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出现的韩孟诗派,在诗歌创作中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萧凤拙


中唐时期出现的韩孟诗派,在诗歌创作中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出现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其艺术特点为:

"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1.这个时期,名家辈出,流派分立,诗人们着力于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以及诗歌理论的阐发,创作出大量极富创新韵味的各体诗歌,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而韩孟诗派就是进行这种新变的第一诗人群体。

2.创作中,韩孟诗派的成员除对杜甫、李白的自觉接受与推崇外,还主动从禅宗及佛教思想与艺术中吸收合理成分,把"心"当作诗歌创作的源泉。他们的创作,表现的往往是自己心灵的历程,他们常把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自己虚构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其诗想像离奇怪诞,往往使人感到虚实不定,跳跃怪奇,不可确解。

语言方面也有大的变革,他们力求"陈言之务去"。

3.特重诗歌的抒情功能。就是提倡审美上的情绪宣泄,尤其是"感激怨怼"情绪的宣泄,可以说是抓住了文学的抒情物质。

4.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笔补造化"。用李贺的话来说,就是"笔补造化天无功"(《高轩过》)。"笔补造化",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5.追求诗歌的雄奇怪异之美外,还大胆创新,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融叙述、议论为一体,写出了不少"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论韩愈》)的佳作。韩愈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韩愈还无视古典诗歌重形象、重比兴、重趣味的传统,屡屡在诗中大发议论,直接表述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形成了以议论入诗的特点。


环溪吉峰


一般来说,文艺创作包括诗歌的创作都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中唐以降,大唐社会的动荡局势逐渐加剧,民众的生活由盛唐时期的富裕安宁而越来越陷入贫困混乱之中。韩孟诗派的诗人都有深切的感受。个人生活的困苦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成为了韩孟派诗人的共识,所以他们主张诗歌要"不平则鸣″,要深刻而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这是其一;

其二,在诗歌创作上,韩孟诗派并不反对其他诗派的诗风,如大历诗派的"平弱纤巧″之风,对李白、杜甫等大家也极力推崇;但由于苦难现实的缘故,这些诗风已无法表达他们内心的切肤之痛,所以才以"苦吟呕心″的创作态度,形成了一种"奇倔险峻″的新诗风;

第三,韩孟诗派对诗歌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对诗歌的严谨态度,以及对现实的批判精神,我个人认为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卿本佳人70


中唐时期,诗的语言风格和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诗运动为一种风格代表,世称“元白”;韩愈、孟郊提倡的古文运动为另一种风格代表,世称“韩孟诗派”。

中唐时期的诗体有进一步散文化的倾向,这在“韩孟诗派”的诗里最为明显。如果说李白、杜甫是诗中有文,“韩孟诗派”却简直是以文为诗。

“韩孟诗派”号称善于学古,远学汉魏,近学杜甫,对他们都有影响,但是他们又各具特色,都有显著的创造性。在语言上,刻苦推敲,追求奇异,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不仅韩愈、孟郊如此,卢仝、刘叉、贾岛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这种倾向。在内容上,他们写险怪,写幽僻,写苦涩,写冷艳,甚至写凶狠。在形式上,他们以散文句法入诗,并且大量使用一些非前人诗中所常见的词语。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创造,迫使人们同意诗是可以这样写的。这个愿望,到了宋朝,在理论和实践上才获得了部分诗人的承认。

主张诗贵含蓄的诗人,可能对“韩孟诗派”的诗并不满意,但不能否认他们作为一种风格在唐诗中的存在,他们不但丰富了唐诗,而且影响了后代。


晋唐风骨


韩孟诗派

概况 中唐,德宗贞元至唐穆宗长庆年间,宪宗时达到高潮。这一时期诗坛诗人大都有创新意识。

1、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

2、以文为诗:是韩愈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主要特点是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不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打破诗歌圆转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融叙述、议论为一体。“以文为诗”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影响极为深远。

3、郊岛: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

4、长吉体:长吉是李贺的字,此指李贺诗所独具的风格。其诗色彩浓丽、想象奇诡、情调幽冷、构思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于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胡应麟曾云其特点

奇绝险怪 雄奇怪异

一,韩孟诗派

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一)把怪怪奇奇的审美情趣带到创作中,以光怪为美,以枯槁为美,以斑斓为美,以丑为美。

(二)重主观,意象以主观情思流动为转移

(三)构词与语言上散文化倾向,打破了诗歌旋律的回环往复及对称之美。(当代口水诗 赵丽华 《我有一条粉红色的内裤》)

代表人物――韩愈 孟郊

韩愈的诗歌创作

字退之 韩昌黎 韩文公 韩吏部 存诗三百多首

创作经历:

初期模仿汉魏古调,中期学习李杜,但又趋于奇绝险怪 晚年归于平淡。

29岁以前,诗歌约有19首,尚未形成自己的统一的风格。

贞元12年,与孟郊再度相会 追求险怪

贞元末年,贬阳山,诗风成熟,元和以后,险怪倾向进一步发展。

举荐后辈

晚年归于古朴平淡 寄兴深远 风情蕴藉

诗歌内容

  1. 揭露统治阶级以及反对蕃镇割据,拥护国家统一。
  2. 反对佛道二教,表现个人失意。
  3. 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

韩愈的艺术风格

四个字概括――奇崛险怪

  • 语言上戛戛独造,摆脱平俗
  • 立意与构思奇特

《苦寒诗》“不如弹射死”

  • 以文为法个,就是把散文创作中的一些手法如章法,句法,议论等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1将散文的章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山石》按时间顺序编排,有空间变化,有议论有抒情。

荦却何人似退之

2将散文的句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嗟哉董生行》

3在诗中议论(其他诗人也有)

孟郊 字东野,四十六岁登进士第,写《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家境贫寒,生活困顿。

郊拙于生事,一贫彻骨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诗歌内容:

对社会问题以及下层人民的生活有所反应。

中下层文人的穷愁困顿生活以及怨愁的情绪是他诗歌的主旋律。

体裁多以乐府与古诗为主,不写律诗。

风格两类:

一是白描手法,平易浅显,不用典故与华丽的辞藻却感情浓烈的诗。如《游子吟》(从此诗很难看出孟郊是奇崛险怪的诗人。)

一是搜奇抉怪,骄傲不平,苏轼将他与贾岛并称,称为“郊寒岛瘦”。

第一,审美情趣上,爱写一些丑怪,枯槁,恐怖,惨厉的事件。

《京山行》“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

构思上,客意求险求奇。

“寒死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语言上反熟避俗,说硬语。

突出事物的硬度与质感

“朔水刀剑利,秋石琼瑶鲜。”

“百尺明剑流”

二表现为下狠语(放话)

“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万木村中花。”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奧。

那比如说

李贺

字长吉,唐宗室郑王之后,因父“晋肃”不得参加科考,身体孱弱,27岁病死。

《李贺诗集》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歌内容

1 从个人命运出发,感受体验和对抗自然与社会对人的压抑。

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牢骚

感叹人生短促,光阴易逝

常自比为千里马作了许多

《马诗》《开愁歌》

2

刘禹锡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变引诗情到碧霄。

咏史诗

以简洁的语句,意象。表达了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含了很深的感慨。

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孙)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

《乌衣巷》

唐朝·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山水诗

表达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时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意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半虚半实的特色

感时讽喻诗

感时讽喻诗常表现出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精神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唐代: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被贬了

回来后

写了

《再游玄都观》

唐代: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人生几何遇事呵呵――韦庄)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这类诗歌率真自然、活泼朴素《竹枝词》共两组,一组九首,一组两首,《杨柳枝词九首》《踏歌词四首》

竹枝词二首·其一(暗恋时期)

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情――晴)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热恋)

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诗歌风格的基本特征

豪爽明朗而又婉而多讽。

体裁:律诗、绝句比古诗的成就高,仿效民歌的乐府尤为著名。

柳宗元

字子厚,河东人,故世称柳河东。

被贬柳州47岁死,后世称柳柳州。

诗歌主导:清幽孤寂、忧情哀怨。

有时表现为枯寂简淡,有时表现为幽冷奇翘。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春天写的和秋天似的。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风格形成的原因:
  1. 独特的心性气质:性格激切,有些偏狭
  2. 自觉的美学追求:“奥“节”“清”“幽”“洁”等写作标准。

羊钛白


1、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

2、“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3、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4、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5、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小地鼠00


韩孟诗派是中唐贞元、元和时期的一个诗歌流派,以韩愈、孟郊为首,包括李贺、贾岛、卢仝等人。韩孟诗派的诗歌特点可以用“奇崛险怪”四字概括。

奇崛险怪的诗歌风格具体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以丑为美”

在中唐诗坛上,韩孟诗派以“求险”“尚怪”的诗美追求高标独举,卓树一派。他们怀着求新,求变的自觉意识在诗苑中探险,以怪异为美,以奇崛为高。在他们的诗歌中,触目可见的是狰狞怪诞,残瘁枯索的意象,随处可感的是历怖幽凄,荒凉破败的氛围,“横空盘硬语”更使得他们的诗歌凸显出一种奇峭劲健的骨力。

韩孟诗派的这种审美倾向,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将其概括为“以丑为美”。

如贾岛的《泥阳馆》诗:“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归。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夕阳飘白露,树影扫清苔。独坐离客惨,孤灯照不开。”

“以文为诗”

韩孟诗派在诗中追求光怪震荡的奇光异彩。旧有的诗歌形式,显然又容纳不下,所以,他们打破了旧有的诗歌的对称,回环的节奏与韵律,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以文为诗。

从此,诗的凝练紧凑的结构,跌宕跳跃的语序和高度浓缩的语言,一变而为首尾缜密的叙述,而为连贯平白的书写。诗的工整严格的对仗,回环往复的节奏和一唱三叹的韵律,一变而成为散文化的语言和句式。

最典型的要数卢仝的《月蚀诗》,韩愈的《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诗。

“苦吟”与“吟苦”

韩孟诗派的诗人,他们的人生道路或曲折坎坷,或穷愁潦倒。所以“苦吟”成为韩孟诗派创作的基本特征,苦吟的实质是“吟苦”,既强烈用诗歌来表现坎坷困顿人生的苦难历程以及由此引发得忧愁与怨愤。孟郊尤甚,“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光怪奇雄”

韩孟诗派一反古典抒情诗含蓄玲珑、自然天成的基本品格,他们追求一种雄奇光怪之美。在这种审美理想的照射下,诗人笔下的一切都雄奇不凡。《岣嵝山》:“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韩孟诗派强调“不平则鸣”,打破了古典抒情诗的和谐优美和种种法度程式,各自追求一种怪奇之美,穷搜极研,各自成家,大大地拓宽了中国文学的审美视野,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奇特、罕见的诗歌流派。对于今天的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华夏诗歌的另类风貌,为今天贫乏的语言添加一些调味剂。


云隐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创作中,韩孟诗派的成员除对杜甫、李白的自觉接受与推崇外,还主动从禅宗及佛教思想与艺术中吸收合理成分,把“心”当作诗歌创作的源泉。他们的创作,表现的往往是自己心灵的历程,他们常把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自己虚构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其诗想像离奇怪诞,往往使人感到虚实不定,跳跃怪奇,不可确解。

诗歌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雄奇怪异之风、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



悠艺术


要回答“韩孟”诗派的诗歌艺术特点,先要了解何为“韩孟”诗派。

“韩孟”即是韩愈与孟郊,“韩孟”诗派在中唐贞元、元和、长庆时期大约四、五十年间出现了一个诗歌流派,这个流派除韩孟两位领头羊,主要代表人物有卢仝、李贺、贾岛,此外还有刘言史、张碧、刘叉、马异、欧阳詹、皇甫湜等人。

他们思想相近,艺术趣味相投,在各自的诗歌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共同的风格特色,成为当时及对后代都有重要影响的诗歌流派。

嗜诗成癖,是“韩孟”派诗人显著的个性爱好之一,其中最突出的要算是孟郊和贾岛。力求创新,是韩孟派诗人突出的文学思想。韩愈就极力推崇个人独创,反对因袭依傍,他在《答刘正夫书》宣称:

“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这批诗人以尚奇尚险为艺术情趣,秉承着自甘苦吟的创作态度,促成了他们在中唐社会时代精神的孕育下,在诗坛上共同闯出一条新路来。总体而言,韩孟派的诗歌风格以奇险著称,具体而言有以下4个方面的表现:

1、变熟为生;

2、化险为夷;

3、以文为诗;

4、少今多古。


01 变熟为生

变熟为生,力求别开生面,出奇制胜,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美学原则之一。以下面几种题材为例。

如“咏雪”,这一常见的题目。卢仝的《苦雪寄退之》开头六句是:

“天王二月行时令,白银作雪漫天涯。山人门前遍受赐,平地一尺白玉沙。云颓月坏桂英下,鹤毛风剪乱参差”。

将雪比作白银、白玉,因有先例,故是“熟”比。卢仝却把它当作天王对他(山人)的赐赏,既新鲜又辛辣。“赐赏”尚且令他饥寒难耐,那么“惩罚”岂不是必死无疑?风雪天月色不好,他用“月坏桂英下”,以“桂花”比昏黄月光之下的雪花,既写月色,又写下雪,既妥贴,又新颖。

“鹤毛”比雪花,是受了前人启发,“风剪”鹤毛,则从贺知章《咏柳》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化出。这些都可谓变熟为生,令人回味无穷。

同样是写元和六年春这场大雪,韩愈的《辛卯年雪》则避开单一的个别比喻,构想出龙凤交横、波涛翻滚、天上白帝出巡驾临人间那声威浩荡的场面: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这首诗堪称是咏雪的新奇境界。

再如咏终南山,这本是唐代诗人的热门诗题。许多熟套的笔法、词语使得许多咏终南山的诗篇难以获得读者的赏识。而孟郊的《游终南山》写道: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当。”

南山、天地、日月、石,这些人们熟知的外部存在,经过孟郊的手笔组合,竟能盘空出险语,令人赞叹不迭。

韩愈的《南山诗》则更别出心裁,他以204句、1020字长篇巨制来加以铺写,其中连用51个“或”字当头的句子和14对迭字当头的句子来描写南山的种种情态,为人们本已熟知的南山风物增加许多情趣,可谓穷词尽语,叹为奇观:

“……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辏;或翩若船游;或决若马骤;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或乱若抽笋;或嵲若炷灸;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或如贲育伦,赌胜勇前购;……”

此篇可说是融合汉赋铺张雕绘之工,又效法了杜甫五言大篇之体制,炫露文才,尚奇新,不忌夸饰。

再有写友情,在古诗中俯拾皆是。贾岛对韩愈和孟简钦敬挚爱,他的《双鱼谣》写收到韩愈的信(信中还附有孟简的诗)时的高兴心情:

“天河堕双鲂,飞我庭中央。掌握尺余雪,劈开肠有璜。见令馋舌短,烹绕邻舍香。一得古诗字,与玉含异藏。”

诗中用了人所熟知的汉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中的描写:“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又参杂了《竹书纪年》中关于吕尚钓鱼得玉磺的传说。但并不是吃现成饭,而是加以改造加工,具有变熟为生的神髓。

刘叉写将心爱的剑赠送给姚秀才,不着“剑”字: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中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乍读有生疏感,细思便知变熟为生,含蓄生动。

李贺的抒写个人情怀的诗中,更是故意不循常情,别作一番设想的例子也很多。如《秋来》写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悲苦处境,不用常例所说的“九曲回肠”,而转说曲肠再扭而变直(“思牵今夜肠应直”),不说思及古人而凭吊鬼魂,转说鬼魂来凭吊他(“雨冷香魂吊书客”),这些都包含了更深的悲哀。

当然,韩孟派诗人着意经营变熟为生,也有它的两面性,即既造成新鲜、生动的一面,也出现了生僻难解的一面。


02 化夷为险

这是说本来平淡无奇,却变得恢奇怪诞,惊心动魄,令人悬挂、惊叹。如果说变熟为生指的还多是诗中的部分事物,那么,化夷为险指的却多是诗篇的整体意境或部分意境。

有的诗篇就题目的意义或题材的内含看,本属平淡无奇,至少不属险怪,而在韩孟派诗人笔下,却变得险怪无比,甚至令人咋舌。

如卢仝的七言古诗《月蚀诗》以一千八百多字来铺写月全蚀的全过程,诗篇以虾蟆精凶恶地吞食圆月,而天上的东方苍龙、南方火鸟、西方攫虎、北方寒龟以及岁星、荧惑、土星、太白、辰星、三台众星、二十八宿、天狠、牛郎织女、天狗等或坐视不救或懦弱无能为基本内容,展开了令人读之惊心动魄的描写。

虽然读者难懂,但识者易知。孙樵在《与王霖秀才书》中评论说:

“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可以说,这首《月蚀诗》奠定了唐诗“卢仝体”的地位。这种化夷为险的笔法深得韩愈赞赏。韩愈写的《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便是对卢仝《月蚀诗》的删繁就简(砍掉了三分之二篇幅),不以卢诗作参校,它的险怪是明显的,而以卢诗作参校,就觉得拙朴舒展不及卢诗,怪诞险僻也不如卢诗。

韩愈的诗作中化夷为险的典型例子就更多了。如《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写山火焚烧不是平平叙写,而是在皇甫湜原作的基础上,结撰奇观,驱驾神话传说,使得无处不奇,成了韩诗中的“大奇观”。

他的《调张籍》题目的意思在于与张籍调侃,本亦平常交往之诗题,却能想出天外,写得出神入化,以超现实的笔法来表现严肃的现实问题:即对于李白、杜甫的高度评价与学习的问题,给人以怪怪奇奇,又恰到好处的感受。

《孟东野失子》所赋题意本属日常生活范围,出于尚奇尚险,韩愈还是把它写得恢奇怪诞而又可感可知,获得了安慰丧子的老朋友的艺术效果。

李贺作诗更是公认的呕心沥血, 不少功夫花在化夷为险上。如《宫娃歌》写宫女的处境、心情和对自由的向往。说宫女们希望皇上恩光普照并能体谅宫女的苦衷,放他们回家去,这本来是平平可解的,诗人偏用“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撤波去”,“骑鱼撇波去”的惊险,能更充分表达宫女的迫切愿望与可能出现的艰险历程。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所以脍灸人口,与化夷为险的构思、笔法有关。它以一系列的形象化的事物,包括神话传说来表现难以捉摸的抽象的音乐。诸如: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岖,老鱼跳波瘦蛟舞。”

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让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以上所举化夷为险的例子多数由于采用神话传说入诗,写得上天下地,出神入化,鬼域神坛,在所不避。而韩孟派诗中,也有不借这些手法,而仅靠联想所及,作合理的非非之想,就达到了化夷为险的效果的。

如孟郊《寒地百姓吟》写寒冷之夜,贫穷者经不起寒冻,愿化为飞蛾去让火烧死,可以得灯火之暖。韩愈《苦寒》诗中写因为寒冷,窗间之雀受不了,竟希望被弹射而死,可以得炮炙之热。二者都是将平平之意推至极端,产生出人意料的、从夷到险的艺术境界。


03 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最早由韩愈倡导,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的诗歌创作主张,主要有2个特征:

第一,以议论直言个人的感受和情绪,将明白如话的议论糅入诗歌。

第二,在创作中将散文的章法、句法、字法引入诗歌;

孟郊的诗多有议论,但议论较精要,常常有警语的效能。如《古意赠梁补阙》,表现自己希望在科举场上与人竞争,以便脱颖而出,便用了议论式的警语: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又如《吊卢殷十首》在赞扬卢殷的人品、文章之中就夹进不少警醒的议论。第十首中说:

“有文死更香,无文生亦腥”。

表现了诗人对于“立言”的极端重视,从侧面让读者了解到他诗,作刻意创新的动力之一。

孟郊的诗中也偶有散文句式,却不突出,至于赋化手法,则很不明显。但在韩愈的诗中,情况就不同了,发议论成了显著的特点。其中固然不乏精采的例子,如《调张籍》中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葡萄》中的“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但在盛唐之后,诗歌讲究韵味醇美的审美习惯已经形成之后,诗中的过多次论,尤其是脱离诗中形象的议论便损害了诗歌的完美和艺术魅力。韩愈有意在诗中大发议论,固然是另辟蹊径的探索之举,却并不都是成功的。

散文句式在韩诗中也有较多的例子,这在一些较长的篇章或抒情歌行中出现,有时可以起到调节省奏、舒缓语气,造成摇曳多姿的好效果,但在多数情况下,损害了诗的含蓄美。

至于赋化手法,在韩愈诗中则大量运用,尤其是长篇之作,几乎没有不加以运用的。在他的《南山诗》等一些诗篇中,甚至于刻意铺张扬厉,几乎难以罢手。这固然容易形成磅礴气势,强化某种意象,但诗毕竟不是赋,用过了度就冗长乏味了。

以文为诗,在韩孟诗派创作处于鼎盛时期的元和年间,除了韩愈之外,卢仝、马异、刘叉、皇甫湜等人的诗也有较多、较突出的例子,此不多赘述。


04 少今多古

古代诗歌发展到了盛唐,已经众体大备,而盛唐以来,尤以律体较受推重。“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10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便以声律和谐的近体(今体)诗见称于世,但是由于过份注重了声禅,反而束缚了诗笔。

“十才子”以盛唐王孟诗风为榜样却又相形见细的教训,启发了有作为的后来人必须另辟新径,才有出路。孟郊选择了弃今就古道路,现存《孟东野诗集》511篇全为古体诗,可见他对于诗体抉择之坚定。

韩愈、卢仝、刘叉、李贺等人,也以写古体诗(含乐府诗)为主。据粗略统计,上述诸人古诗与律诗的比例,韩愈是四比三,卢仝是八比三,刘叉是五比一,李贺是五比二强。只有到了贾岛,才又重新以写律诗为主。

现存《长江集》中古诗只有60首左右,而律诗却有340首之多。由此看来,就整个诗派而言,是少今多古的。

韩孟派诗人之所以在诗歌创作中较多地选择古诗的形式,是因为这种形式不仅押韵要求较宽,而且声调也不受严格限制,句式较自由,这就比较适合用来表达奇险奔放的内容。

正如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指出的:

“盖才力雄厚,惟古诗足以态其驰骤,束于格式声病,即难展其所长。”

可以说,他们中那些具有上述变熟为生、化夷为险、以文为诗特点的诗篇几乎都是古体诗。

不过,这并不说明他们不擅长近体诗。除了孟郊之外,其余各人近体诗都写得很好,多有诗作传世,有的诗篇犹有盛唐风韵。可见,他们对于形式的选择运用主要是服从于开创新路的需要的。


总而言之,由于诗派成员众多,延续的时间也较长,所以在奇险风格这个共同点之下,很自然地表现出众多各别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韩愈的雄伟;卢仝、马异、刘叉的怪异;孟郊、贾岛的寒瘦;李贺的幽丽等等。

回答完毕。


唐宋衣帽间


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倡导“不平则鸣”,透过个人的不幸命运来反映社会问题,针砭政治弊端,通过苦吟来抒发自己的愤怒之情,并互相切磋酬唱。

他们诗风尚奇求险,以怪为美,以丑为美,在创作上更重视主观,奇怪,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韩愈奇而雄,孟郊奇而古,贾岛奇而清,卢仝奇而怪。

他们具有独特的审美品味,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由于受韩愈古文运动“陈言务去”的影响,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注重苦吟和锤炼功夫,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突破传统诗教,转向重诗的抒情特质、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


一罐LIQUOR


首先说一下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是我国唐朝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流派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以丑为美”。

这里我们首先说一下“以丑为美”。

在唐朝那个诗词满天飞的时代,每个人物每个派系都备分的清清楚楚,所以这里的以丑为美。就是以另类的态度为美观。

但是老弟觉得,如果说异类的话,不如说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描述这个世界,由内心而发,去描述自己感觉最美的东西。

也就像少部分的现代人一样,你不可能去要求他们的审美观和大众一样。同样你不可能去要求大众去接受他们的审美观。

所以老弟觉得以丑为美,不如说是“独特见解”。

二说“不平则鸣”。

上面说到唐朝是诗词满天飞的年代!

那么如果和大众一样如何去一鸣惊人?难道学李白?

所以,这里的“不平”,代表不与世间他人一样,“则鸣”,更简单一鸣惊人!

所以结合思想就是,用一种不与世间相同的角度和视角,或者说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去突破这个平常,来达到一鸣惊人的流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