,數據偏差是很小的。




一直想談談這個話題,正遇上這次事件,就談談吧。

之前我和一些網友吹水的時候提過,其實在“三舊”改造的同時,我們的社會更需要一次思想的改造。

人民是需要被教育的;幹部與政府,也需要再教育再學習。最近我在看《毛澤東傳》,毛主席在青年時代已經投身教育事業,為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為窮苦大眾能接受教育,掃除文盲,改造思想,身體力行。在他投身抗日與革命時,也堅持講課教育官兵與群眾。直到他步入中晚年,也一直想通過教育來改造這個社會。甚至他自己也在不斷的思想改造中。當然,有些方法錯了,甚至已經不是他能完全控制的事情。說得有點遠了。


比“三舊”改造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改造(上)

毛主席在給戰士講課


隨著改革開放,無論物質經濟上還是精神文化上,都得到空前的發展。很多一二線城市都陸續開展城市更新,一大批老房子拆除,一大片洋房小區拔地而起。在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行政部門,我們社會的每一個公民,其自身已經準備好了嗎?作為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已經跟得上現代化發展的步伐了嗎?我們又該如何成為新時代的公民呢?

我分兩個層面來談談我自己的觀點,一是關於行政機關工作思維的轉變,二是公民思想的提升。




用運營的思維去管理社會


很多成規模的公司,部門都是分得比較細的,運營、風控、成本、設計、投資等。無論是單個項目還是整個公司運作,都要從節點、風控、資金等細節管理,保證品質的同時做到效益最大化。我想,

一個社會的管治也要用這種運營思維,保證人民利益、立足長遠的前提上,使社會效益最大化。


一、計劃與運營

國家層面上,發展的規劃與實施方向是十分清晰的。但到了某些地方,往往缺乏方向感,像只盲頭烏蠅。今年招商簽了多少千億的項目,要搞個什麼面子工程,要種多少樹……口號吹得很亮,能落地的很少。甚至連自己的資源能不能承擔起這些計劃都完全不清楚。

其實地方政府真的有必要設立一個“運營部”,總體管控整個城市的中長期發展。在5年或10年內,當地的GDP、人口、森林覆蓋率、基礎設施建設等要達到什麼水平。這是一個總的指標。然後將指標分解到每一個年,再將指標涉及的工作分解到下面每一個職能部門,各個部門再將工作分解並制定落實時間。比如涉及GDP的,對已落戶的本地企業,根據實際分類別明確提高幅度指標,要達到這個指標需要政府給與什麼協助。企業發展有什麼困難需要政府幫忙解決。未落戶的,落實地方招商部門的每年招商任務,已招商的落實供地計劃。依據招商任務與已招商的情況,國土管理部門制定供地計劃。並且,供地後要幫助企業按計劃投產上馬,並落實責任制。地方政府的“運營部”作為一個總管控要對每個環節的每個時間節點進行監督,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

我相信用這種思路開展工作,效果會更好。


比“三舊”改造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改造(上)


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是毛主席說的。確實,我們在開展工作的時候,首先你要了解情況,才能對症下藥。現在有些幹部或者專家,對實際情況不瞭解,瞎指揮,瞎“畫大餅”,浪費資源又做不成事,還錯過了發展時機,都是應該反思的。

你的轄區範圍內有多少企業,依據分類各自的比重是多少,每個企業的單位產能,遇到的發展的問題,希望獲得政府什麼幫助(比如土地,比如法律幫助),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做好調查的。

還有就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一些地方幹部或人大代表好像已經忘記或者根本不知道群眾路線的重要性。沒事少開會,多去基層走走,聽聽群眾的心聲與想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是立足之本。


三、用對人,用好人


要打勝仗,既要有好的謀士,也要有好的將領。是不是一定高學歷、留學回來的才是人才呢,是不是一定是某些“專家”才是人才呢?我覺得不一定。只要有好想法,業務與實踐能力強,有責任心有擔當的,都是人才。

我們不要妄自菲薄,為何一定要花重金招人才呢?難道本地就沒人才了嗎?把對的人放在對的崗位上,專業的崗位由專業的人去負責,讓他們發揮好自己的能力,這就是對人才最大的尊重。不要埋沒人才。


四、抓住主要矛盾

做事要抓住主要矛盾,我想這個道理讀過高中的人都懂。地方政府的工作內容很多,人力與物力是有限的。要懂得分主次,那些與實際工作無關的(比如無謂的會議,一些不急需的工程),應該先擱置,將資源用在刀刃上。

比如我們的“三舊”改造,有那麼多改造形式,那麼多潛在項目,但是什麼才是我們最急需最迫切的呢?看看臨近的順德,他們就只抓一個工改工。產業才是真理啊!


五、風控要轉變思維

其實,地方政府在抗災應急上一直都做得很好。比如颱風天,都會提前做好預案,各個環節安排人手。像洪水期,基層人員都會身體力行,親自上陣。前段時間我在知乎上一個回答讚揚基層前線的抗災精神,獲得了6萬多個贊。可見在抗災工作上,人們還是給與我們基層的幹部和人員很高的評價的。

像颱風、山火、暴雨等,因為幾乎每年都遇到,所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防控體系。而像這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很顯然就準備與應對的不足了。

對後果嚴重的小概率事件,不要掉以輕心。應該想辦法杜絕或儘量降低其發生的機會。這次疫情過後,不但要停售野生動物(可能要分類),一二三線城市應禁止居住範圍內N公里的一切活體動物買賣,實行強制集中屠宰。售賣寵物也要做好嚴格管理。


比“三舊”改造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改造(上)


歸納總結,用變化的思維看待問題。我們沒碰到過的問題,要提前做好分析研究,做好預案。對碰到過的問題,要總結經驗,分析其未來會有什麼新的變化,如何去應對。比如我覺得這次抗疫過後,每個地級市都應該有自己的口罩、防護服的生產企業,沒有的政府直接投資。生產的口罩、防護服全部或部分劃入儲備,政府兜底,定期更新。

全面地看問題。在下達指示之前,要全面地看問題,這個安排會不會產生其他負面效果呢?如何兼顧其他利益呢。比如有的地方市內禁止機動車,那真的有需要的人急需用車的時候如何辦呢?一些地方封路,家禽養殖的飼料供應如何解決呢?這都是要全面去思考的。當然,有時候時間太急,可以事後慢慢調整完善。

設置獨立的防疫機構。涉及傳染病的防疫防控,省級以下應設置獨立於地方政府的專業機構,可直接與部委溝通,準確應對。特別是防疫這種非常專業的領域,應該由專業的人員管理與領導。因為不同專業的,連專業術語都不懂,如何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