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億美元灰飛煙滅全過程,告訴你什麼叫見證歷史


網易新聞沸點工作室與浪潮工作室聯合打造了知識短視頻欄目《硬核看板》,首期視頻帶你瞭解美股熔斷全過程。


以下為文字稿。


2020年真是非常神奇的一年,這才剛剛開局,大多數年輕人從未經歷過的世界級的大事,就這麼接二連三的發生了。 北京時間3月9日21點34分,美股開盤即暴跌7%,創造了2008年12月以來 最大單日跌幅。
3萬億美元瞬間灰飛煙滅。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加州一整年的GDP。 換個形象點的比喻,支付寶集五福每年瓜分5億人民幣,3萬億美元足夠支付寶玩四萬多年。


由於單日跌的太慘,直接觸發了熔斷機制,美股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 熔斷什麼意思? 這個詞兒其實還是挺形象的,過去的保險絲是用細金屬絲做的,為了防止短路把房子點了,當電流過強的時候,保險絲就會“熔斷”。
簡單理解就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而股票市場所謂的熔斷機制,就是指股市整體都崩得太狠了。 大家都在拋售股票,已經達到了一個不得不暫停交易,讓大家冷靜冷靜的地步。 而這次,是美股過去23年內的第一次熔斷。


那麼,這23年一遇的美股熔斷,到底慘烈到什麼程度?熔斷這個機制從何而來?這次熔斷又是什麼原因呢? 硬核看板的第一期視頻,我想帶大家瞭解一下,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股票市場。


1
美股暴跌熔斷近3萬億美元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我要了解股市啊?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實際上,股市貫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所有新趨勢在形成之初,都會先在股票市場留下足跡。
說回正題,這次美股熔斷,3月9日暴跌的7%還只是單日的跌幅,相比起2月19日,美股的跌幅已經達到近20%


11年前開始的牛市,讓不少人賺了個盆滿缽滿,但熊市,雖遲但到啊。
據說,現在華爾街上遍地都是沒人要的手機,因為它們的主人全在天台排隊。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普通人將辛苦攢下的100萬投進股市,那麼3月9號這天,按照總體的跌幅來算,其中的7萬已經隨風飄散了。更別提跌的特別狠的股票了。


一夜之間財富縮水,如果換作是你,請問你難受嗎?
這一切不是突然發生的。
噩夢的到來早有預兆。
2020年2月的前兩週,道瓊斯指數開門紅,分別有3%和1.02%的漲幅。
遇到專有名詞,我們肯定是要來先解釋一下。其實很簡單。
道瓊斯指數,簡稱道指,通常指的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A),是美國最大、最知名的三十家上市公司的每股股價總和。


像蘋果、微軟、高盛等知名公司都在這三十家之內。
道指雖然只涉及30家公司的股價情況,但常常被看作是反應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指數,對投資者們觀察市場動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剛才說到2月的道指開門紅,然而好景不長,第三週開始,道指就迎來了多米諾骨牌一般的撲倒式前進。
2月末的最後一週,更是暴跌12%,創下自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單週表現。
3月開始,道指先出現了短暫的回春,漲了1.79%;然而,後續的下跌勢頭更猛,第二週一開始就跌了7.79%。
與此同時,除30個最知名的企業股價波動很大,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波動的標普500指數,也有類似的趨勢。


與道瓊斯指數相比,標普500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
截止3月9日,標普指數已下跌12%,為九年來最大跌幅。


這次暴跌抹殺了大約3萬億美元的財富。
熔斷,23年來只發生過兩次。


爆發於2016年1月5日的A股熔斷,實際交易時間是2小時19分鐘,一共熔掉4.24萬億人民幣,每秒蒸發5.08億人民幣。
原來以為只有A股有熔斷,為什麼美股也有呢?


2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這一切都要從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說起。 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美國股市暴跌5%。 導致在接下來開盤的星期一,全球股市在恐慌性拋售下,迎來了當時 史上單日最大跌幅。
在美國,道指當日下跌508點,跌幅超過20%。 當月,全球二十三個主要市場中,有八個下降了20%至29%, 三個下降了30%至39%,三個下降了40%以上。 其中港股在黑色星期一當天,反映港股股價水平的恆生指數更是下跌超過400點,引發了歷史性的四天停市。


為了避免以後再出現類似的股災,紐約證券交易所在“黑色星期一”發生的三個月後,也就是1988年2月,推出了熔斷機制,並從1988年10月開始正式實施。 熔斷機制的觸發條件也經歷過幾次調整。 1997年1月,當時負責研究市場機制的布萊迪委員會(Brady Commission)根據研究,擴大了熔斷機制的幅度: 當道指下降350點,市場交易暫停半小時; 恢復交易後,如果道指再次下跌200點,市場交易將再次暫停一小時。 如果第二次熔斷髮生在交易時段的最後一個小時內,則當天可以提前關閉交易市場。 萬萬沒想到,新規則剛剛設定不久,就迎來了一次巨大考驗。 1997年10月27日,東亞金融危機三個月後,美國股市遭遇了史上第一次熔斷。 當天,道指下跌了554點,再次創造了史上最大的單日跌幅。 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紐交所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點前就關閉了交易大廳。 然而,這種熔斷機制的觸發標準,隨即受到人們的質疑。 許多人認為,隨著股市的發展,市場價格已經上漲了很多,道指下跌的點數,並不能夠全面反應市場波動。 於是,從1998年4月起,熔斷機制的觸發規則改為道指下跌的百分比,以季度值作為對比標準。 同時,熔斷機制也由之前的兩級增加到三級,並且對發生的時間也要求得更加細緻。


直到2013年2月,熔斷規則再次修改,新增了三級標普指數為衡量標準。 第一級熔斷,是標普指數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7%,第二級是下跌13%。 如果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0-下午3:25之間,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 如果發生在下午3點25分以後,就不暫停。 第三級熔斷是下跌20%,那麼當天點股票交易就會全部終止。
這種規則,在外人看來,可能已經細緻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這次的美股熔斷,就是依據2013年新設定的規則而觸發的,相當於給這個新標準剪了個彩。


3
美股這次為什麼熔斷
那這次美股因為什麼而熔斷呢? 股市波動往往是因為經濟社會中的異常現象。 這次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原油價格的大跌。


這就要從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一場不歡而散的談判說起。

2020年3月6號,沙特阿拉伯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就是歐佩克成員國的主要成員,提議減產。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導致全球的原油需求下降。沙特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減少原油開採過剩帶來的損失。 然而俄羅斯卻拒絕減產。


早在2018年,彭博社就報道過,俄羅斯和沙特 在關於如何分配減產的問題上有分歧。 這次的談判更是惹怒了戰鬥民族。 俄羅斯尋思著,論產油,我本來就PK不過沙特,如果再減產,我的市場份額都要降沒了,憑啥啊? 沙特一看,行啊,既然你不答應,那就給你點顏色瞧瞧。 沙特隨後在3月7日發起油價戰爭,大幅調低原油定價,並進一步提升原油產量,企圖以此來打垮俄羅斯。


以前,沙特阿拉伯每天的石油產量大約是970萬桶。 但能源機構數據顯示,沙特阿拉伯可以每天再增加200萬桶的產量,而其他歐佩克成員國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則可以每天增加100萬桶。


顯然,沙特的目標是隻是俄羅斯,但是油價下降帶來的震動卻是全球性的。

拿美國來說,如果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之間的價格戰持續數週以上,那麼擔負美國石油產量15%以上的許多小型石油公司都將面臨破產。
大型石油公司也將面臨嚴峻挑戰。


油價帶來的震動,在股市表現的更加明顯。 3月9日,在美國,標普指數中表現最差的10支股票全部是石油生產商,所有股票均下跌超過30%。 其中,馬拉松石油(Marathon Oil)和阿帕奇公司(Apache Corporation)的股價下跌超過40%。 在其他國家,沙特阿拉伯的國家石油公司 沙特阿美的股價(Saudi Aramco)下跌了10%,這是該國證券交易所允許的最大跌幅;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下跌約17%; 英國BP和法國道達爾的股票也均有下跌。
顯然,股市震盪的直接原因是油價的暴跌。


除了石油之外,新冠病毒的全球性爆發本身也為這次熔斷添了一把猛火。 工廠、機場、商店、學校的歇業甚至整個城市的關閉,讓全球經濟處處充滿了不確定性。 疫情發生後,各國的隔離防控措施,限制了勞動力、原材料等生產要素的流通,這大大影響了全球貿易的正常運轉。


總之,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正在萎縮。 不確定性滋生恐懼,恐懼滋生恐慌。 新冠蔓延後的一系列措施,都快速拉昇了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市場恐慌式的拋售在不斷進行。美聯儲的緊急政策也沒能阻止股價的一跌再跌。 除了石油和疫情這兩個主要因素,泡沫經濟等一直以來就存在的問題,也是此次熔斷的幕後推手。 長期的技術進步和過度的貨幣財政政策,引發了產能過剩; 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全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國家間收入失衡的問題也在不斷加劇。 這一系列的原因,共同造成了目前全球需求低迷的情況。


全球需求不足,經濟增長就缺少動力,而股市也相應的暗藏危機。 各種因素的疊加之下,美股再次迎來了“黑色星期一”,投資者們也見證了第二次熔斷的歷史。 美股熔斷之後,股市可能進入熊市。熊市並不常見,但往往是經濟困難時期的預告。


————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全球合作,共度難關,維持能源市場的穩定,是必經之路。
一場公共衛生危機演變成了全球股市大震盪。
這次的熔斷加深了我們對病毒殺傷力的認識。
在病毒面前,人類依舊渺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