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痛是怎麼回事?

用戶5494128233726


腳掌痛一般都是由於長時間走路、跑步、爬山時,損傷了小腿後面或者足底的肌肉引起的。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詳細分析。



趾長屈肌損傷

趾長屈肌位於脛骨後面,下行經過踝關節內側到足底附著於四個小的腳趾下面。走路或者跑步過多,還有就是光腳在山路上行走,就會導致它的損傷。損傷後會引起腳掌疼痛。


趾長屈肌可以用對側的膝蓋按摩,把小腿放在對側的膝蓋上,對準痛點移動小腿進行按摩,每次幾分鐘每天三次。

趾短屈肌

趾短屈肌起於跟骨,止於四個趾骨,它是協助趾長屈肌屈曲四個小腳趾。趾短屈肌損傷後會引起腳掌前面的蹠骨頭的痠痛。

把筋膜球踩在腳底,在足跟前方滾動尋找壓痛點,找到後滾動按摩,每次幾分鐘每天三次。

拇收肌和拇短屈肌損傷

拇收肌和拇短屈肌位於腳掌部位,它們是走路時腳前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同樣把筋膜球踩在腳下,在腳的前部滾動尋找壓痛點,找到後滾動按摩,每次幾分鐘每天三次。

我是祿穎濤,我會每天給大家分享疼痛與健康方面的知識。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贊轉發,謝謝!


祿穎濤醫生


腳跟痛,在我們疼痛專業上講叫做足跟痛,或者跟痛症,是臨床非常常見的一種病症。

足跟痛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臨床定義是指:根骨結節極其周圍軟組織慢性勞損引起的疼痛。

足跟痛分為:

1,根骨骨刺。

2,跟底滑囊炎。

3,根底脂肪墊炎。

4,蹠筋膜炎。

足跟痛臨床最大的特徵性表現就是,早上一起床穿好鞋,腳不敢落地,一落地就鑽心疼痛,但是隻要你敢邁開腿走幾分鐘,疼痛又會慢慢減輕,通常表現為早上痛,下午不痛的典型症狀。

這種病的發病原因有幾個,一是和平時穿的鞋不合適有關係,要麼擠腳,要麼高跟鞋,這樣一來很容易患上足跟痛,二是,慢性勞損和退行性變有關,隨著年紀增大,人體各個機能都在老化,足跟因為血液循環不是很豐富,容易引起疼痛物質堆積從而導致疼痛。

還有一點要說明。很多人一旦患上足跟痛,去了醫院求診,醫生會給他拍一張片子,回來就說是足跟骨刺增生引起。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大部分足跟痛和骨刺無關,更多的還是和慢性勞損產生的無菌性炎症有關。

治療可以保守治療,泡腳,按摩,熱敷,更換軟底寬鬆的布鞋,口服活血化瘀和消炎止痛藥。實在不行可以興針灸或針刀等療法。



疼痛診療劉醫生


腳掌痛是這麼回事:是不同品種的蟎蟲侵襲了腳掌的皮膚裡的肉裡,並且是組團在皮下啃食脂腺油質。這種蟎蟲是有一定的硬度,在加上走路時的擠壓磨擦,待有一定的規模時就形成了腳墊。腳墊的邊緣就有疼痛感。時間越長越嚴重,是因不斷的繁殖中。具有一定的厚度。這麼處理:把腳用溫水泡上15分鐘後,用多個雞眼膏把腳墊貼上,待拿下時就用(紙手帕)是相印牌的好使。6小張摺疊握在手裡當搓巾,用剪刀弄掉死皮後,用紙手帕快速沾水開搓腳墊。剃除蟎蟲。直到清淨蟎蟲為止。腳墊也就沒了,腳掌痛也就不存在了。


用戶104557646348nyu


如果是擊劍的話,可能是足底筋膜炎,一種勞損,休息一下就好了。

最好找專業機構診查一下。


劍友


腳掌痛是不是走路過多,或者勞累過度引起的,建議多休息,如果不起效,建議及時去醫院做個檢查[祈禱]


微笑的向日葵9431


血瘀則腫,氣瘀則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用戶1243647507575


一般的足底痛,不紅不腫無肯刺的那一種,從腳指頭到腳底都和五官七巧,五臟六腑有對應。假如對應的是肺部反射區,就是肺和連接肺的經絡,氣血受阻,用推拿按摩在這個部位進行施治,可以緩解。

我最近真的腸底痛,沒打理,自然好了。


用戶92481446533


除了肌腱炎,骨刺之類的病症,還有鞋子不合適等原因,還有一種病症,不被人注意,那就是扁平足,走路時也會引起腳部不適,甚至疼痛,具體情況,還是要到醫院檢查確診,正規治療。


原上草91


這裡面可能沒有多少名醫,你最好還是找醫生看看,有針對性地開些藥最好。幾年前我腳底疼,到了晚上脫鞋一看,腳底顏色都是紅的,我就燒開水,泡了些艾草,先少放些水,泡開了在陸續加水,然後腳放進去泡,後續水涼了再加水,泡夠二十分鐘。連續幾個晚上,後來就好了。這只是個經驗,你能不能用不好說,所以還是建議你去看大夫。


憤青二哥


可能站的太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