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地球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

楚雪原


由于地球自转的轨道面“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平面”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如果这两个面重合,太阳直射点将永远直射在赤道上。不过,现在这两个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我们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大约为23.5°,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就使得太阳直射点会在地球公转(保持地轴平移)的过程中移动,而且直射点远离赤道移动的纬度度数范围就是23.5°,也就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每年春分节气,太阳直射点直射于赤道,时间大约为3月21日前后,接下来太阳直射点将会往北半球移动,大约到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将会移动到北回归线,也就是夏至节气。过了夏至节气后太阳直射点将会折返向南移动,大约在9月23日前后,又经过赤道,称为秋分节气。

此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半球,南半球进入夏半年,到了大约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将会移动到南回归线,也就是冬至节气,此后太阳直射点将会继续折返往北移动,到第二年3月21日前后再次直射于赤道。这样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了一次,也就是一年,我们称为是一个“回归年”,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地理沙龙


是因为地球老是斜着身子走路的原因。


地球自传轨道叫赤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叫黄道。地球的自传轴与黄道平面有二十三多度的夹角,也就是黄赤两道的交角,由于它是斜着身子走路,又是转着圈的走,你说那太阳的光还能总是直射在一条线上了吗?也只能在南北两回归线上来回游走了!

正因为地球有了这个不良的习惯,给地球带来一年的四个季节,人类也就有了春种、夏忙、秋收、冬闲的作息表。


东北老胡1954


太阳直射点不是固定在赤道,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不是直立身体转的而是倾斜着身体转的。


地球自转的轴叫地轴,与地轴相垂直的最大的纬线圈就是赤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赤道面与黄道面是不重合的,两者之间有个交角就叫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到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之间来面移动。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度26分,就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分别是北纬23度26分和南纬23度26分。

可以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是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自转时地轴是垂直于黄道面的,太阳直射点就永远在赤道,无论公转如何转,一年都没有四季的发生。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这个年是指恒星年,有365天6时9分10秒。这个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年。我们日常使用的年叫回归年,是今年的春分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刻到明年春分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刻的间隔,有365天5时48分46秒。强调一下,春分并不是整天都直射赤道的,只有某一个时刻真正直射在赤道。

就是地轴不垂直黄道面,即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公转时才有春夏秋冬的变化,我国古代人还将一年四季细化为二十四节气,更有利于生产和生活。



秦三之地928


就是假设太阳不动,地球(地球姿态不变)公转时在太阳赤道面(黄赤夹角内)上下运动的结果!


用户2689052673157


先有地球自转轴倾斜,后有太阳直射南北移动,再后来有了人们将太阳直射地球南北极限的地方确定为回归线。


Snooth


地球是椭圆的轨道公转,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而且地球的赤道和公转轨道还有一定的角度,叫做黄赤交角,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内运动。


私念OlD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有一个夹角,一年当中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的位置不同,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ScholarMartin


地球是躺着公转太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