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科學機構研究表明5G技術不會影響人類健康

在進行了長達七年的科學研究之後,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找不到證據表明5G技術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在1998年最新發布的準則更新中,該機構詳細研究了5G,AM和DAB無線電,Wi-Fi,藍牙以及3G和4G手機。ICNIRP主席埃裡克·範·朗根(Eric van Rongen)在一份聲明中說,研究的最重要成果是“遵守這些新準則,5G技術將不會造成損害”。

他補充說,這些建議比之前的指南更為合適,後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保守的”。

獨立科學機構研究表明5G技術不會影響人類健康

該機構的指導基於為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委員會,國家專家組準備的科學報告以及對新研究的持續監測。

範·榮恩(Van Rongen)聲稱,新原則提供了“更好,更詳細的曝光指南,尤其是對於6GHz以上的更高頻率範圍,這對於5G和使用這些更高頻率的未來技術至關重要”。

ICNIRP概述了對6 GHz以上頻率的限制,其中包括限制全身暴露,限制在六分鐘以內暴露於身體的小區域以及在小面積上減少最大允許暴露。

移動行業協會GSMA說,更新後的指南保留了“高水平的保護,其限值遠低於2G至5G的所有射頻的既定危害閾值”。

該協會指出,更新不會改變下一代網絡的全球部署,因為今天的測量表明“所有5G移動通信信號的總暴露仍與現有移動網絡相似,並且遠低於最新的國際安全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