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后电影行业洗牌已注定,很多小影院,再也活不到你去看的那天

最近老是有朋友向我抱怨,因为这次疫情,生意不好做,但要说这次疫情,对哪个行业造成,影响最大,线下影院可谓首当其冲。

全国影院自2020年1月24日暂停营业开始,至今也快一个半月,整个春节档颗粒无收,电影院大门紧闭,许多小多的电影已经活不到我们去看的那一天,就已经被收购或倒闭。

囧妈后电影行业洗牌已注定,很多小影院,再也活不到你去看的那天

根据往年数据,春节前后票房收入,一般能占到地级市影院全年票房收入的 15% 左右,县级市影院则更加依赖春节假期票房收入,这一比例能达到 25%-40%。这段时间是院线一年中最重要档期,同时也是影院回流资金、获取收入的关键时点。

目前上海电影,已经与控股两家公司成立上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新公司将会通过并购,收购参股的形式,对长三角以及周边区域的影院进行投资,整合。一场大洗牌即将开始。

囧妈后电影行业洗牌已注定,很多小影院,再也活不到你去看的那天

抵制《囧妈》院线方受伤惨重

并且春节档发了一件大事,欢喜传媒的《囧妈》从线下影院下架,转到流媒体平台,线上播放,可谓是打破了传统电影行业整体结构。

导致22家院线公司,2万名从业人员集体谴责,最终也没有阻止《囧妈》在流媒体上放映。老板的抗议声,更是淹没每天发生的新闻中。

为什么院线老板们要谴责徐峥这个行为?

电影行业产业链一共分四个参与者:分别是出品方,发行方,放映方,观众,抛开'观众'不谈,一部电影从出品到放映结束,一共会有三方得益者。

出品方主要负责收拢资金,进行电影的制作拍摄;

发行方主要负责电影的宣发,推广

放映方在之前一直指的是传统线下影院。

一部电影的利益,一般都会由这三方分成。

囧妈后电影行业洗牌已注定,很多小影院,再也活不到你去看的那天

那么这次《囧妈》事件背后谁是受益一方,谁是利益损害一方呢?

首先字跳动旗下的抖音和西瓜视频,与作为出品方的欢喜传媒,徐峥肯定是受益者。刚刚已经说过一部电影的收入是要三方分成的。

此次字节跳动花了6.3个亿购买了《囧妈》版权,实际上已经抵得上线下院线放映15亿票房的收入,加上此前《囧妈》口碑已经出现问题,想要在线下播放票房超过15亿,无疑是不切实际。

那么相对于字节跳动来讲,此次花6.3亿收获了全国的流量,广泛的关注度,这个广告从获客成本来讲,也无疑是血赚。

囧妈后电影行业洗牌已注定,很多小影院,再也活不到你去看的那天

那么作为放映方的线下影院,跟流媒体平台无疑是天然的敌对方,很明显,绝大多数观众不会在网上电影电影后,再去电影院补票。也就导致,线上影院赚一分钱,线下影院就会少赚一分钱。

裁员求生存

虽然抵制再继续,最后结局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生活还是要继续,目前许多线下院线只能选择裁员求生。除了留下两三个骨干人员,其他基层人员全部炒掉。以往影城店长的薪资集中在 8000-12000 元,如今受疫情影响,到手工资估计只有 1000-2000 元,大打折扣。

此外许多院线还只能想办法,与盒马、家乐福等超市联合,如果员工愿意,让影院部分人去超市上班,保留影城合同。

在豆瓣拿下 6 分的《囧妈》只是个资质平平的电影,但它引发了公众对中国电影事业未来的思考。

囧妈后电影行业洗牌已注定,很多小影院,再也活不到你去看的那天

在2018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公告,规定成立商业院线的必要条件,就是'上一年度票房收入不得低于5亿元'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目前院线将会有一半以上达不到要求。

这次疫情将会成为压倒线下影院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我们重回商场时,很多影院很可能已经改名换姓。成为我们之前记忆而已。

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还请点赞关注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