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异乡人,永远的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在《某傻子的一生》里如是说,人生真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于是,我顺着芥川龙之介的指引找到了波德莱尔,19世纪法国的著名的巨匠诗人,开创了现代主义的典范,他的代表作《恶之花》也被公认为绝世佳作。而每一个追问生命本质的人,或许都有一个被波德莱尔所吸噬的阶段,或者是曾经,或者是未来。波德莱尔式的颓废,反叛,目光,表达,都在吸引着后来者不断的效仿,而诗人对此不置一词。

在众多文学艺术爱好者的眼中,诗人波德莱尔已然成为一代偶像,甚至被封为现代社会“丧文化”的祖师。人们时不时要引一句波德莱尔来论证自己言论的合法性。而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两种趋向,一种趋向上帝,一种趋向撒旦。芥川也许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赋予自我如此之丧,之颓废,之厌世的人格,给后世的读者和文学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永恒的异乡人,永远的芥川龙之介

读他的《罗生门》,《侏儒的话》,《夜来香》,《竹林中》等,题材众多,有借古讽今,有宗教题材,有浪漫主义,有怀疑主义和死亡意识,也有现实关怀。随着日本明治维新后期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战争的疑云不断,对于作家来说他不关心政治,却不得不受其影响。芥川的创作生涯虽只有12年,却有近150部小说和其他作品问世,你敢说他“丧”吗?芥川是用文学来补偿他在现实中的缺憾,聊以卒岁,捱度春秋。

芥川的神经过于敏锐,也许是作家的缘故,容易精神衰落,而造成肠胃不适和长期的精神紧张。芥川曾经在1921年到过中国,在上海、天津、汉口、九江、长沙等地短暂逗留,观察和走访,本来对中国还抱有幻想,可现实过于残酷,让他萌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我不爱中国了,即使想爱也不能爱。”眼见古老东方帝国和文明的衰落,人民的苦难,政治的腐败,一切都让他想爱而爱不起来。

永恒的异乡人,永远的芥川龙之介

回到日本几年后,芥川龙之介就自杀了。在遗书《给老朋友的信》中,他如是说:“自杀者也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杀。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但是,我却感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安,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不安,一直贯穿了他的一生,对生命的不安,对未来的不安,对世界的不安,以及对自己的不安,这便是芥川龙之介。

芥川曾说,天才的悲剧在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人生悲剧的第一幕始于成为父母子女。遗传、境遇、偶然。掌握我们命运的,终究还是这三种东西。”他本想寻觅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然而,残酷的现实使他一次又一次失望甚至麻木,以致于他无法直视鲜活明亮的人生。我想,天才的命运自有其始终,他只展现一个侧面,吉光片羽般闪过人间,无论留下的是唏嘘还是褒贬,对作家本人来说都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生活仍在继续,马不停蹄。

永恒的异乡人,永远的芥川龙之介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