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上海」大煙囪底下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雙年展,是國際當代視覺藝術最高級別的展示活動,是各國各地重要的藝術節日,其重要性相當於體育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不知各位是否知道上海也有著這麼一個如此盛大的雙年展?這是一個自1996年誕生以來,已近20年曆練的藝術展,如今的上海雙年展也早已成為了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展示之一,更是受到了國際藝術界的肯定。

不過上海雙年展其本身的意義並非僅此而已,這項藝術展並不只是一個向世界展示中國當代藝術的舞臺,更是構建在當代藝術與我們大眾間的一座交流平臺。也正因為如此,作為最近兩屆上海雙年展舉辦地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自然是一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體驗當代藝術的好去處。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坐落於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畔。當來到這座博物館面前之時,或許有的遊客會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並不奇怪。倘若試著環顧四周,老一輩人或許會回憶起南浦大橋下那有著一管大煙囪的南市發電廠;年輕些的人,想必會回憶起2010年上海世博館中坐落在浦西園內的城市未來館,那聳立著的大煙囪著實令人難忘。為何會聯想起這些建築?因為那些建築就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前身,如今我們所見到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就是由原南市發電廠經由兩次改造而來。中華民族工業文明的最早印記之一,變為了如今的藝術博物館,其中的每一次更替都留下了難以抹去的歷史印記。這一個個印記,都見證了上海從工業時代到如今的信息時代的城市變遷。

如今的當代藝術,大多極其簡單,內容令人難以理解。去年我曾去湊過第十屆雙年展的熱鬧,但礙於自己的才疏學淺,以及諸多作品的晦澀表達,我完全無法理解藝術家們通過各自的作品所想表達的思想。說實話,普通人看不懂當代藝術如今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即便是大眾所熟知的一些傳統藝術,我們也不能說是看懂了。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圖》,但又有多少人明白這幅作品的出彩之處在哪裡?藝術在越來越多的人的眼中顯得枯燥、乏味,並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很多時候“藝術”都只是大眾眼中的一個噱頭,只是人們賣弄自身水平的一種花樣而已。即便有部分人意識到了藝術的重要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會在嘗試著張開自身的雙臂擁抱藝術,感受藝術時,由於不懂得如何欣賞藝術而鎩羽而歸。不會欣賞藝術儼然成為了人們不接觸藝術的最主要原因。

固然,要學會欣賞藝術自身的功課也是需要的。倘若不識字,我們即便去閱讀一本世界名著也無法體會其中的奧妙。在去體會藝術之前必要的藝術史知識和基本的功課是要做的,知識的儲備能為我們發現新的角度。眾人在面對一張白紙樣的作品之時,或許會將其貶的一文不值,而這作品在你的眼中或許就會映射出大象無形的思想。我們每個人各自的知識儲備不同,自然而然對藝術作品都有著有屬於自己的理解,這些理解不存在高低對錯之分,能夠從中得出提示與啟發就是此次欣賞藝術的收穫。

其實無所謂看得懂看不懂,只要你來到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它就是當代藝術與你之間溝通的那一座橋樑,這裡彙集了國內外當代藝術的優秀成果,不斷豐富和拓展著公眾的文化視野,也不斷培育著青少年創新創意的自覺意識和能力,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來源頭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