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囧媽》不好看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今年,《囧媽》隨著疫情的到來,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程現在大家的面前,前幾天一直在關注疫情的各種消息,今天才慢慢沉靜下來,認真看了囧媽這部電影。

《囧媽》這部電影有太多可以說的地方,比如喜劇效應,比如從商業價值方面探究:畢竟是第一次院線電影免費在手機平臺觀看……

但是今天並不想探討這些,只想從中國式親情來說說一些感想。

畢竟,這是一個文化屬性碰撞最嚴重的年代。


覺得《囧媽》不好看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文化屬性下的產物

文化屬性這個詞,來源於我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天道》,也是最近才看的一部電視劇,在這之前,《琅琊榜》一直是我心中的no.1。喜歡哲學的朋友推薦最近在家沒事可以看看這部電視劇,有不少網友已經看過很多遍了。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屬性,比如忠孝。孝,就是孝順長輩,長輩代表的就是權利、真理尊嚴

長輩有教育、責罰支配晚輩的權利。

只有熬成長輩,才能獲得這樣的權利,媳婦終於熬成婆就是這個道理。

這樣的文化屬性,早已經在我們血液中根深蒂固,《囧媽》中的中盧小花,不過是在延續她從上一輩的控制慾來的。不過,現在也面臨著挑戰和改變。

覺得《囧媽》不好看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而這,非常非常難。母親無法改變自己,兒子也不可能一直在母親的控制慾和佔有慾下失去獨立性和自主性。這個矛盾,在電影上面很好解,在現實生活中,幾乎無解。所以,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

《囧媽》一出來,就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亦或是有水軍成分在裡面,但是大多數還是比較客觀的。

那些懷著看囧系列的期待看《囧媽》的人,無疑是會失望的。因為這部劇並不輕鬆,而且喜劇效果也遠遠沒辦法和之前的囧系列相比。

覺得《囧媽》不好看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沒看到《囧媽》的人,是多麼幸福的人

如果你沒看懂《囧媽》,恭喜你,要麼你有一個豁達的原生家庭,要麼你有一個美好的婚姻。

實際上,大多數像我這樣的中年人,柴米油鹽,酸甜苦辣,箇中味道,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正好家族裡有一個控制慾和佔有慾比較強的人,則會覺得此劇很寫實,不,應該說還不夠。

徐錚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一個題材作為春節檔?和今年春節晚會上的關於婆媳矛盾的小品不謀而合,成為了中年人觸動心絃的兩根大弦?

因為這樣的家庭矛盾情況太過普遍了。如果只是一個小眾的現象,放到春節檔這個時間來播出,顯然效果不會太好。

覺得《囧媽》不好看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比如很多網友看了後的感受是:

1、

影片中的媽媽和我媽挺像的,尤其火車上吃東西那段,我說過了我不想吃,還非要我吃,問我吃不吃也就真的只是問問而已,反正最後她還是會要求我吃掉,不吃就發脾氣,我真的很無語。因為我媽也是喜歡各種管著我,所以我特能理解男主的心情,真的要多累就有多累,唉~~~

2、

父母對子女的控制慾,源於父母輩的心裡安全感的缺失,父母控制子女的一個顯著生活特徵就是“如果,就”的威脅語言:

如果你不寫完作業,就不給你看電視

如果你不快一點穿鞋出門,就讓你自己去上學

以失去保護或喜愛的事物作為威脅和懲罰,從而造成子女心裡焦慮,每天生活在恐怕失去的不安全感裡.

而要想保障自己的心裡安全,就必須對身邊的人和事物進行控制,只要子女聽話父母的話,就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子女聽話就不會失去子女,子女聽話就能保障自己的規則有效運行,子女聽話就能保障父母內心的安全。

這種思維模式久而久之就會固化,一旦子女不聽話了,就會爆發矛盾衝突,以父母傷心和子女的反叛結束。相愛相殺一輩子接一輩子,可悲的是很少人能真正地走出這個怪圈,只有彼此能包容和理解,達成個體獨立的共識才能緩解這一矛盾。這個矛盾即存在父母和子女之間,也同時存在夫妻之間。

3、

這麼多年,看過的電影無數,這部電影戳中了現在中年夫妻和家庭的真實情景,很有代表性!

劇中的媽媽雖然喜歡控制伊萬,但是現實中控制。


覺得《囧媽》不好看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而我自己親身經歷,遇到的人,我的婆婆,是比盧小花更加嚴重的存在,她的控制慾,佔有慾和猜忌心,讓人窒息。所有的人,她的丈夫,她的兒子,她的女兒,甚至於我和我兒子,她都想做主,都想管,凡是沒有在她的控制之內,她有一千種方法讓你不舒服,給你製造各種麻煩,從而達到順著自己的意思。

這樣的人實在是可怕,作為兒媳,我已經是在逃跑的邊緣,而我老公,想逃逃不了,只能屈服於權威,而我發現,多年的屈服,早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覺得《囧媽》不好看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這部劇,不是一部喜劇,倒是一部悲劇,因為現實生活,遠比電影更加殘酷,更加無奈。還是該吵吵,該鬧鬧,相愛相殺。因為想改變任何一個人,實在是太難了,都是妄想,除非他(她)自己醒悟,自己願意改。

就像網友說的,電影和解了,電影結束了,但是生活還要繼續,日子還要繼續過,和解,也並非那麼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