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楊牧:假如潮水不斷以記憶的速度,我以同樣的心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生於臺灣花蓮,是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自十六歲起,楊牧便開始寫作,早期曾用筆名“葉珊”發表詩歌作品,三十二歲之後更名為“楊牧”。1964年,楊牧從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保羅·安格爾及其妻聶華苓創辦的“國際寫作計劃”詩創作班。當時的楊牧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隨著留美生活的深入,他開始將目光轉向社會,並嘗試以詩歌介入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當年與楊牧一同引領檯灣文壇的作家都曾參與過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如余光中、白先勇、王文興等。在超過半世紀的創作生涯中,楊牧出版了數十部詩集、散文集和論著,包括代表作《楊牧詩選》(1956-2013)、散文集《柏克萊精神》《搜索者》以及文學自傳《奇來前書》《奇來後書》等。除此之外,楊牧也是華語文學界重要的教育工作者,他曾長期在北美、臺灣、香港等多地任教,身兼作家、翻譯家與學者多重身份。2013年,楊牧成為首個獲得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的臺灣作家,被視為當今最重要的華語詩人之一。

閱讀楊牧的作品,人們不難發現自然美學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不僅僅是由於詩人出生於風景優美的花蓮,也與他一直熱愛和鑽研中國古典文學不無關係。大陸作家常常覺得楊牧的作品“太高雅,太文學化”,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評委之一、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奚密(Michelle Yeh)認為,楊牧的創作根植於中國古典傳統及文化,同時又對固有傳統敘事模式進行革新,極大地彌補了當今華語文學的缺失。“他潛心中文,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出入自如。憑籍從文言到口語的修辭,靈活而複雜的句法,以及橫跨沉思與戲謔、熱情與絕望之間的語調,他已然創造了一種幽微、綿密、感性的抒情語言。”

在剛剛過去的3月13日,楊牧因病於臺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年80歲。為紀念詩人,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從《楊牧詩選》一書中選取部分詩作,以饗讀者。

诗人杨牧:假如潮水不断以记忆的速度,我以同样的心 | 一诗一会

風在雪林裡追趕

風在雪林裡追趕

以車輪的姿勢,快樂地

互相戲謔著,褪色的喧囂

最遠處是不曾霽過的

一棵山毛櫸,然則風

在雪林裡追趕

以繁星破碎的聲音

以奔流的氣味,以瓜果的

膨脹——風在雪林裡

為嶄新的疲憊佈置一則

彈殼般結實而空洞的預言

已經是倒塌了的骨骼,所以

風在雪林裡追趕

越過一片片衰弱的陽光

零亂的慾望,下陷的床

和昨晚最最黑暗的水柳;越過

昨晚最黑暗的水柳,果然風

在雪林裡追趕

從沙灘上回來

暮色從沙灘上回來

夏天在石礁群中躲藏

在海洋中,夏天依然輕呼著

自己的名字。我不免思索

季節遞嬗的秘密,時間

停頓;歲月真假的問題——

年代循環的創傷,而我

聽到伶人在雜沓上車

一些臨時演員在收拾道具:

歷史不容許血淚的故事重演

他們動人的戲必須告一段落

在天黑以前。這時我又聽到

兵營裡一支黃昏的號角

遠遠地蓋過了不安的海潮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節選)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寫在一封縝密工整的信上,從

外縣市一小鎮寄出,署了

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年齡(窗外在下雨,點滴芭蕉葉

和圍牆上的碎玻璃),籍貫,職業

(院子裡堆積許多枯樹枝

一隻黑鳥在撲翅)。他顯然歷經

苦思不得答案,關於這麼重要的

一個問題。他是善於思維的,

文字也簡潔有力,結構圓融

書法得體(烏雲向遠天飛)

晨昏練過玄秘塔大字,在小學時代

家住漁港后街擁擠的眷村裡

大半時間和母親在一起;他羞澀

敏感,學了一口“臺灣國語”沒關係

常常登高瞭望海上的船隻

看白雲,就這樣把皮膚曬黑了

單薄的胸膛裡栽培著小小

孤獨的心,他這樣懇切寫道:

早熟脆弱如一顆二十世紀梨

故 事

假如潮水不斷以記憶的速度

我以同樣的心,假如潮水曾經

曾經在我們分離的日與夜

將故事完完整整講過一遍了

迴旋的曲律,纏綿的

論述,生死俯仰

一種迢迢趕赴的姿勢

在持續轉涼的海面上

如白鳥飛越船行殘留的痕跡

深入季節微弱的氣息

假如潮水曾經

我以同樣的心

戲為六絕句

但或許入秋以後我們

就漸漸熟悉這樣的旋律

有細微的蚊蠅在林間空地

斜照的陽光裡背誦四行詩

老樹們專心蒂落著水果

為那抑揚頓挫的句子寫標點

你說不是標點符號是拍子

轉瞬間完成了一首四行詩

黃昏以後沒想到竟下了

一場好雨,入夜星座輝煌

天使們在開會討論天氣統

一的問題。聖麥柯獨持異議

我主張這些俟秋後再說

現在請聽(你說現在就是

秋後)晴與無晴的和聲

在水涯和內地澎湃,浮沉

蘆葦草無端地憂鬱著

垂落白頭懨懨不語,他和

你一樣歡喜看流水起承轉合

但不贊成昆蟲吟唱四行詩

既然如此現在輪到我休息

托腮看季節的修辭學隨人稱

而變化:大雁在天上書寫

一首風煙蒼茫的四行詩

主題

不要問我那是什麼,岩石

隙縫裡迸生的地丁風信子——

或許是春光的假象,我只能說

牆腳下濃密的舊苔無比潮溼

靠近池塘那水缸一夜間解凍

憂鬱維持原來高度,水位降低

斜斜一條裂罅警示了冬之不滿

不要問我吹動浮萍的是什麼風

蝸牛在睡覺,薯甲蟲躲在土裡

悲觀的人有思維深刻的權利

但不要問我小蠋蛹在繭裡等待

什麼,蝶的生機不是我的主題

本文詩歌部分選自《楊牧詩選:1956-2013》一書,經出版社授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