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张士贵到底有多厉害?

勇敢坚强ygjq


张士贵,字武安,本名忽峍,虢州卢氏县人,这个虢州就是今天河南灵宝一带,豫、秦、晋三省交汇处,在唐代属于河东道管理范围,所以有人说张士贵出生河东,也是对的。新旧唐书都有张士贵的传,史书记载他“长于骑射,臂力出众,史称他能弯弓一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

图为张士贵画像。

隋朝末年,受蓬勃兴起的农民大起义的影响,出生武将世家的张士贵也聚众反隋,攻城掠邑,威重一方,人送外号“忽峍贼”,他在起义军中势力不算大的,但他挨着东都洛阳,地理位置很重要,李渊父子在山西太原起兵,南下时听说其武力超群,有勇有谋,认定这是一支不可小看的军事力量,便下书招降。

图为张士贵墓志铭盖盒。

张士贵投唐以后,随军征伐,屡建战功,特别是在追随唐军平定东都洛阳的战役中,功绩卓著,深得高祖器重,在剿灭王世充集团后,朝廷论功行赏,张士贵位列众军之首,为了让其衣锦昼游,荣耀乡里,遂授之为虢州刺史,衣锦还乡。没多久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在山东反唐,张士贵调入即调入京师,提任为右武侯将军,随李世民出征山东,并正式投入李世民阵营,参与玄武门之变,渭水之盟后张士贵担任卫戍皇城重任。

图为2018年清明节,张士贵后人前往墓地祭奠。

贞观七年,也就是公元632年,龚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反叛,龚州在今天广西贵港境内,已任右屯卫大将军的张士贵,以龚州道行军总督名义出师征讨,第二年正月,征讨大获全胜,班师回朝,史书记载,太宗李世民亲自慰劳说,“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无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于今见之矣”。后多次出征,功绩赫显,累迁左领军大将军,封虢国公,成为唐王朝的佐时大臣,显庆初年卒于洛阳,也就是公元656年,高宗下令隆重安葬,灵柩由洛阳运往长安,陪葬昭陵,赠荆州都督,追辅国大将军。

图为张士贵墓中出土精美的贴金彩绘武官俑。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李世民在决定营建昭陵墓之始,就立下了“功臣密戚”以及“德业佐时”者陪葬的制度,太宗死后8年了,张士贵还能陪葬昭陵,这是极大的恩宠,同时张士贵的儿子张仁、张政都子承父业,在禁军中任职。1972年,在距离昭陵5公里张士贵墓被抢救发掘,虽已被盗,仍出土数百件精美的陶器,更重要的是出土了气势磅礴的墓志铭,全文3100多个字,记载了张士贵一生随高祖、太宗西征东略,英勇善战,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可就是这样一样威名赫赫的将军,因为一本民间小说给污秽了,塑造成让人痛恨的奸臣,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蒙在鼓里的后人所冤枉,明清时就有文人为其辩诬,现在事实已被澄清,好人物终究是好人物。


图文绘历史


在民间传说中,张士贵就是一个小人。抢夺了薛仁贵的功劳,就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这是真的吗?历史上的张士贵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历史资料记载,张士贵是唐朝的名将。自幼学习武艺,骑射能力很强,臂力过人。可以三箭定天山,这样的能力完全不属于薛仁贵。当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发布了招降书,张士贵归顺了唐朝,得到封赏。因为他在征战中屡次获得战功,被封为新野县公。后来又随唐高祖平定了洛阳,得到虢州刺史职位。

在贞观七年时,张士贵做了龚州道行军总,率领部队平反了反叛。班师回朝时,李世民听说了张士贵的功劳,亲自去看张士贵,并且给予称赞。李世民说,总是听说为了报效国家而不顾自身安危的人,这一次真的见到了真实的例子。随后,张士贵被封为左领军大将军。

历史上的张士贵真的很有能力,也是唐朝的重臣。他的出身很不错,本事不错,对于下属也很看重。政治洞察能力不错,眼光也很好,并且能文能武,为了李唐天下立下了真正的功劳。

当张士贵去世后,被追封为都督,获得进入昭陵陪葬的福利。唐高宗为了表示对张士贵的尊重,念及他的功劳,将其画像搬进凌烟阁。这里只有真正对唐朝江山社稷有功劳的人物才能进来,可见张士贵的功劳多大。

这就是真正的张士贵,本来应该名流千古的人物。没错,他的确被观众们所熟知,可是却不是这种英雄的形象。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只会抢功劳什么都不会的人。他嫉妒贤能,迫害忠良,甚至做起了谋反的勾当。这就是对张士贵的诽谤,明明是一位建国英雄,却被抹黑成一无是处的小人。

事实上,张士贵根本没有陷害过薛仁贵,反而是他的贵人。在他的大力提拔下,薛仁贵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代名将。对于薛仁贵来说,张士贵是贵人,应该感谢张士贵的知遇之恩。可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后世要抹黑张士贵,难道只是为了烘托薛仁贵吗?

不管如何,大家都应该正视历史。可以对历史人物有一些夸大,但是却不能将一位英雄,描述成叛徒与小人,不太地道。


傲娇的小农人


很多人只要一听到张士贵,就会想到薛仁贵,可能是因为他们看了太多的隋唐小说,小说中写张士贵是大反派,迫害薛仁贵,其实这都是虚构的,历史上并非如此。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张士贵有多厉害了。

张氏家族

张士贵是唐朝的名将,薛仁贵也是,而薛仁贵则是张士贵一手提携的,在张士贵退休,接替了张士贵守护玄武门的重任,之后大放光彩。

张士贵出生在张氏家族,而张氏家族在唐朝绝对是赫赫有名的,无论是武功还是文治,都显示出了其家族的地位。

张士贵原名叫做张忽峍,出生在虢州卢氏县,祖籍是山西的。曾祖是北魏横野将军,爷爷是北齐车骑将军,父亲是隋朝陕县主薄、大都督。

张士贵的后代也各个都是骠悍猛将,并且每个人的经历都记录在了他们祖籍山西盂县上文村的墓碑上。因为张士贵的家族,让上文村远近闻名。

张士贵

张士贵当初举兵反隋,投靠李渊,然后被李渊安排在了河南发展势力,后来屡立奇功,李渊称帝后,甚至还点名要见张士贵。

之后张士贵加入了李世民的团队,跟随李世民西征,任命“马军总管”,创下了以少胜多的战绩。山西会战,因其战功累累,被李渊破格赏赐。后又继续南征北战,被李世民授予秦王府将军,而且还被李世民视为心腹。

在《旧唐书太宗本纪》里还记载了张士贵玄武门之变的大功: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在玄武门事件之后,李世民成了皇帝,立马就把张士贵升职为禁卫军的头领,官“玄武门长上。

贞观七年,西南起义,张士贵任”行军总管“前去平乱。

十八年,薛仁贵成为张士贵的部下;李世民东征高丽,张士贵任”辽东道行军总管“,打了此次东征的最漂亮一战”安市大捷“。

东征高丽后,张士贵被任命为茂州都督,目的是威慑民众,以备民众起义,其实也是为了李世民第二次东征高丽。

后来果真民众起义,张士贵很快就平息了此次的起义。

起义结束后,张士贵被拜为金紫光禄大夫,扬州都督府长史。长史是扬州的第二号人物,在长史之上是都督。都督一般都是给王子和宰相的,而扬州都督就是宰相长孙无忌,挂个虚名而已。真正有实权的则是长史,负责都督府的军事政务。

张士贵66岁时,被调回京,任左领军大将军。后因年老而且有了眼疾,张士贵主动提出交还兵权,李世民同意了,但还是让其当镇军大将军,封为虢国公。

72岁时候,张士贵病逝在河南。

张士贵一生戎马,南征北战,立下功劳无数,在病逝后,李世民还特意为他举办了非常隆重的葬礼,又追加辅国大将军,荆州刺史,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理科男读历史


受《薛仁贵征东》等民间艺术作品影响,张士贵在民间的形象极不光彩,张士贵被塑造成为了一个大奸臣的形象,一心只想陷害薛仁贵,但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功臣。

张士贵,字武安,出于将门世家,其祖父曾为北齐车骑将军,其父曾任隋朝大都督。据《旧唐书》记载,张士贵“善骑射,膂力过人”,天生就是个当将军的料,隋末天下大乱,张士贵也在虢州聚众起事,因其本名叫“忽峍”,时人呼其为“忽峍贼”。张士贵此人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当时隋末枭雄王世充和李密都想将张士贵招纳入自己的麾下。但张士贵觉得二位并非明主果断拒绝了。后李渊也向张士贵抛来了橄榄枝,张士贵觉得李渊能成事,于是便归顺了李渊。

但归顺之初,李渊并有没急于令张士贵率军来到自己的辖区,而是令他继续在虢州发展,用于牵制王世充及李密。张士贵也是不负李渊所望,多次主动出击,占领了潼关以东的大片地区,为日后李渊攻占长安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渊建唐后,张士贵多次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先后追随李世民消灭了薛举、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等割据势力。张士贵最经典的一次战役是其在就任大唐马军总管后不久与王世充的一次遭遇战,当时张士贵以少敌众大败王世充的5万步马联军。

因张士贵多次跟随李世民征战,遂逐渐被李世民引为心腹,并在秦王府下效力。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张士贵亦立了大功。李世民称帝后,鉴于玄武门的重要地位,李世民便任命英勇的张士贵为“玄武门长上”替其把守宫廷要塞玄武门。

后张士贵又先后参加了平定西南之乱、北击薛延陀、东征高丽等战役,皆立下了战功,而薛仁贵也是从东征高丽时开始追随张士贵,张士贵致仕后,薛仁贵便接替了张士贵把守玄武门的任务。

公元657年,张士贵去世,因功得以配葬太宗昭陵。


混沌聊史


李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而李唐江山的建立,绝对离不开张士贵这个忠臣,他为唐东征西讨,戎马一生,从617年到657年,张士贵为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士贵像

乱世中揭竿而起,归顺英主李渊

隋炀帝荒淫无度,滥用民力,穷兵黩武,终是激起民怒,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大业十三年,张士贵于乱世中揭竿而起,虢州聚众起兵。张士贵出身将门,他作为一个武将,从小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具有良好的军事素养,据《新唐书》记载:“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

张士贵所率的农民起义军,在隋的两都之间,有着辉煌的战果,攻剿城池 , 远近患之 , 称之为 “ 忽峰贼 ” ,当时,张士贵为王世充 、李密所重 , 但他却不为所动 , “枕威蓄锐 , 深拒固闭 ,以待明主的事迹 。” 在同年的五月,李渊晋阳起兵后,张士贵立即“遣使输款”,表示愿意归附。

唐高祖李渊

不得不说,张士贵是个非常有政治远见的人,慧目识人。也是从此,开始了他与李唐江山共同呼吸的命运。

骁勇善战,名比李广

武德四年 , 朝廷决定平定东都 , 消灭王世充 , 命张士贵先督军粮 。及秦王 “ 亲总戎摩 , 龚行吊伐 ” 时 , 张士贵 “ 投盖先登 , 挥戈横厉 。 屠城擎邑 , 涉血流肠 ” 而战 , 大大激励了士气 , 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随后在与窦建德 、 王行本的战斗中 , 又能 “ 料敌制变 , 箕张翼舒 ” , 夺取战斗的胜利。



唐太宗征辽班师时,张士贵如往常一样,表现突出:“超海之力,气盖三军;横野之功,胆雄百战。” 李建成曾称赞他:“誉重汉飞”,“战有必胜之资,威有惮邻之锐”,汉飞将军乃西汉名将李广。张士贵的英勇善战,为众人所认同。

鸣谦自牧,坐树辞功

张士贵因屡立奇功,十分得皇上重视,常得到不同于他人的功勋与受宠,他是赏赐簿记载赏赐最丰富的人之一,可是他却从不恃宠而骄,功高而不自矜。

在秦王 “ 特遣殷开山 、杜如晦贵金银四百余挺以赐之 ”时 , 张士贵 “ 乃以所赐分之摩下 ”,他虽得重赏,却不贪得,反而把赏赐分给下属,这正是难能可贵的地方。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张士贵的一生可以说是都奉献给了李唐和战场,而李唐也幸未亏待与他。

生时,在李唐王朝统一全国的六次重大战役中,张士贵参加了四次战役,为唐奉献四十年,功乃众军之最,死后,他被唐高宗厚葬,赠大将军,陪葬唐太宗于昭陵,宰相上官仪为他题墓志铭。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现在后人印象中,竟然是个嫉贤妒能、陷害忠良的小人,实在是不应该啊。其实,由于现在一些影视文艺作品的传播,被误解的历史人物不在少数,文艺作品是可以大胆想象虚构,但,在描写真实人物故事时,应当要“以史为据“,历史,应当被谨慎对待,”戏说“,也该有个度。

参考文献:《唐张士贵墓志铭考释》马雪芹,《从墓志看张士贵的真实一生》郭祯田,《张士贵墓志铭详注七》《新唐书》《旧唐书》

文丨踏歌 图丨网络


历史飞扬


提起张士贵,我们脑海中会《薛仁贵征东》里的反派角色,嫉贤妒能,油嘴滑舌,毫无本事的奸臣。张士贵在大多数人心中一直是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那么,正史上的张士贵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不仅不是奸臣,还是与秦琼、尉迟敬德等人齐名的忠臣良将。张士贵自幼学武,武艺高超。

张士贵能“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

隋朝末年,张士贵在虢州聚众反隋,后投奔李渊。他在李渊的授意下,在河南攻城略地,发展势力。张士贵屡立战功,为李唐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士贵主要贡献有二:

一是战功

例如:公元618年,李世民亲率大军西征,其中就有张士贵。成功消灭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接着,张士贵以劣势的兵力击败了王世充的五万劲旅。

征战:


619年,其在李世民大军中,渡过黄河在山西击败勾结突厥的刘武周。第二年,李世民又率领大军兵指河南,张士贵于战场上亦奋勇搏杀,大败王世充和窦建德。然后,大军又攻河北。张士贵在战争中多次立功,遂被授为秦王府将军,系秦王的心腹爱将。

二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张士贵是玄武门之变的亲自参与者之一,这就无疑证明他确是太宗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李世民称帝后,任命张士贵为“玄武门长上”,就相当于宫城禁卫军总司令,系禁卫军之首脑。张士贵能担任此重任,皆源于李世民的看重,也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相当不错,李世民也很相信张士贵的忠诚。

张士贵剧照:


那薛仁贵和张士贵在正史上又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欲讨伐高丽,于是下令调集粮草,招募军士。心怀大志的薛仁贵,自发到张士贵部队的军营中,应募当一名士兵,成为其部属。

第二年三月,张士贵受命于唐太宗,征伐高丽,在“安市大捷”这次战斗中,薛仁贵身披白袍、手持方天戟,英勇无敌。唐太宗瞧见薛仁贵的威风,对其印象极佳。后来唐太宗曾对他的爱将薛仁贵道:“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薛仁贵:


回师后,张士贵任玄武门守卫一职,薛仁贵在其部下上班。张士贵致仕后,守卫玄武门守将的重任便由薛仁贵顶上。薛仁贵再次征伐高丽时,张士贵已经离开了人间。

因此,张士贵对其薛仁贵始终是信赖并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因此,虚构的张士贵与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是截然不同的。


刚日读史


在电视剧中《薛仁贵传奇》中,张士贵是李世民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的老丈人,他嫉贤妒能,多次阻拦薛仁贵投军。在军中又冒领薛仁贵军功,记在他女婿何宗宪头上,后来张士贵又想在天仙谷火烧薛仁贵。最终张士贵起兵谋反,兵败后在大牢中被尉迟恭结果了性命。那么正史上的张士贵真的是一位陷害忠良、阴谋造反的奸臣吗?1972年出土了张士贵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是时任太子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的上官仪为其撰写的。这篇墓志铭给我们更详尽地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张士贵。


张士贵祖籍山西盂县上文村,出生在一个军功世家。他的曾祖父是北魏时的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张俊;祖父张和则是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亲张国在隋时曾任陕县主簿、录事和参军等职,后来因军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卢氏县,张士贵便在此出生。

张士贵出身将门,自幼习武,身手不凡。精于骑射,拉弓箭无虚发。他文武兼修,文才亦斐然。只可惜张士贵生不逢时,他出生于586年,待他长成时,杨广已接手老爹杨坚的帝国,把帝国搞得人心思变,天下大乱。张士贵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是没门了。

张士贵幼时便志存高远,他目睹炀帝荒淫,全国动荡混乱,便在虢州揭竿而起,聚众反隋。张士贵也很有远见卓识,他起兵时,王世充和李密都想拉拢他,为其所用。但张士贵却看不上他们,不为所动。而李渊晋阳起兵后,招抚张士贵。张士贵认为李渊是成大事之人,遂归顺了李渊,被封为右光禄大夫。从此一生驰骋疆场,效忠李唐。


唐高祖李渊朝时,张士贵在李世民麾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灭薛举、薛仁杲;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和徐圆朗,立下赫赫战功,被授为上柱国、新野县开国公,多次受到李渊的亲自召见。可贵的是张士贵皇恩优渥,却谦逊谨慎,朝廷的大量赏赐他也与众将士分享。

张士贵作为秦王李世民的爱将,深受李世民信任。对李世民生死攸关的玄武门兵变,张士贵也参与其中,为李世民取得太子之位立下汗马功劳。兵变后,张士贵被授为太子府内率,官阶正四品,执掌太子府警卫,责任重大,可见李世民对他是何等的信任。李世民登上帝位后,张士贵也跟着升格,从警卫太子府调任警卫皇宫,授“玄武门长上”,执掌禁卫军。

贞观七年(633年),张士贵重返战场,当时西南发生动乱,张士贵被授行军总管领衔披挂上阵。动乱很快被平定,张士贵因军功荣誉虢国公,然后奉召回京,重掌禁军。此后在贞观十五年时,张士贵又领兵抗击薛延陀,会同其他四路大军取得大胜,迫使薛延陀遣使求和。战后,张士贵班师回朝,又做起了他的禁军首领。不久,张士贵又迁幽州都督。



贞观十七年时,高句丽企图断绝唐朝与新罗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遣使出使高句丽,命高句丽停止争战,被高句丽拒绝。李世民决定给高句丽一点颜色看看,征讨高句丽。这时,外放的张士贵又被征召回朝,调集军粮,征募士兵,准备对高句丽用兵。薛仁贵也是在这个时候,听了媳妇柳氏的劝告,投奔到张士贵的军营。

贞观十九年,张士贵随李世民征东,在征东战场上,薛仁贵大放异彩,受到李世民的破格提拔,开始崭露头角。张士贵也因战功官拜右屯卫大将军。

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这时张士贵已是67岁的老将了。因为年老体弱,李治准许了他的退休请求。这时他的老部下薛仁贵接替了老上司的职务,镇守玄武门。

永徽六年,张士贵的病情不断加重,唐高宗李治并没有忘记这位为国征战的老将,他也曾派遣御医为张士贵医治,无奈张士贵还是在显庆二年(657)六月时,在河南病逝,终年72岁。张士贵身后备极哀荣,李治追赠其为辅国大将军,准许其陪葬诏陵。

张士贵自617年归顺李渊,至657年辞世,忠心效忠李唐四十余年。四十多年来,张士贵征战沙场,为平定国内割据势力和边患立下赫赫战功,他谦逊谨慎,居功不傲,对大唐王朝赤胆忠心。而这样一位忠臣良将却被民间评书演绎成一位嫉贤妒能的小人。张士贵与薛仁贵之间的故事一直在民间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事实上,薛仁贵在高宗朝时征突厥“三箭定天山”、征高句丽时,张士贵早已不在人世,又何谈陷害薛仁贵?所以说名将张士贵在民间是被黑得够惨的。


岁月是一条河流


历史上估计要说被冤枉的最惨的人之一,那么张士贵肯定要排在其中的。

现在的人对于张士贵估计都是从《薛仁贵传奇》里面知道的。里面的张士贵就是一个小人,嫉妒薛仁贵,屡次给薛仁贵栽赃陷害。

但是其实正史上面的张士贵和小说里的张士贵完全是不同的。

在正史上面的张士贵,那是唐初名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受封,虢国公,死后还陪葬在了李世民的旁边。

张士贵算是大唐最忠诚的人之一了,隋朝末年,张士贵本来是自己造反了,揭竿而起。但是最后还是归顺了李渊,张士贵归顺李渊之后也是屡建奇功,占领了河南,后来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灭掉了薛举、薛仁杲等割据势力。后来以劣势兵力打败了王世充的五万骑兵。在平定刘武周的时候,张士贵也是屡建奇功。跟随李世民征河南,河北。后来被李世民授为秦王府将军,深得李世民的宠信,张士贵是李世民的嫡系,和心腹。

后来在玄武门之变中,当时李世民就把张士贵也带上了的,李世民当时带的都是自己最信得过的心腹,张士贵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李世民称帝之后就封张士贵为玄武门长上,禁军的统领。贞观七年的时候,当时西南暴乱,张士贵又率军出征取得了胜利。

再就说说李世民征高丽,当时张士贵也是跟随了,而薛仁贵当时确实是投在了张士贵的账下。但是张士贵对于薛仁贵是提拔,而不是小说里的欺压。如果不是张士贵的器重和提拔,就薛仁贵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士兵能够被李世民发现吗?根本就没有小说里的张士贵加害薛仁贵的事。而且后来薛仁贵征高丽的时候,这个时候张士贵早就已经去世了。正是因为张士贵自己不当玄武门长上之后,薛仁贵才接替了张士贵。不然薛仁贵也没有机会,。张士贵加害薛仁贵的故事也是在北宋之后才出现的。

张士贵在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去世,陪葬太宗于昭陵。张士贵也是三朝元老,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历史研究所


很多人受到隋唐小说的影响,以为张士贵是个坏人,一直在迫害薛仁贵,但其实并百姓如此,两个人都是唐朝的名将,那张士贵在历史上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张士贵,生于公元586年,本名叫张忽峍,他的祖籍在山西孟县,他的曾祖做过北魏的横野将军,祖父做过北齐车骑将军,他的父亲是大都督。

隋朝大业后期,张士贵反隋,后来投奔了李渊,被封右光禄大夫,李渊让他在河南发展势力。

公元617年,李渊攻下长安之后,封张士贵为通州刺史。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张士贵随李世民西征,参加了攻打薛举的战役,被封为马军总管,打败了王世充五万人马。

武德二年,张士贵随李世民打败了刘武周。

武德三年,张士贵随李世民大败了河南的王世充,窦建德,后又随李建成攻打河北。后成为秦王府李世民的府将军。

武德九年,张士贵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封他为玄武门长上,也就是禁卫军的主管。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封张士贵为行军总管,平定西南之乱。

贞观十五年,漠北薛延陀南犯,唐太宗派五路迎路,张士贵兵出云中,大败敌军。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准备征高句丽,薛仁贵成为张士贵的部将。

贞观十九年,张士贵担任辽东道行军总管,随唐太宗征高句丽,有了安市大捷,薛仁贵表现突出。


历史简单说


对于张士贵的了解,大家多是从薛仁贵身上了解到的,并且成为了一个反面人物,专门与薛仁贵作对。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些都是小说里边虚构出来的,对于张士贵的污蔑。实际上张士贵是一个开国重臣,并且战功赫赫。

虽然张士贵没有程咬金、秦琼这么出名,但是也是唐朝开国重臣,后来被封为勋国公,死后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看见功勋卓著。

那么张士贵到底立下了什么样的战功呢?

但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唐朝建立的过程之中,张士贵跟随李世民,在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讨伐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时都有突出表现。

玄武门之变前,张士贵已经因为军功被封秦王府将军,可见极受李世民的宠信。

玄武门之变时,张士贵也有突出表现,为李世民上位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被封为“玄武门长上”,可见忠心。

那么张士贵与薛仁贵到底有没有交集呢?

高丽一直是隋唐时期朝廷的心腹大患,隋炀帝杨广三次远征高丽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唐朝时期,也是唐玄宗李世民的心腹大患。

终于在唐朝安定以后,唐太宗李世民忍不住东征高丽。

张士贵以辽东道行军总管的身份,跟随李世民东征高丽,薛仁贵就是在张士贵征兵时得到的一员大将。

正是在东征高丽时,张士贵率领薛仁贵,白衣白甲、勇猛无敌的形象,深入人心,更关键的是得到了李世民的欣赏。

此时的李世民正在为他的文臣猛将逐渐走向衰老,而忧心不已,薛仁贵等一批年轻将领的出现,正好解决了李世民忧愁。

李世民的一句话“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可以想见对于薛仁贵宠信、喜爱。

班师回朝以后,薛仁贵一直跟随在张士贵的身边,担任玄武门守将,直到张士贵年老致仕,薛仁贵接替张士贵,继续守卫玄武门。

薛仁贵与张士贵的情谊没有留下记载,但是身为薛仁贵的老上级,张士贵是合格的,并且完成了一带旧人与新人的交替。

但是绝对没有出现小说里面,张士贵不择手段打压薛仁贵的情况,张士贵担负后人的辱骂,实在是冤枉啊。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