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復工”了!幾種針對學生和家長的詐騙套路必須瞭解!

最近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

信奉“早起行騙有錢賺”的騙子們

也開始“復工”了

而全國各地發佈延期開學

開展線上教育

騙子們也盯上了這一點

騙子“復工”了!幾種針對學生和家長的詐騙套路必須瞭解!

近期,有一些正在上網課的學生們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乍一看感覺還挺“正式”,不僅明確指出了學生的姓名,而且還自稱是來自“監管部門”。

騙子“復工”了!幾種針對學生和家長的詐騙套路必須瞭解!

更奇怪的是,在這些短信裡,還會以課堂不當言論和違反紀律為由,要求“違規”的同學在12個小時內轉賬200元作為“罰金”或者反饋個人信息,否則就要永久封停賬號。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怎麼莫名其妙就要被退學、封號了呢?再說了,網課平臺還能罰款?

針對“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

騙子們想方設法

設計了各種詐騙圈套

不僅有為學生量身定做的

還有專門針對學生家長的

昆明市五華區的張某收到了孩子“班主任”的QQ消息,“班主任”表示學校組織英語輔導班,需要繳納1800元輔導費,將輔導費轉賬到其個人賬戶,即可為孩子報名。隨後,張某通過微信掃碼向“班主任”支付了1800元。意外的是,張某剛付完款,就在班級群內看見班主任提醒有人冒充自己行騙。慌了神的張某連忙去找“班主任”確認,然而騙子收款後早已逃之夭夭。張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被冒充“班主任”的騙子給騙了。

騙子“復工”了!幾種針對學生和家長的詐騙套路必須瞭解!

實際上,這種詐騙手段並非新套路。每年開學季,都會有騙子利用QQ及微信等互聯網平臺提前混進家長群,並伺機以私聊或群聊的方式冒充老師發送相關通知,要求繳納學費、培訓費等各項費用進行詐騙。還有人利用QQ群不是好友也能私聊的特點,在混進群后把自己的頭像和暱稱改成和班主任一樣,之後就開始逐個與班級群的家長單獨聯繫。這個假冒的“老師”往往會先向家長介紹培訓目的、收費方式和金額,在取得家長信任後便會發來收款二維碼。

除了上述幾種詐騙手段外

還有以下幾種針對學生或家長的詐騙套路

↓↓↓

一、以“疑似感染病毒”為名詐騙

疫情期間,不法分子可能冒充學校、公司同事或社區工作人員的身份,以孩子或某親屬疑患“新冠肺炎”已被隔離醫治為由,通過短信、電話等形式要求受害者向指定的賬戶匯繳“住院費”“治療費”等,來騙取受害人錢財。

騙子“復工”了!幾種針對學生和家長的詐騙套路必須瞭解!

二、盜取社交平臺賬號冒充詐騙

不法分子先是盜取了當事人的社交平臺賬號,隨後冒充本人,以“遇到麻煩急需用錢”或者“幫忙轉給其他人”等理由向賬號內的親朋好友群發借錢消息,還有一些可能打著“手機停機,需要幫忙繳費”的旗號,讓受害者充值指定的號碼。

三、發放助學金、獎學金詐騙

不法分子可能會以“疫情期間”國家相關部門發送助學金、獎學金的名義,要求學生或家長提供銀行卡卡號及密碼,甚至直接誘騙受害者轉賬;有的還會搭建虛假的“釣魚網站”,盜取受害者的個人信息。

面對這些花樣百出的騙局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宅家上網課期間

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核驗身份真實與否

收到可疑短信或在社交平臺上添加陌生好友時,要注意查看、核實對方的身份,對於其備註的信息不能完全輕信。社交平臺上可以查驗ID,騙子們一般都只能複製到頭像、暱稱或其他個人資料,但是個人的賬號ID卻是唯一的,可以憑此來核驗對方身份。

2、提高防範意識

不要輕易在社交平臺上洩露自己的電話、姓名、班級等隱私;不要隨意在社交平臺推送群組的二維碼。同時,老師們應該加強群管理,嚴格入群請求,設置相關身份驗證,以防無關人員入群。

3、遇到繳費要求時,三思而後行

當家長們遇到線上繳納學雜費、培訓費或任何涉及到“金錢”交易的通知時,一定不能急於轉賬匯款,可以通過電話、視頻、語音等方式去和老師、學校或相關部門多方核實。

4、留存證據,及時舉報

一旦發現了可疑情況,或者真的遭受了欺詐,老師和家長們一定要記得保存好相關的憑證,並向有關部門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