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拜山几个村子同姓一起祭拜入乡祖?

江南柳月


南方山多,较北方稳定。有的确实是同一祖先繁殖分家的。有的是同姓氏归合的。有的不知道祖先是谁自认的。这事明朝之前的人才知道,少数清朝才有家谱。现在都认为一个祖宗了,只能基因测定,判定真假了。


我是甥姓


拜山,是广西梧州地区和贺州地区的农村,对清明扫墓的叫法,有的地方别的地方不知道没有这样叫。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像我√这里把清明扫墓叫上坟。

拜山,在广西梧州那里,是不限清明那两天的,是可以从清明一直持续到立夏前一天。我娘家是姓吴,在当地,是一个大姓,好几个镇的吴姓都是同祖的,但底下又分了好多“房”,“枝"等。清明那天,他们从不曾改变的,都是祭拜最老的那位祖宗,一般还会请法人去念法祭拜。附近的坟,当天会一起拜,不过是普通的扫墓,不会念法。中午吃清明餐的时候,据说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以前都是一家去一个男的,现在也有少量女性去了。)没空的人家也可以不去,就不用交吃清明餐的钱,但要交香火钱。(有饭吃的祭拜也叫吃清明会)。

接下来的日程安排,都是负责的人订好,其他跟上就可以了。就这样,从最老的祖宗祭起,一层一层往下祭,也要吃很多次的清明会。自己家的墓,只能找空闲没有集体祭拜那天进行。所以有些人,因事或因下雨天担搁,真的要赶在立夏前一两天才能完成拜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满意请关注我吧,我是个快乐的农民。


快乐农民小吴


拜山是我们二广人用于清明、重阳二季拜祭先祖的用词,入香祖与大家一起有份的祖坟我们统称众山。秋季祭祖在秋分后即可拜山,大部分人都是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去拜山,这二年我倡议我老家的李氏家族每年的十月二日为拜众山的日子,由于众山祖坟较多且有不集中,我们会分三小队人进行,一天就可以拜完,十月三日后可以拜自己的私山。这样我们的家族都知道每年十月二日为拜众山的日子,晚上大家一起聚餐饮酒,这样既弘扬了家族文化又增加了大家的凝聚力。






三六大胜


祭拜祖宗,缅怀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水有源头树有根,人总要知道自己根从何起,祖先是谁。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后来逐渐的向东,南以及世界各地发展,形成了现代世界各地都有华人分布的局面。

晋代以前,南方的湖泊、河流较多,人烟稀少。由于西晋永嘉之乱引起各少数民族独立,形成了南北对峙,战乱频繁的局面,华夏子孙遭受了沉重的灾难。人们为躲避战争而大举南迁,后來又几经迁徙,在南方广大地区挽院筑坝,开荒垦田,安居了下来。经过几百上千年的生息繁衍,人口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姓氏家族基本生活在某一地方。

每年的正月,农村人都习惯上坟祭祖,有祠堂的还要到祠堂拜祭。祭祖时有的三五成群,有的队伍庞大。队伍庞大的一般都是人丁比较兴旺的家族,他们祭祖往往伴随着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舞龙舞狮,非常热闹,不得不说这也是农村的一道风景。这是一个姓氏的人在一起祭祖,有时候还有几个甚至很多姓氏的人在一起祭祀他们共同的祖先。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华人都纷纷来祖国家乡祭祖,缅怀自己的先人,祭祀炎帝和黄帝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很多人到一起祭祀先人,可以让大家知道自己与那些人是同一祖先的后裔,对同胞有一定的凝聚作用。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捐款捐物支持祖国,为支持祖国抗日很多人省吃减用,很多人为筹款筹物四处奔波。这次的疫情也是一样,各地华人捐款损物,呐喊加油,其情景感天动地,振奋人心。这就是很多人在一起祭祖的真正意义。


开拓的世界491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也是南方农村人。

拜山这个词语可能有些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拜山就是扫慕祭祖你意思,我们这里就是叫做拜山。拜山时间一般是清明前后,也有在九月重阳这段时间拜山的。

南方人非常重视宗族兄弟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大小事务都是宗族兄弟们互相帮助。

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入乡祖。入乡祖就是第一个来这个地方开基立业,开宗立派的祖先,然后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生息繁衍,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宗族。这个宗族的人就叫那个祖宗为开山祖。

南方拜山祭祖是很隆重的,可以增加宗族兄弟之间的情谊,也是一种对自己的祖宗感恩缅怀的活动。

一个宗族小的有几十几百人,多的有几千上万人,每个人身上流淌着共同的血液。所以到拜山的时候就聚集在一起,远的近的甚至在海外的兄弟都会赶回来拜山祭祖,场面非常隆重。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派总是同源。缅怀自己的祖先感恩自己的祖先也是一个传统,一种美德。

祝你快乐开心。





旺哥哥777


我们村一世祖明末清初定居现址,到现在已经繁衍十九代两千多人,两兄弟其中一个后来又迁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博白县,地址不详,不知是否有后。博白县黄氏兄弟可留意家族祖先是否有冯仁公冯监公,具体情况也许有出入但名字不会有错,我们立有牌位建有坟塚每年重阳节祭拜。


沃德田拉莫帥230144882


南方的姓氏,是聚族而居,一个始祖迁徙到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繁衍出的子孙后代,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但是到了清明,所有分枝出去的子孙后代,都会不约而同的,回到祖宗的开基地祭拜,这就是宗族。水有源,木有本,一个姓氏,一个宗族,同拜一个祖宗,世代生息繁衍


广府易成子一休


00

尊事实回归常识别双标

刚刚

南方人大多数人都有移居经历,而且近二百年移民活动很活跃,都是为寻找有田有地可耕的地方避难谋生,移民大多数沿着河流丶古驿道或者海路迁移,到了某地之后就近散开拓荒开田定居,最初南方人口稀少,后来人越来越多,便有了集体宗族的活动出现。


国史正源


中国有百家姓,有些理解不同,其实中国现在远远不止百姓了,而是N多姓,一个姓有一个宗族,有的发展大,有的发展小,形势不同,族性不同,传统文化,只知父姓,不知母姓。人生在生活过程中往往都是父姓与母姓产生予盾而发生分争,打斗,流血事件。社会都是父姓和母姓的共同体,可以有族姓观念,但不能有高低,上下,富贫之分。静思?愿人人都有平和心。





用户徐g华3246


因为同宗同源,同个祖宗的后裔。比如我祖先的后裔先后创立十八个乡,在本地是一大姓,人口众多。每年清明各村各派代表扫墓祭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