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的難嗎,你們是如何考上高中的?

此菇涼很憂傷


中考如果要上考上重點高中,應該還是有一定難度,要想考上好的重點高中就更有難度,必須付出很多的努力。


第一,先說說近幾年帶班的中考上重高人數情況,從中可以看出上重高的人數比例,反映出中考的難度較大。

初2015級5班總共65個人,中途走掉5個人到初三畢業考試的時候60人參考,考上重點高中27人。

初2016級3班總共56個人,最後考上重點高中22個人。

初2017級3班,總共60個人,最後考上重點高中24人。

初2018級8班班級總共53個人,最後考上重點高中18人。


第二,好的重點高中和差的重點高中,差距也非常大。

像我們縣城有三所重點高中,縣一中:國重點中學,縣二中:省重點中學,縣七中:市重點中學。縣一中的分數線基本上在480分左右,縣二中的分數線一般在420左右,縣七中的分數線一般在360左右,也就是說最好的和最差的錄取分數線就差了120分。

第三,要想考上重點中學,首先語文數學外語等主科要好,考上好的重點中學就更容易一些。


本人2003年初中畢業,當時我們班上一共有70多個人,然後考上重高的人數40多,其中接近20個人考上了縣一中。

至今我還記得我的中考語數外的成績,語數外的分值在中考當中也是比重最重的,打折之後各佔110分,a卷100分打折60分,b卷50分。當時英語考了98+36,數學考了100+38,語文考了67+26分。

當時考上縣二中省重點中學,錄取線450分,我478分,超過錄取線28分。

記得當時理科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特別是數學,就是把書上的每一個例題和課後的習題全部搞懂,吃透,也就是說教材是基礎,很多中考題都是通過書上的經典例題和習題變式而來的。


現在很多學生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教輔資料氾濫的情況下,沒有吃透教材的例題和習題,就盲目的去進攻參考書上的難題,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至今都還記得很多重要的數學知識:轉化的思想,等量代換的思想,分割思想,整體帶入的思想,添拆項,配方法等。


文科方法:抓主幹框架知識,抓目錄,提綱挈領,學會把厚書讀薄,薄書讀厚。

背書就應該達到,通過看目錄看主幹框架知識,就能夠回憶起整本書的內容,就是把薄書讀厚。

反過來厚書讀薄,就整本書背下來之後,一下子能夠抓住主幹知識,知道每一章每一節的大體的知識點是什麼。

諧音記憶法:比如馬克思誕生於18 18年5月5日。可以這樣記憶,一巴掌一巴掌嗚嗚地哭。

順口溜記憶法: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過電影式回憶法:看章節大標題,逐漸回憶所學內容,想不起,再翻書。安史之亂髮生於755年,逐漸回憶人物,地點,歷史影響。

相互問答法:一個人記憶本來就枯燥,不如同學之間相互提問,有互動,記憶深刻。

記憶地理省會城市和簡稱:34個省級行政單位,隨意抽問,找有特色的省份:比如面積最大省份新疆,烏魯木齊,最早看見太陽省份,這樣抽問更形象,易於記憶。

小冊子瑣碎記憶法:

買一個小冊子,把英語單詞,語文的詞語,歷史時間地點人物,政治的概念,物理化學的公式定理推論,提前把它寫在小冊子上,充分的利用下課的時間打翻排隊的時間等零碎的時間記憶,反覆的看,反覆的記。

一分鐘或者幾分鐘學習競賽法:

學生但凡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我經常讓學生背誦一首短的古詩,5分鐘的時間背誦,一分鐘的時間默寫,前幾名默寫全對的有獎勵。無論是多麼調皮搗蛋的學生,一分鐘或幾分鐘的注意力是有的,為了取得成功,為了贏得比賽,他也能夠認真的學習,集中注意力,讓他找到學習的成就感,促進孩子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