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聊斋之书生文登救人,享齐人之福,下


故事:聊斋之书生文登救人,享齐人之福,下


(书接上回)

女孩有一个妹妹叫颖姑,她偶尔从门前经过,无意间,她看见苦闷无聊的文生,正在镜子旁握笔习字,聊解寂寞之情。

颖姑站在门外,好奇地问道:“你也会读书识字吗?”

文生回答说:“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十六岁就开始在学宫读书,那有秀才不识文断字的道理。”

颖姑听了,失声一叹。

文生很好奇,便再三追问,她为何叹息。

颖姑这才答道:“我可怜你是个青年秀才,但是,死期已近,尚不自知。”

文生听了,吓得连忙跪地上,苦苦地哀求避死之道。

颖姑说:“我的父母都是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每次打算做事之前,都会杀一人,祭神开路,通常都是以我的姐姐为诱饵,名义上做夫妻,实际上一尘不染。”

“从我记事以来,看见登堂入室之人,不知道有几千几百了!今天晚上月黑风高之时,便是你的死期了。”

文生听了,吓的汗毛倒竖,他连忙磕头不已,拼命地求饶。

颖姑说:“我有什么能力救你呀,你要是想活命,还得求我姐姐。”

文生一听这事有缓儿,就问颖姑怎么办。

颖姑说:“姐姐能从床上遁逃,是因为在被褥下压了一通六甲符,上面缠有灯笼穗的绿丝绦三十六缕,你把它偷走,和姐姐成就夫妻之实,再以情义哀求她,便可免去一死了。”

文生千恩万谢后,颖姑才悄悄离开,接着,文生仔细搜查后,果然如颖姑所言,找到一个六甲符,他急忙将符丢在窗外。

入夜后,女孩又来了,文生等他换装后登床,他便悄然而出,女孩见了,便察觉到问题所在,她暗自啐道:“死妮子多舌,败坏了我的好事,也罢,这也是天意。”

于是乎,二人便没羞没臊地在一起了,一番云雨之后,文生跪在床头,求女孩放过自己。

女孩羞红着脸道:“你我已是百年好合,妾身自会生死相随,何须夫君说?”说完,女孩找来一只公鸡,将它拴在一个木杖上。

她把木杖交给文生,然后,嘱咐道:“你拿着它往北走约三十里,等它打鸣的时候,把它丢下,再走二十里后,就等着我来你相会,然后,咱们一起走。”

文生依照女孩的嘱咐就出发了。

女孩假装很慌张跑出来,把文生逃走的事,告诉给父亲。

她父亲顿时大怒,马上就要去追,女孩却说:“外面夜黑难寻,追的话恐怕很难找到,不如用飞剑斩杀他。”

父亲同意了女儿的主意,然后,他站到院内,把剑掷了出去,飞剑应声而去,犹如白练一般,几乎是一瞬间,电光一闪,宝剑坠地,剑刃之上涔涔血痕还是湿的。

当时,文生出了北门,走了大约三十里,木杖上的公鸡大叫,他急忙把它丢在地上,就看见一道白光闪过,公鸡便没了动静。

他又急忙赶了二十余里路,此时,他已经是筋疲力尽,就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就在这时,他看见空中有一只云鹤落下,女孩就坐在它的背上。

女孩从鹤背上下来后,她一招手,云鹤敛去,竟然化为一只纸鹤,然后笑着对文生说:“大劫已过,咱们回家吧。”

文生听了,还是有些害怕,他问道:“你父亲若是再来呢?”

女孩说:“旁门左道的法术,最长的作用半径也就五十里,现在,他已经鞭长莫及了。”

等到天亮之后,二人联络而行,没几天,他们就返回了武康老家。

到家后,文生便在家里读书,闲暇的时候,就和妻子玩藏阄的游戏,只是,他一次都没有赢过。

一天,有一个女子闯进他们家,二人一看正是颖姑,便问她怎么跑来了。

颖姑回答说:“自从姐姐走后,父亲便让我代替你,我不同意,就被男女混合双打一番,没办法,我才乘着他们去参加天魔会,偷偷溜之乎也。”

说到这,她可怜兮兮地望了姐姐一眼,然后继续说道:“想来我也无处可去,又不想流落街头,就投奔姐姐姐夫来了。”

姐姐听了很高兴,旁边的文生,却出声问道:“姨妹来了好是好,不过,长期居住的话,还是有着诸多不便的。”

文妻听了,笑着说:“我们姐妹本就无猜,你也应该报妹妹救命之恩,何不效仿娥皇女英?”说着,她把自己玉簪取下来,给自己的妹妹戴在了头上。

颖姑连忙羞赧地躲避着,她说:“我来就是为了寻一处安身之地,怎么敢有非分之想?”

文妻再三相劝,颖姑才同意了。

就在这时,有一个老道从外边走了进来,他笑着说:“我说能寻到好姻缘的话,现在应验了吧?”

文生一看,连声道谢。

一旁的两女见了,相互望了一眼,惊讶地说道:“你怎么和我父亲的师父一样呀?”

道士说:“我本来就是,你们的父亲修仙不成,便沦为旁门左道,还借我教的飞符遁甲诸术,行打家劫舍之事,我多次训诫,都不思悔改,早晚会被翦灭的。”

说着,老道慈悲地望着二女道:“因为想到你们是无辜之人,也要遭到横祸,便引文郎前去,做你等入幕之宾,救你们脱离苦海。”

文妻问:“我父母是否安然无恙?”

道士脸上闪过一丝惋惜之色,道:“此刻,恐怕已经授首了。”

二女听了,不由得大哭起来。

道士断然道:“恶有恶报,你们哭什么!”说完,他拂袖而去。

后来,文生去偷偷打听,果然是在同一天,二女的父母被官兵逮捕,当场被处死,他更加相信老道是神仙了。

正所谓:化人城里,不少魔关,然鬼母儿孙,终入大菩萨莲花钵底。

一日回头,同依道岸。二女之得脱,是借仙家妙指,而离佛门苦劫者。

行险侥幸,今古有几人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