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导读:随着金融开放创新的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望再上新台阶,商业银行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者|刘健「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金融研究中心)」


2019年1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决胜年之际,2020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冲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随着金融开放创新的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望再上新台阶,商业银行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速前进


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自贸区开放创新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总部型、功能型金融机构不断集聚,人民币和大宗商品定价能力稳步提升。此外,增设自贸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等多项金融开放创新重大举措在上海落地。随着金融业开放创新的稳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加速前行。

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显示,2017年9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排名由此前的第13位上升至第6位,首次进入全球前十位;2018年9月又从第6位上升至第5位,此后连续保持第5位的排名,而且与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前四位全球金融中心的得分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9月,Z/Yen集团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显示,上海与第4名的新加坡得分差距仅为1分。

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


201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并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新片区总体方案》),提出要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赋予其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以实现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五大自由”,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等。此次发布的《意见》可以说是对总体方案的进一步细化落实,提出了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的具体举措,推动新片区发展成为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

一是支持设立专业子公司。《意见》提出,支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投资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的重点建设项目股权,以及参与相关企业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业务。专业子公司将主要投资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航运业等,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5G、云计算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企业。而在2019年8月发布的《新片区总体方案》中已明确,相关重点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提供明显的税收优惠,加之鼓励金融机构及专业子公司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将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等前沿产业群的发展,提升区域产业能级。

二是促进新型国际贸易发展。《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为区内企业开展新型国际贸易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国际贸易发展。根据《新片区总体方案》,新型国际贸易主要包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跨境数字贸易、国际医疗服务及面向全球的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等。未来,临港新片区的离岸研发和制造中心、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的建设,必然带来大量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业务,并将成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创新的重要特色。

三是进一步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未来,全球金融增长点在于金融科技,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也将在金融科技。此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已发布了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相关意见和方案。《意见》进一步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在区内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积极稳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预计将有更多金融科技子公司落户上海,金融科技赋能将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促进跨境金融便利化。目前自贸区有多个跨境资金池,包括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2016年11月推出的基于自由贸易账户的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企业可自行选择货币进行跨境归集;此外还有国家外汇管理局2019年3月推出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但由于本外币监管规则不同,资金池实行不同的规则。《意见》提出,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这不仅意味着未来不同的资金池规则将逐步统一,更重要的是,将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的管理模式,跨境投资贸易自由便利化有望进一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