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严歌苓,王安忆,铁凝,方方,迟子建当代女作家的艺术创作水平?

S和M是神马


1.严歌苓:以刚柔并济、极度的凝练语言,高度精密、不乏诙谐幽默的风格为内在依托,与其犀利多变的写作视角和叙事的艺术性成为文学评论家及学者的研究课题,在多个国家已开展严歌苓文学研讨会。其创作的“王葡萄”、“扶桑”、“多鹤”等主人公开创了中国文坛全新的文学形象。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她吸收西方世界“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对“人”的价值观的透视,开始用西方文艺理论的价值判断来重新审视“东方人类”。

2.王安忆:可以说在王安忆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呈现出一种倾向,那就是捕捉蕴含丰富的主题意象,用以营造象征化的、隐喻性的叙述空间,更是通过在小说中编织一连串的意象,通过意象叠加和组合的方式来结构和拓展叙述空间,使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更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主题意象在作品中构建起与文本世界相呼应的象征世界,由于象征意义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显示精确的语义值,这就使叙述的时空淡化了作品的情节线索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造成一种虚实交错、明暗掩映的模糊风格。

3.铁凝: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

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4.方方:方方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作家之一创作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作品。在方方的创作中她始终以知识分子情怀关注底层,进行底层写作。可以说,底层写作一直贯穿在方方的创作之中。在她创作的不同阶段,底层写作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5.迟子建:迟子建是中国当代具备世俗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正是这些来自生活本身的情感体验传达的真实,来自于作家内心的悲悯情怀,赋予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一个作家能够放低姿态,贴近民众,贴近苦难,贴近被遗忘的角落和遗忘的群体,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感召力的悲悯精神。

自杀、他杀、病死、老死……迟子建热衷于死亡叙事,这或许因为死亡是人性的自然(按弗洛伊德的术语叫“死本能”),是人的宿命,也是对人性的自然来说最大的神秘。从万物有灵的角度,人死之后灵魂才可以出窍,才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更好地表演来自大自然的神秘。迟子建喜欢在血缘关系问题上做文章,其原因也在于此。







铭辰殿下


这几个女作家,除了迟子建,其他的几个都与我的妈妈年龄相近。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对她们便有一种有别于对其他作者的难以言喻的特别情愫。

而这其中,我要特别谈一下王安忆。

可以说她启蒙了我!幼年时喜欢上文学,王安忆功不可没。哪怕到了今天,我对她的喜爱和对她文学创作水平的肯定依然是十分坚定的。

十几岁的时候,读的第一本王安忆的书是她的中篇小说集《香港的情与爱》,用“一见倾心”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后来辗转搬家,这本旧书始终舍不得丢掉。我想,评价一个作者作品的价值,“赢得读者的心”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吧!至于文学地位,就交给那些以此为生的专家们去评说吧。


襟亚


这五位女作家都是当今活跃文坛的作家,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多年来一直持续驰骋文坛,这对女性作家而言,实属不易。这几位作家中,最勤奋高产的作家当属迟子建,她在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领域都有不俗成就,她的小说一直潜心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叙事语言朴实自然,短篇小说以《清水洗尘》《雾月牛栏》《亲亲土豆》最为著名,中篇小说的创作量在当代作家中首屈一指,最具代表性作品有《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日落碗窑》《别雅山谷的父子》等,长篇小说有《伪满州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多部。王安忆的代表性作品有《长恨歌》《天香》《小城之恋》《小鲍庄》《流逝》等,她的小说叙事空间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都市弄堂里的小人物在她的笔下有种淋漓尽致的美感。初读严歌苓的小说,是她的长篇小说《绿血》,中篇《金陵十三钗》使她拥有更多读者群,而一部《芳华》更使无数人如痴如醉,严歌苓的小说活泼不乏诙谐,叙事语言细密精致,这在《陆犯焉识》《扶桑》等作品中多有体现,在这几位女作家中,严歌苓的长篇小说创作量应该是最多的。铁凝的作品富有诗意和时代的厚重感,虽然近些年几乎没有长篇问世,但中短篇小说创作依然保持一定的数量。其代表作有《笨花》《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永远有多远》《麦秸垛》《哦,香雪》等。方方无疑是一位直面现实的作家,在她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底层人群绝望中的抗争、坚守与不懈的努力,在她质朴的文字里,我们能够看到作家的勇气和自信,其代表作有《软埋》《风景》《万箭穿心》《断琴口》等,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曾入围茅盾文学奖前二十。








春风化细雨


严歌苓的作品读过《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铁梨花》。

她的小说写得大胆、客观,让人信服。特别对《第九个寡妇》中小地主的勤劳致富到被定为地主枪毙的一生,深有感触。地主——不全是恶霸。

她的作品缘与电视剧《小姨多鹤》引起的……

其它几位的作品没读过,所以没有发言权。


天意76767


你所提到的这些作家,我知道一位,即铁凝,可能因孤陋寡闻吧。

之所以说只知道其中一位作家,是在有生年,或是说年轻的时候读过她的作品,尤其她的散文类拜读较多,其之手迹也碎片式的看到一些,书法的品味亦足,憾是只欣赏过她的一部小说。

关于铁凝的作家,我只针对其作品而言,取裁多是现实而符合真实的生活层面,至于作家的个人情况,我是毫无所知。

另外,你提到的其他几位,想必也是不同类型的作家了,可委实没有读过、甚至看过T们的作品或文字,故不能妄下断论。

所以,提问中的关乎这些女作家的艺术水平,明显仁者见仁,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来言,应该铁凝具足相当而一定的实力,其他者居其后,这为常态,亦属最切实存在的一面。

当然,末了要讲的是,一家个论,不足以为主。


宋春來


迟子建,王安忆。严歌苓,池莉,铁凝。方方么,个人格局不高,作品怨气太重,属于伤痕文学吧。池莉被低估了,这个小女人嬉笑怒骂,却道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社会的无常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