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滄桑故事,雲紡職員千里尋妻兒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的戰爭,侵略戰火彌浸中華半壁河山。當時我們的職工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他們的家人或多或少都是留在家鄉。戰爭帶來的流離失所,苦難都已經達到了極致,其中就發生了這樣一個

故事


遭逢戰亂·生死未卜

雲紡廠與裕滇紡織廠合辦的雲南省經濟委員會收花處職員黃晉四,他的妻子攜兩個小孩乘車來到昆明投靠於他,在途經廣西金城江時遭遇車禍,其中一個小孩不幸身亡。

遭逢此劫難的黃夫人悲痛欲絕,而手中的資金也全部用罄。身無分文的黃夫人只能留在廣西,給丈夫發了一封電報,等待著丈夫。

民國滄桑故事,雲紡職員千里尋妻兒

圖為廣西抗戰時期照片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妻兒遇險,身在昆明的黃晉四,收到了一份電報,看到電報後,他即刻請假去接妻兒團聚。眼看就快到廣西的時候,得知日軍即將到達,自己身上的行李也略有損失。

“不能再往前走了!!日本人來了!!”。他是一個丈夫,也是一個父親,此刻的他,孤零零地站立在街頭,他知道無法再前進了。

妻兒音訊全無,生死未卜,受此打擊後痛憂不堪,心灰意冷,幾近發瘋,欲尋妻兒又因戰事連綿,形勢所羈無法前行,不知道該從哪找起,他只好把這個念頭一直強壓在心裡。


回鄉尋親

黃晉四從來沒有放棄過尋找妻兒的念頭,即使在戰亂時期,也託人多方打聽,依舊沒有音訊。

民國滄桑故事,雲紡職員千里尋妻兒

圖為裕滇紡織公司制定的外鄉同仁請假回籍辦法

1945年,抗戰勝利後,大批外省員工開始回籍返鄉。

當時的裕滇紡織公司制定了《外鄉同仁請假回籍辦法》。

民國滄桑故事,雲紡職員千里尋妻兒

圖為繆雲臺先生額外補助津貼文件

每個人有一個月的帶薪假期,作為探親假,如果返鄉後還回來繼續上工的職工,職位保留,工資照舊,依舊享受回鄉前的福利待遇;如果職工要留在家鄉,則每個人可領取一筆遣散費,作為重建家園的資金,除此之外,雲南全省經濟委員會常務委員繆雲臺先生還額外補貼一份同等金額的津貼。

民國滄桑故事,雲紡職員千里尋妻兒

圖為照例資遣批覆

黃晉四得知這一政策,即刻申請並提前支取遣散費用來尋找妻兒。

民國滄桑故事,雲紡職員千里尋妻兒

圖為黃晉四申請提前支取費用報告

“她們就在家鄉,我一定要找到她們。”

伴隨著期待和忐忑,他回到了家鄉,開始了尋親之路......

黃晉四尋妻兒故事的結局,我們不得而知,而云紡人還在續寫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

薄薄的幾頁信箋,讀後讓人感慨,讓人淚目。

民國滄桑故事,雲紡職員千里尋妻兒

圖為領取津貼記賬表

戰火紛飛,時艱難行。大時代,小命運,他們被裹挾在歷史的車輪裡,徐徐前進。一個腳印,一把血淚,而今重緬,依然動容。世界需要永遠的和平,願所有的孩子都有父親陪伴成長。

民國滄桑故事,雲紡職員千里尋妻兒

雲紡博物館實景

歷史斑駁交錯,光陰似水流轉,如今的雲紡博物館,記錄著這樣一個又一個故事,等待您的傾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