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傲丞相蓋蘇文手握高句麗"一手好牌",為何最終被"王炸"?

《新唐書》有云:“高麗,本扶餘別種也。”

高句麗的建國者高朱蒙本來是扶餘國王族的成員,當時扶餘王族內部鬥爭不休,高朱蒙被迫向南邊逃亡,從而於公元前37年在現在的遼寧撫順新賓縣永陵鎮南建立了高句麗國。

高句麗國的名稱在歷史上有過兩個,一個是公元五世紀之前的“高句麗”,一個是公元五世紀到公元七世紀滅國這段時間的“高麗”,然而在公元十世紀時由新羅人王建又建立了一個高麗王朝,為了方便區分,我們稱由高氏統治的王朝為“高句麗”,由王氏統治的王朝為“高麗”

高句麗在歷史上也曾輝煌壯大過,然而到了末期,各貴族勢力與王權勢力爭鬥不休,最終竟導致國家滅亡。

說到貴族勢力,這裡面就不得不提到蓋蘇文這位高句麗的“丞相”以及因他而產生的高句麗“三次內訌”,在著名的“三次內訌”中,正是最後一次直接導致了高句麗滅國。

高傲丞相蓋蘇文手握高句麗

一:泉氏家族的興起

1.隋麗戰爭。

隋朝末期,隋煬帝楊廣大施暴政,為了四處征戰大肆征斂,是以,從隋煬帝於公元612年第一次出征高句麗開始,隋朝就開始爆發農民起義,時至第三次出征高句麗之時,隋朝內部早已破敗不堪,當時為了隋麗戰爭而召集的士兵大半都沒來,不僅如此,就連好不容易徵召而來的士兵也瘋狂地逃跑。

《資治通鑑》有云:“帝行幸涿鹿郡,士卒在道,亡者相繼。……叛軍者以釁鼓,亡者亦不止。”說的就是在隋煬帝親征高句麗的路上不斷有士兵逃亡,就算後來殘暴地將所有被抓到的逃跑者斬殺,用他們的血塗在行鼓上都沒能阻止越來越多的人逃跑。

彼時,隋朝不濟,若是高句麗有能人能抓住這個機遇對抗隋朝,他自然就能成功上位。這個能人就是蓋蘇文的高祖,泉之遊。

2.泉氏一族的興起。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時的隋朝之於高句麗正如“瘦死的駱駝”之於“馬”,即使隋朝因為隋煬帝不顧民生屢施暴政,但他的實力還是要遠大於高句麗的。但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高句麗對隋朝採取的政策始終未曾軟弱過,就算有時迫於形勢假降,但最後往往會恢復成強硬姿態,拒不入朝,死扣俘虜。

能讓高句麗在隋煬帝多次出征的情況下依舊保持高傲姿態的正是蓋蘇文的高祖,泉之遊。而正是因為泉之遊抓住了這次機會,從而讓泉氏一族成功問鼎,甚至於世襲高句麗權力頂峰——大對盧。

高傲丞相蓋蘇文手握高句麗

二: 何為高句麗“丞相”

1.高句麗職官體系。

《周書》卷四十九有云:“高麗者,……大官有大對盧,次有太大兄、大兄、小兄、意俟奢、烏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屬、仙人並褥薩凡十三等,分掌內外事焉。”

從上文可以看出,在周朝時,高句麗官分十三階,最高一階為大對盧。

從周到唐,歷經各朝各代,高句麗的官制幾經變化,有時劃分為十三階,有時又劃分為十二階。然而不管官階如何劃分,大對廬的地位卻始終排在第一。

2.高句麗“丞相”之位的變遷。

從前文中能看出,高句麗的“大對廬”一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正對應於我國古代“丞相”一職。

《舊唐書》有云:“大對盧,比一品,總知國事,……但王但閉宮自守,不能制御。”翻譯過來就是“大對盧”一職總攬國事,而他們的大王卻閉宮自守,完全無法控制朝政。“大對廬”一職權利範圍由此可見一斑。

高句麗的“丞相”一職從開始的“大對盧”到“大對廬”,再到“吐捽”,以及最後的“莫離支”,其權利從未降低過,甚至到蓋蘇文殺了當時的皇帝高建武自立為莫離支後,這一職位的權利到達了頂峰。

高傲丞相蓋蘇文手握高句麗

楊廣

三:為何高句麗“丞相”竟導致滅國

1.泉氏家族大權獨攬遭群憤。

《三國史記》有云:“蓋蘇文,姓泉氏。自雲生水中,以惑眾。……其父東部大人大對盧死,蓋蘇文當嗣,而國人以性忍暴,惡之不得立。蘇文頓首謝眾,請攝職,如有不可,雖廢無悔。眾哀之,遂許。”

蓋蘇文,姓泉。自己放話說自己生於水中來迷惑眾人。他的父親東部大人兼大對盧死了,本來應該輪到蓋蘇文繼任,但國人因為他性情暴戾而討厭他,不想讓他繼任。蓋蘇文就只好向大家磕頭,請大家同意讓他當大對盧。如果到時候當得不好,就算把他廢了他也毫無怨言。

大家可憐他,於是就同意了。這次因蓋蘇文繼任“大對盧”而產生的內訌即為“三次內訌”的第一次內訌。

從這裡能看出來,從泉子游傳到泉大祚,再到泉蓋蘇文這一輩時,反對

泉氏一族的人已經到達了一個小高峰,這群人現在缺的只是那最後一根稻草。

面對這種情況,蓋蘇文上位後不僅沒有收斂行徑,反而變本加厲。他的鐵血統治成功引起第二次內訌。

《三國史記》記載:“諸大人與王,密議欲誅,事洩。蘇文悉集部兵,若將校閱者,並盛陳酒饌於城南,召諸大臣共臨視。賓至,盡殺之,凡百餘人。”這裡說的是高句麗大王高建武和其他大人密謀殺蓋蘇文。

然而事情被蓋蘇文知道了,於是他集結自己的部隊,以盛會為名召集所有密謀殺他的人前去赴會,等賓客都到了後就全部殺掉。幾百個人殺光後,他又一路衝進宮殿殺了大王高建武,砍成數段扔到溝裡,接著立高建武的弟弟高藏當大王,自己當莫離支。

經過蓋蘇文這一通行徑,記恨泉氏一族的人越發多,他們全都在等待一個一擊制勝的機會。

高傲丞相蓋蘇文手握高句麗

2.周邊勢力虎視眈眈。

唐太宗曾對出使高句麗的使節說:“高麗地止四郡,我發卒數萬攻遼東,諸城必救,我以舟師自東萊帆海趨平壤,固易。然天下甫平,不欲勞人耳。”李世民的意思很明顯,高麗方圓不過四個郡的大小,我把他打下來是很容易的,然而天下才剛剛平定,不想勞民傷財。

在高句麗的旁邊還有百濟和新羅兩個國家,這三個國家中

新羅最弱,高句麗最強。三個國家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但大多時候不是百濟聯合高句麗欺負新羅就是高句麗同時欺負百濟和新羅,無論是哪種,新羅總是最慘的那個。

然而,新羅的大王很聰明,他每次都會按時向唐朝進貢,所以當他被百濟和高句麗欺負得很慘時,他就會向唐朝求救,說百濟和高句麗攔了他通往唐朝的路,讓他沒有辦法按時進貢,對此,唐朝出於幫助新羅以及威懾高句麗和百濟這兩個原因,他每次都會派遣將士前往,或武力幫助或政治幫助。

而高句麗攝於唐朝盛世,往往會在唐朝使臣過來後稍稍收斂一陣子,等過一段時間後再故技重施

與唐朝多次的交戰使高句麗大失元氣,在公元660年,新羅再一次上報唐朝,說百濟多次侵略新羅,請求救援。於是唐高宗李治派蘇定方大將軍和劉伯英將軍率十萬軍隊討伐百濟。這次戰爭讓百濟徹底投降,沒有了盟國的高句麗頓時陷入孤立境地。

高傲丞相蓋蘇文手握高句麗

3.兄弟算計引外援慘致滅國。

面對外有強敵,內政又不穩的雙難境況,蓋蘇文雖然知道自己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也無能為力。他臨死前告訴自己的兒子們一定不要聽信讒言,兄弟之間要互相信任。

然而那些被他的暴政壓迫已久的人怎麼會輕易放棄呢?蓋蘇文他們鬥不過,現在這幾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難道還鬥不過麼?

那些蓋蘇文的往日仇敵們各自埋藏於他兒子四周瘋狂挑撥離間。蓋蘇文一共三個兒子,長子泉男生繼承他的“莫離支”一位,次子泉男建和三子泉男產負責輔佐泉男生。

收到蓋蘇文臨終前叮囑的三個兄弟在一開始的時候互相非常信任,泉男生繼位後,只匆匆將內政交給弟弟們就立馬到周邊諸城巡視,去鎮壓那些反對他們泉氏家族的勢力。然而,好景不長,埋在他們周圍的那些地雷經過漫長的引燃引線,最終爆炸了,泉男生三兄弟開始互相懷疑。

泉男生先聽信讒言派人暗殺弟弟,然而暗殺的人剛到邊界就被全男建抓了,憤恨之下,泉男產擁護全男建自立為莫離支,兩兄弟共同討伐泉男生,泉男生驚懼之下竟然選擇向唐朝求助,這下,泉男生終於成功引狼入室。

公元668年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徹底被大唐平定,高氏句麗國自此不復存在。

高傲丞相蓋蘇文手握高句麗

四:總結

高句麗晚期,王權過於落魄,而霸佔高句麗“丞相”一職的泉氏一族又過於霸道,在外有強敵時絲毫沒能穩定內政,反而一再強勢執政,引發眾多貴族不滿,這顆炸藥自蓋蘇文時埋下,到他的兒子泉男生那徹底爆炸,成功產生了“三次內訌”的最後一次。而正是這次內訌,讓高句麗最終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