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對蘇聯有著什麼貢獻?

驕然


赫魯曉夫對蘇聯最大的貢獻,就是否定了斯大林,修正了斯大林體制的一些弊端,為蘇聯延續了壽命。

蘇聯解體後,許多遺老將原因歸咎於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否定,認為這樣做擾亂了蘇聯社會的指導思想,導致幹部群眾思維混亂,並影響到了國家的發展,最終被西方思想滲入,國家解體。

這種說法高估了斯大林個人對蘇聯存續的影響力,忽略了斯大林的所作所為以及所謂的“斯大林體制”對國家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即便對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這件事情本身,也缺乏足夠的瞭解和認識。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不被看好的赫魯曉夫在短時間內克服種種困難,成為蘇聯的掌控者,3年後的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做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公然否定了斯大林的所作所為,震驚世界。

作為一個政治老手,斯大林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赫魯曉夫為什麼甘冒巨大的政治風險,否定自己的前任?難道真的是因為兒子的死,或者說是想要打倒前任烘托自己?

當然不是!

上臺之初,赫魯曉夫面對的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政治局面,“半崩潰的農村、技術上落後的工業、最尖銳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數百萬人被關押在監獄和集中營、國家與外部世界的隔絕”,斯大林以沙皇的繼任者自居,他所治下的蘇聯,就是沙皇時代農奴制的翻版,“俄羅斯的農村成了國家農奴制農村,而且國家從農民那裡奪去了除空氣以外的所有東西”,這一切都要求蘇聯必須馬上進行有效的改革,否則社會就有可能陷入崩潰。

赫魯曉夫上臺以後,為了鞏固自身的政治地位,同時恢復國內政治生活,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比如說為了消除廣大幹部和群眾的政治恐怖,聯合政治局其他成員,除掉了斯大林時代的劊子手-貝利亞,同時大量平反冤假錯案,據估計,在斯大林時代被關進集中營的有1200-1300萬人,釋放他們,意義巨大。

除此以外,赫魯曉夫還改組了國家安全機構並健全了司法制度,檢察機關的職權逐步得到恢復。應該說,這些措施都是及時並且有效的,通過這一系列改革,蘇聯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並迅速從斯大林去世後的不確定中走了出來。

但改革必然觸及斯大林本人的一些問題,想要持續進行下去,就必須對斯大林的所作所為進行否定。其實赫魯曉夫並不是到1956年才開始談及斯大林問題,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抨擊斯大林,貝利亞倒臺後,許多資料被解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斯大林時代為數眾多的冤假錯案,始作俑者並不是貝利亞,而是斯大林。而隨著平反的深入,越來越多與貝利亞無關的政治犯要求被平反,有些集中營甚至發生了暴動。

在外交問題上,斯大林也成為繞不過去的坎,例如蘇南關係,蘇聯把責任甩鍋給貝利亞,但南斯拉夫方面極為不滿,認為主要責任在斯大林。不否定斯大林,蘇南關係就成為死結。

所以說,通過批判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撕開蘇聯斯大林模式的嚴重弊端,為改革鋪路,是赫魯曉夫迫在眉睫的任務,也是蘇聯發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

但赫魯曉夫並沒有像國內某些人說的那樣完全否定斯大林,例如在平反冤假錯案問題上,赫魯曉夫解放了幹部,卻有意識的忽略掉了死於那個時代數以千萬計的平民百姓,再比如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錯誤只追溯到1934年,此前的問題一筆勾銷,還為造成大饑荒的集體化運動辯護,認為是合理的有效的,當然,他也同樣把責任侷限在“一小撮人”,迴避了追究。

赫魯曉夫這樣做,部分出於當時的局勢,部分是他的私心,大清洗時代他瘋狂執行斯大林政策,得到了“恐怖製造師”的美譽,如果全面追究開來,他也脫不了干係。

但總體來說,他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否定斯大林,讓許多領域的改革擺脫了枷鎖,效果自然隨之而來,無論農業、工業,還是外交、科技,都在短短几年後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勃列日涅夫時代能夠與美國平起平坐,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最後補充一點:赫魯曉夫可能是有史以來對中國最好的外國領導人,正是他的極力要求,蘇聯才將原子彈及為數眾多的先進武器圖紙送給中國,還援建了大量工業項目,過去許多人將中蘇關係破裂的原因歸咎於他,還對他各種黑,有點忘恩負義。


日慕鄉關


我,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不好意思,名字有點長)雖然給世界添了不少麻煩,但我對蘇維埃社會主義蘇聯還是做過很大貢獻的。


怎麼?不相信?你們繼續往下看就明白了:

請允許我先做個自我介紹:

赫魯曉夫,1894年出生於俄羅斯南部一個叫卡利諾夫卡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讀了四年書,14歲時就進工廠,當了一名鉗工。

後來,赫魯曉夫不願當一名普通工人了,開始喜歡政治。

我再給諸位講講我的政治經歷,我也是一步一步爬,不,是幹出來的: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發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同年月29日,赫魯曉夫當選魯欽科夫蘇維埃主席。

1930年赫魯曉夫成為莫斯科最大的區的黨委書記。

1935年,赫魯曉夫被任命為莫斯科州委第一書記。

1934年,斯大林開始在蘇聯發起了大規模的"政治清洗運動\

盜墓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赫禿對於蘇聯有著非常巨大的貢獻,甚至可以說是蘇聯歷史上貢獻最大的領導人之一。

第一,赫魯曉夫堅持集體領導。

赫魯曉夫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批判斯大林的專制。

但赫魯曉夫不是同斯大林有什麼私人仇恨,而是藉此消除了蘇聯的一人說了算的制度。

斯大林時期,國家大事基本就是斯大林一個人說了算,其他人只能建議,無法決策。

然而,一個人就算再牛逼,終究也有失誤或者不擅長某件事的時候。

比如斯大林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錯誤的將蘇軍集結在邊境附近,導致迅速被德軍包圍殲滅幾百萬,蘇聯差點因此亡國。

而當時包括朱可夫等將領都指出部署的錯誤,要求將主力收攏到莫斯科附近,利用部分軍隊遲滯消耗德軍,最終像當年拿破崙一樣在莫斯科附近決戰,一舉擊潰疲憊的德軍。

但斯大林不採納,朱可夫他們的話連屁都不算。

此後,蘇聯就是集體領導制度,諷刺的是,這導致了赫魯曉夫自己被大家推翻,卻讓蘇聯保持了政治的穩健。

1958年,赫魯曉夫將中央委員會會議的人數擴大到數百多位官員。1962年,赫魯曉夫將省的黨委劃分為兩個平行的機制,它們分別負責農業和工業。這在某種程度上帶來管理上的混亂,但也避免權力的過度集中

在赫魯曉夫時期到蘇聯滅亡,蘇聯並沒有做出什麼重大的決策失誤,就連入侵阿富汗也只是保持10萬軍隊規模,而且打不贏就撤軍。

第二,經濟改革。

赫魯曉夫執政期間,嘗試對蘇聯的經濟,特別是農業進行改革。

雖然改革有很多問題,然而成績也是明顯的。

1951年-1955年間,蘇聯的糧食的年平均產量為3850萬噸。

赫魯曉夫改革以後,1961年-1965年間,年平均產量達到1.303億噸,增長近50%。肉類的年平均產量由570萬噸變為930萬噸,增加60%以上;奶類年平均產量由3790萬噸變為6470萬噸,增加70%以上。農莊莊員的生活明顯改善,1955年的平均月收入為25盧布,1965年達到51.3盧布。

工業方面,進步也非常明顯。

1951年-1965年間,蘇聯工業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0.7%。鋼的產量從3810萬噸增長為8500萬噸,煤從3.2億噸增為5.5億噸,石油從5280萬噸增為2.23億噸,電力從1340億度增為4590億度。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資從1955年的76.2盧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盧布。

第三,減少國家軍費開銷。

赫魯曉夫同美國搞緩和的目的,是為冷戰對峙降級,以避免蘇聯過於被軍事競賽拖垮。


1955年-1957年蘇聯單方面將軍事力量削減超過200萬人,1958年裁減30萬人,1961年赫魯曉夫宣佈繼續裁減120萬人的軍隊。這引起蘇聯軍界人士的極大不滿。

雖然裁軍,但關鍵武器發展仍然迅速。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史潑尼克一號,標誌著美國蘇聯太空競賽的正式開端。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進入地球軌道,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類,顯示蘇聯強大的國力和先進科技。

第四,外交緩和。

赫魯曉夫多次訪美,同美國建立了相對友好的關係。

赫魯曉夫甚至不惜同夢露晚餐,要求去迪士尼樂園,以降低美國民眾對蘇聯的反感。

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赫魯曉夫不惜丟面子,主動服軟,為軍事對抗降級。

在赫魯曉夫時代,美蘇對抗並不激烈。

赫魯曉夫曾公開暗示,蘇聯不會進行核大戰:核戰爭會毀滅全人類。

另外還有很多。

甚至,赫魯曉夫對中國也有很大貢獻。

據前些年已經解密俄羅斯檔案記載,赫魯曉夫不顧軍方堅決反對,決定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生產技術,幫助建立核工廠。從1957年末起,蘇聯開始履行協議,對華提供了P-2導彈作為中國導彈事業起步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湖南和江西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核實驗場,中國進入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新階段。


薩沙


赫魯曉夫對前蘇聯的貢獻主要在於經濟,他的“土豆燒牛肉”的言論可以說是流傳甚廣。

赫魯曉夫可以說是一位很出色的領導人。

他在1956年的蘇聯二十大的秘密報告中,對斯大林進行了全面的批評,並堅決實施了去斯大林化的政策,平反大清洗中的受害者,解凍蘇聯的文藝領域。

當然,這些舉措也引來了諸多爭議。但相較於斯大林時代的高度集中,赫魯曉夫的集體領導的方式,確實是別具一格的。

不過,說到赫魯曉夫的貢獻,主要還是在於經濟領域。

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很有一套,改善了蘇聯的經濟環境。

以工業發展而論,從1955年-1965年間,蘇聯的各項工業產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例如,鋼產量從3810萬噸增長為8500萬噸,煤從3.2億噸增為5.5億噸。

再說說工資的問題,1955年赫魯曉夫剛上臺的時候,工人的平均工資是76.2盧布,在1965年赫魯曉夫下臺後,增長到了104.2盧布。

這些都是硬性的數據,可見赫魯曉夫的改革在某種程度上的成功。

總的來說,赫魯曉夫對蘇聯是有貢獻的。


HuiNanHistory


赫魯曉夫曾是蘇聯最高指揮,執政期間爭議頗大。但公認的一點就是赫魯曉夫掌權不是偶然的,他是黨的方針的表達者。

中國百姓對赫魯曉夫最熟悉不過了,他曾訪問過中國並對中國發起的人民公社運動和大躍進發生過爭論,戲稱“蘇聯的共產主義是吃馬鈴薯燒牛肉,中國的共產主義是喝大鍋清水湯”。文革時稱其為“現代修正主義”。



在赫魯曉夫認為,這是幽默。但更多人實在不敢恭維他的笑話,以黑色幽默定義赫魯曉夫。自然,他也曾這樣幽默過英國首相麥克米倫,美國總統尼克松等等。

他的性情和他的幽默是一樣的,比如在聯合國的一次會議上,赫魯曉夫與一位代表爭吵起來。情急之下,赫魯曉夫脫下靴子,拿著靴幫猛敲桌子,高聲叫喊:混帳!你胡說!。

可以說自斯大林直到戈爾巴喬夫,更多人都是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蘇聯人民的,比如國家領袖這點,他們的最高指揮出身,幾乎都是草根出身,赫魯曉夫也一樣是烏克蘭貧農的兒子,地道的放豬娃。

有關他的貢獻大和還是破壞力大曆來眾說紛紜,但對於蘇聯人民來說,他的貢獻要大的多。

赫魯曉夫主張東西方緩和,以避免核戰爭。對外主張“三和路線”,即和平共處、和平競爭、和平過渡。

這樣的政治導向,使得赫魯曉夫執政期間成為蘇聯思想活躍的時期,經濟結構出現了明顯變化,輕工業品增加;提供了上千萬的免費住房,讓蘇聯知識分子得到了極大的尊重。還大量裁減陸軍和海軍。

在氫彈、航天等領域,領先美國,首先爆炸了氫彈,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並將人類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送上太空。



赫魯曉夫熱烈的衝擊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此舉震撼了世界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掀起了世界範圍的去斯大林化運動。

隨後,赫魯曉夫平反了近千萬人的冤假錯案,釋放了絕大多數古拉格中的政治犯。知識分子也從斯大林時代的恐怖中獲得解放。

他在任期間,蘇聯的政治氣候空前寬鬆,索爾仁尼琴等作家得以公開出版作品。

赫魯曉夫對普通群眾開放克林姆林宮,並取消了中央領導的“特殊供給”和官僚幹部的各種特權以及“特殊津貼”,深得民心。

他多次訪問美國等西方國家,雖說他的對外政策繼續美蘇核對抗,但他仍是冷戰期間的蘇聯主要領導人;第二次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等事件的主要策劃者。

赫魯曉夫對蘇聯的經濟的貢獻在於對農業進行改革,擴大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自主權(即允許農莊莊員擁有一定數量的自留地和飼養一定數量的牲畜);削減農業稅,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大規模開墾荒地和種植玉米。

赫魯曉夫還對工業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地方權力,卻沒能讓企業獲得獨立自主的經濟地位。

從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不到2年的時間內,赫魯曉夫控制了蘇聯局勢,到了1963年的時候,他已經萌生了退意。最終,蘇共主席團全體成員指責他的錯誤,以他年事已高為由,罷免了他。赫魯曉夫當時怒斥,自己所犯的所有錯誤當時都與在座的各位商討過,當時大家都是集體同意的。



1971年,彌留之際的赫魯曉夫問身邊的人,自己希望勃列日涅夫等人能夠回答,自己當初已經多次選擇了辭職,為什麼他們一致熱烈的請求自己留下來,1個月後卻罷免了他。蘇聯當局沒有給出答案,拒絕了他的提問,赫魯曉夫在遺憾中辭世了。

赫魯曉夫永遠相信勃列日涅夫等人對赫魯曉夫當時的評價:深沉、老練、文中、睿智。

但實際上,這四點恰恰是他缺乏的。正如赫魯曉夫認為自己說話的方式很幽默,但事實上任何都覺著是智慧的欠缺以及缺少教養的表現。

悠悠歲月

根據赫魯曉夫司機的回憶,他的生活非常的簡樸,一直希望能夠在莫斯科簡單的晚年生活。他在莫斯科有一處房產,住在老對手馬林科夫家的樓上,是6樓。他成為了蘇聯總理之後,才住進了國家為他準備的別墅。 值得一提的是,在勃列日涅夫之前,蘇聯歷任領導的遺產都非常有限,子女生活也比較清苦。

個人覺得,赫魯曉夫來自平民,骨子裡自然而然有種揮之不去的情懷,那就是偶爾在迷茫中尋找或選擇方向時出現的短路:正如有人讀歷史是或因為喜愛或需要或專業等等。但也有人讀歷史只不過是一種消遣或發洩而已,或存在挑戰傷害到乏味的狀態(本人屬於看完就忘),高分數低智能到遠遠不及趙括談兵的境界。

所以說歷史人物對後人來講尊重和感恩永遠是首位,銘記在心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情義。


火天諾


赫魯曉夫,繼斯大林之後的蘇聯最高領導人,在蘇聯存在的74年裡,從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等七位領導人在內,我認為只有赫魯曉夫才是最接近共產主義的人。

從他一上臺之後就就石破天驚的做了一次報告,這就是蘇共二十大會議,在會議上赫魯曉夫就把他已經去世的老上司斯大林披了個“體無完膚”,在各方面都逐漸消除斯大林的個人崇拜主義,逐漸恢復蘇聯國內的政治環境。

而且還為斯大林時期進行錯誤的政治清洗進行撥亂反正,為一大批人平反了,使得蘇聯的政治體制逐漸穩定。

赫魯曉夫在任做的最高明的一件事就是緩和了與美國的關係,進行經濟改革,在赫魯曉夫執政的十一年裡,蘇聯在經濟上覆蘇了,而且蘇聯的工業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工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業的進步,而且免費為戰後的平民百姓提供住房,深得民心。


在此基礎上還取消了政府高官的補助津貼,取消了政府官員的很多特權,雖然得到人民的支持,但是確失去了政治階級的信任。

所以很明顯,之後的赫魯曉夫被勃列日涅夫發動政變給架空了,然後蘇聯就開始了與美國的軍備競賽,然後蘇聯就被拖垮了。


這個歷史很正


在說起前蘇聯的一些領導人中,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二戰時候的斯大林了。只不過斯大林過於冷血無情,雖然他在二戰中為蘇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也是一個令人感到非常爭議的人物,斯大林之後是赫魯曉夫,赫魯曉夫的爭議事實上也不少。



赫魯曉夫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也為蘇聯做出了不少的貢獻,首先他採取集體領導的方式,避免了過去斯大林獨斷專行的方式,讓前蘇聯進入了正常的軌跡。這樣也可以避免少犯錯誤,因為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之前斯大林他獨斷專行,聽不進別人的正確的意見,導致二戰初期損失巨大。



其次,赫魯曉夫在外交上與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進行了緩和。之前斯大林和西方針鋒相對,使雙方時刻處在戰爭的威脅之中。赫魯曉夫很好的做出了和西方緩和,同時減少軍費開支,使世界趨向於和平與發展。在赫魯曉夫時代,美國和蘇聯的對抗還並沒有升級到後來的那種地步。



還有,赫魯曉夫上臺之後進行了經濟改革,改變了過去的斯大林時代僵化的經濟發展方式,使蘇聯經濟發展有了一定的起色,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總之赫魯曉夫雖然沒有當多長時間的蘇聯領導人,但是對蘇聯還是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個人就是抱著玉米大笑的可愛胖子,他在當政期間,改變了很多東西,也推進這蘇聯的進步,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他的貢獻:

第一,科技上讓蘇聯揚眉吐氣,在位期間的科技團隊,將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並圍繞地球旋轉,由此讓美國人感到恐懼,因為當時候對外太空的無知,美國一度以為自己的科技已經被蘇聯超越,我覺得這可能是蘇聯最為自豪的時候,甚至比研製出原子彈還自豪。

第二,大規模的裁軍,節約了社會資源,解放了勞動力,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因為二戰期間,蘇聯軍隊是世界最龐大的軍隊,這個龐然大物的開支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前進,而且人們一直生活在這種軍事氛圍下不適合發展經濟,當解放後,蘇聯的經濟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歷程。

第三,將政治權力分立,避免腐敗,讓權力與權力之間有了平衡制約,這個改革也讓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政府的廉潔。

第四,經濟方面,推行玉米運動以及提高了農產品的收購價,讓農民的收入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同時也得到了蘇聯人民的肯定。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小黃看歷史


赫魯曉夫對蘇聯有怎樣的貢獻?

赫魯曉夫上臺之初面臨的困局。

他剛掌權時面臨著巨大的困局和十分複雜的任務。國內專制的登峰造極,導致各種矛盾十分尖銳。農村越來越貧困,半數接近崩潰,糧食出現短缺;居民的住房問題越來越大,大多生活水平低下;數百萬人被關押在監獄和集中營、國家與外部世界的隔絕,秘密警察橫行,國內處於一片政治恐慌之中......

赫魯曉夫的貢獻:

01批判的個人崇拜、消除政治恐慌

赫魯曉夫為了推行改革,需要對斯大林的遺產有個清楚的認識:先要站穩腳跟,掌握權力;必須破除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赫魯曉夫在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上作《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裡面揭露了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的危害,對民眾的個人迷信帶來了巨大沖擊,接著又逮捕了貝利亞,使得斯大林時期嚴重破壞法制的不正常狀態不再重演,消除廣大人民、幹部的政治恐怖。

他還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據估計,在斯大林時代被關進集中營的有1200-1300萬人,赫魯曉夫從集中營釋放“政治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不可低估的。為了使蘇聯社會有安全感,赫魯曉夫對國家安全機構進行改組,並健全了司法制度,檢察機關的職權逐步得到。但在統治後期,他也犯了個人崇拜的錯誤。

02 推動了經濟理論的發展。

赫魯曉夫上臺之初就對經濟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前期還是有一定的效果,而在後期蘇聯的經濟有倒退的跡象。雖然改革不太成功,但他打破了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由他定稿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提出的經濟理論觀點的壟斷,儘管經濟理論的發展受歷史條件的影響,仍有很大的侷限性,但畢竟是對多少年來不容有半點懷疑的斯大林經濟理論的一次巨大沖擊。它的積極意義在於對東歐一些國家相繼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實行經濟體制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03動搖了官員的特權。

赫魯曉夫在政治領域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項就是就是取消官員的終身制,改為有限任期制。這動搖了大批官員的既得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官員的腐敗,這在當時來看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只是曇花一現,這項改革得罪的人太多了,赫魯曉夫被趕下臺與它有很大原因。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又恢復了官員終身制。


千尋史記


蘇聯曾經的領導人赫魯曉夫,

利用自己的領導權利,

舉蘇聯全國之力,

抹黑創造了偉大蘇聯的斯大林。

使蘇聯信仰混亂,

使整個社會主義陣營信仰混亂。

最終使蘇聯分裂,

社會主義陣營分崩離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