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吗?

如一凡夫


放射治疗与手术一样属于局部治疗的一种手段,更有部分技术被形象的称为“X-knife”,伽马刀。其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是通过利用各种射线、粒子等经过部分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而达到肿瘤,从而使肿瘤缩小或消亡。有些早期癌症甚至可以通过精准定向放疗而根治,虽然它是一种局部手段,但其照射野中累及的正常组织仍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无明显放射部位差异性的放射反应:

1. 血象降低 血细胞属于快速增殖细胞,且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寿命短,因此在放射治疗早期就会出现白细胞的降低,血小板相对稍晚,红细胞最晚。放射线引起白细胞低于3x10^9/L时,一般给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生白治疗,当其低于2x10^9/L时,需考虑暂停放疗,当然如果照射野面积较大或射野内大量造血部位,例如照射扁骨、胸骨等,则需依据患者情况考虑暂停放疗时机。放疗引起血小板低下相对出现稍晚,当血小板低于70x10^9/L需考虑暂停放疗,当然如果照射野非常小,或照射颈部,四肢软组织,相对血小板影响小者,也可继续放疗。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升小板药物治疗及补充营养等,但血小板相对增生周期长,其恢复较慢。

2. 放射性皮炎 放射线经过皮肤可导致放射性皮炎,医生会要求患者通过穿棉质衣物、暴露放射野皮肤、避免搔抓、摩擦及涂抹刺激性物质等进行防护。如果出现1-2度的放射性皮炎,可有皮肤干燥粗糙、色素沉着或皲裂等表现,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外用皮肤保护剂。当出现3度放射性皮炎,一般出现于皮肤累积剂量达50-70Gy,可表现为水泡及溃疡,此时需停止放疗、局部消毒避免感染,外涂含维生素B12的药物等。应注意防范3度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并积极治疗以防产生永久性溃疡。

3. 此外,放疗期间患者会觉得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等,对于此类不适,临床上一般无有效干预措施,建议患者可进食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平时多吃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与放射部位有关的表现:

1. 头颈部 鼻咽癌、上颌窦癌、喉癌等局部放疗会引起口腔黏膜反应、急性腮腺反应、放射性龋齿,甚至放射性脑脊髓炎等。黏膜反应常成为头颈部肿瘤患者耐受并完成放疗的挑战。很多头颈部肿瘤患者,自放疗2-3周起至放疗结束后一月,口腔黏膜均会充血、糜烂、溃疡,重者可以出血并伴发局部感染,剧烈的疼痛不适持续时间长,同时疼痛、溃疡又导致肿瘤患者进食障碍,营养素、维生素的摄入减少,导致局部创面愈合延迟,产生恶性循环。因此虽然头颈部肿瘤经放疗后疗效确切,但仍有部分不能承受这份痛苦的患者放弃了治疗。口腔糜烂、溃疡十分痛苦,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口腔卫生、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提前使用黏膜保护剂等推迟该反应发生的时间,后期溃疡引起进食障碍者,应注意营养的支持治疗、促进创面修复,如伴有感染抗炎治疗也不可或缺。

2. 胸、腹部肿瘤 食管癌 、肺癌、肝癌等肿瘤,放射治疗可累及局部食管、胃引起进食痛、恶心等消化道不适,照射野累及气管、肺,可引起咳嗽、咳痰等不适。临床上对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经抗生素、激素等抗炎治疗后一般症状可明显改善。对于部分恶心、呕吐患者,如果是散射线所致,可以重新调整射野,以减少因此原因造成的患者不适。如果不可避免,可行止吐、护胃药物对症治疗,饮食上可进食温、软食物,避免辛辣刺激。

3. 盆腔肿瘤 直肠癌、宫颈癌等照射盆腔肿瘤或淋巴引流区,不可避免的会对进入肠腔的肠管、直肠、膀胱等造成损伤,可表现为里急后重,血便、黏液便,尿频、尿急等不适。对于放射性直肠炎主要予止泻药物盐酸洛哌丁胺止泻治疗,并注意补充水电解质。此外注意排除肠道感染。膀胱的局部刺激症状,可多饮水 ,严重者抗生素及激素抗炎症状可很快消失。

以上是放疗期间可出现的一些急性反应,其反应的轻重、缓急常与照射的方式、照射的部位、剂量及个人敏感等相关。因此,如果治疗期间出现不适反应,应积极与主治医师沟通,积极处理最大化减轻反应,以利于放疗的完成。


胡洋


放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约65—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整个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有些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单纯放疗根治,如早期头颈部肿瘤、早期肺癌、部分淋巴瘤和前列腺癌。因此放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放疗的副作用也给许多肿瘤患者带来了困扰,而且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部位不同,其副作用的表现也不同。下面为您详细阐述。

接受放射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变化(因为射线需要通过皮肤进入肿瘤部位)、发热和疲劳。

另外,根据所接受治疗的部位不同,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泻、口腔疾病、恶心呕吐,和泌尿系统反应,比如放射性膀胱炎等等。

皮肤损害

放射性皮肤损害是放疗中和放疗后经常遇到的问题,好发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皮肤薄嫩和多皱褶的部位。

表现为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烧灼和刺痒感时,可涂抹0.2%冰片淀粉或消毒干燥的滑石粉,在此期间患者应将放射野内皮肤暴露、透气并保持干燥。照射部位的皮肤尽量少涂抹肥皂,不要用力搓擦挠抓,以免加重局部皮肤的损伤。放疗前后照射区域要避免阳光照射,避免蚊虫叮咬和碰撞破损等

出现充血、水肿时要注意局部保护,避免出现破损,如果出现渗液、糜烂时,可以暂停放疗,如果有感染情况,一定要马上告诉医生,及时处理。要保持患部清洁,严防感染,可用庆大霉素、康复新湿敷后行暴露疗法,可起到抗感染、消除炎症、水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的作用。也可涂紫草油、禁止使用酒精擦拭。当感染较重时,可使用抗炎药物。总之照射区皮肤的颜色改变和炎症反应为正常的放疗反应,合理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疲劳

放射治疗导致的疲劳分为轻度至重度不等。许多人将疲劳描述为感觉疲倦、困乏、无力、四肢沉重、行动缓慢。接受放疗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疲劳。

最后一次放射治疗后,疲劳可能会持续六周至一年。有些人可能总是感到疲劳,不像开始放射治疗前那么充满力量。

应对放疗产生的疲劳,可尝试每晚至少睡八个小时;规划时间进行休息,活动间隔进行短暂休息;尝试通过冥想、祈祷、和缓的瑜伽、想象来减轻压力。同时注意营养补充,适当增加高蛋白,高能量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向医生进一步咨询,医生会针对可能引起疲劳的疾病建议接受相关治疗,如贫血(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抑郁症或睡眠障碍。

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消化道或者胸部、腹部放疗后的恶心、呕吐是放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黏膜损伤等引起的,头部放疗后因为水肿等造成的颅内高压也很容易出现恶心和呕吐。出现这类症状时,应注意卧床休息,饮食方面要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过甜、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口服维生素B6等药物也可减轻恶心。

厌食是放疗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的一种副反应,可服用维生素B6及助消化药和开胃药,也可选择食用开胃食品,如山楂、陈皮等。

发热

放疗过程中发热的情况时有发生,原因有多方面。放疗本身造成的组织损伤,尤其是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可引起低热;放疗毒副反应引起的血象下降、免疫功能减退,也易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热,使用化疗或其他免疫增强药物等,也可造成发热加重。因此出现发热时,应首先明确原因,以便正确处理。

发热后可视程度不同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低于38℃的发热,可不用退热药物,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促其排汗、排尿,多能耐受并稳定至正常。如体温超过38℃,引起明显头痛或全身不适,应咨询主管医生,是否需使用退烧药物,待进一步明确发热原因后再做相应处理。如体温持续升高达38.5℃以上,应暂停放疗,稳定病情,静脉输液给予支持,必要时应用抗生素、维生素及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象下降

患者接受放疗时,造血系统受影响导致全血细胞下降,如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并有一定的危害,如患者自觉全身乏力,易导致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如有出血倾向,还可导致内脏、颅内出血致死亡。因此放疗期间应每周检查血象一次.

如白细胞低于3.0×109/L,和/或血小板小于70 ×109/L时应时需要提醒患者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如果白细胞低于2.5×109/L,或者血小板低于6×109/L,会暂停放疗,并进行对症处理(对下降明显者,应选用升高血象的药物;重度白细胞下降可应用粒细胞集落因子;严重者需要输血),血象恢复后再开始放疗。

另外,放疗中应加强饮食营养,促进造血功能,减轻放射线对骨髓的损害。食物宜高维生素、高蛋白。白细胞下降明显者其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合并细菌、病毒感染,应注意预防。有血小板减少者,应注意有无出血倾向,防止各种损伤,预防出血的发生。

口干牙痛等口腔反应

头颈部放疗病人由于受照射部位和照射范围的影响产生口腔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副反应。当放疗达到一定剂量时口腔唾液腺、牙床血管及牙骨髓受到损伤,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引发感染,表现口干、牙痛、牙髓炎、口腔粘膜水肿、口腔溃疡等。

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辣或粗糙食物如生蔬菜、干爆米花、坚果;不要吃喝非常热或冷的食物;不吸烟、不饮酒,因为烟酒会加重口腔疼痛;吃无糖糖果或咀嚼口香糖可保持口腔内湿润;用汁或酱湿润食物,有利于吞咽。另外,患者应多注意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和刷牙,牙膏可选用些含氟牙膏。放疗后2年内应尽量避免行拔牙等,以避免手术创伤诱发或加重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生。

泌尿系统和膀胱变化

接受盆腔区域照射的患者可能出现泌尿系统和膀胱的疾病,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急;膀胱炎;尿失禁等。

泌尿和膀胱疾病通常在放射治疗三到五周后开始。大多数症状会在治疗结束后两到八周消失。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多喝水,每天喝6至8杯水,保证您的尿液颜色为无色至淡黄色;避免饮用咖啡、红茶、酒精等,远离烟草制品。

如果出现尿失禁,请告知医生。医生与物理治疗师会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治疗师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善膀胱功能。如果患者的症状是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给抗生素;其他药物也可以帮助排尿,减少灼痛感或疼痛,并缓解膀胱痉挛。

腹泻

对骨盆、胃部和腹部的放射治疗可导致腹泻,这些区域对于治疗肿瘤的放射剂量非常敏感。

发生腹泻时要注意:

1. 尽量多喝水。脱水是由于身体内大量水分流失造成的,严重的腹泻会导致脱水,可能非常严重,需确保喝足够的液体以缓解该症状。

2. 少食多餐。许多人发现如果每天进食5-6次,每次进食少量食物,而不是三次正餐的话,他们会吃得更好。

3. 低纤维饮食,补充钠和钾。

4. 护理好肛周区域。便后采用温水冲洗或湿巾而不是卫生纸进行清洁。如果感觉到肛门疼痛,请告知医生。

总之,大部分放疗的不良反应是可防可控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放疗的不良反应,合理的干预,不但可以大大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还能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美中嘉和谈肿瘤


认识放疗:放射线疗法俗称放疗,放疗可以杀死癌细胞或者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普通光子放疗、质子放疗、重粒子放疗等。治疗方法由肿瘤的部位、性质、状态有多种选择。除了从身体外部用射线照射肿瘤外,还有在体内埋设埋设放射源,使其保持较长时间照射癌组织的方法。

放疗虽然是局部的治疗,但是也有很大的副作用产生,有身体反应

1、恶心呕吐:是放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大多数是因为放疗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引起。

护理要求:建议饮食清淡,少食多餐

2、发热:放疗过程中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多方面,肿瘤放疗后坏死吸收会导致发热,血象下降、免疫下降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发热。出现发热应及时向医生反应,积极寻找病因,根据情况对症治疗。

护理要求:低于38℃,建议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体温高于38℃,引起明显全身不适,使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物,38.5℃以上应暂停放疗,使用退热药物,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3、血象下降:造血系统对射线较敏感,部分患者放疗中可出现外周血象下降,尤其是照射较大范围的扁骨、骨髓、脾、大面积放疗、同步化疗或之前有多次化疗史,血象下降更明显,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更快,下降到一定程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白细胞下降患者感乏力,易引起严重感染,血小板下降引起出血倾向。

护理要求:放疗期间需按要求定期查血,视情况使用升白细胞和升血小板的药物纠正血象下降,严重者需停止放疗,支持对症治疗。白细胞快速恢复可通过注射升白针,也可通过中药如人参皂苷r g3、灵芝等中药调节,也可以通过饮食提高白细胞,但相对较慢。

因为放了事局部的,所以也有写局部的不良反应:

1、口腔粘膜反应:口腔及咽部的粘膜如果位于放疗区内,多数会出现急性的口腔及咽喉粘膜反应,通常表现为口腔粘膜的红肿、溃疡、味觉改变、疼痛、咽下困难等,部分会出现牙龈肿胀,后期出现龋齿。唾液腺受放射线照射后,会出现口干,口腔净化功能下降,这些症状在头颈放疗患者中非常常见。另外在治疗期间,作为协同的治疗手段,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服用中药人参皂苷R g3。在提高病人耐药性的同时,也能减轻副作用反应。

护理要求:建议患者在放疗前进行口腔检查,清洁牙齿,处理龋齿及松动牙齿。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多用盐水漱口,早晚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进食辛辣、油炸、过硬及过烫食物。如果出现进食疼痛,可进食半流质及流质食物。禁烟酒及槟榔,尽量保证适当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如果出现严重的反应,医生会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上措施通常可以减轻放疗后的口腔粘膜反应。

2、皮肤反应:放疗开始后两到三周,患者在放疗区皮肤会出现干燥、色素沉着、烧灼感、脱毛、皮肤脱屑、发痒,严重的甚至出现水泡破溃。这就要求患者从放疗开始时就要非常小心的对待放疗区皮肤。

护理要求:要穿着纯棉宽松的衣服,保持放疗区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在放疗区皮肤使用肥皂、沐浴液等,不能搞摩擦或者抓挠敏感部位,不要使用过烫的水。如果未经过医生同意,不要在放疗区皮肤自行涂抹各种药粉、药膏及护肤霜,不要让放疗区的皮肤在阳光下暴晒。如果出现破溃,也无需过分紧张,医生会针对局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感染及促进愈合。通常注意以上几点严重的皮肤反应出现几率则会大大减少,放疗结束几周后多数皮肤反应会消除,而头部放疗后的脱发大部分会重新再长出来。

3. 放射性食道炎:食道接受放疗后的两到三周会出现胸骨后的烧灼感、吞咽困难等放射性食道炎症状。

护理要求:患者从开始放疗,应避免进食过烫过硬过辣食物以减少对食道粘膜的刺激。少食多餐缓慢进食,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及热量的摄入。如症状非常明显,亦可以通过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来减轻粘膜的炎性反应及水肿并适当予以静脉内补充营养。

4. 放射性肺炎:当一定体积的肺组织受到相当量的放疗剂量后,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及呼吸困难,症状轻重不一,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所以放疗前要检查肺功能,制定适宜的放疗剂量很重要。

护理要求:放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暖勿受凉多做深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

5. 放射性胃肠炎:胃的急性反应通常有厌食恶心呕吐,严重者会有胃出血穿孔。急性肠道反应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而放射性直肠炎有明显的里急后重、粘液血便及大便疼痛,严重的会出现肠管狭窄、穿孔。

护理要求:在尽量控制胃肠剂量的同时,患者应清淡饮食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严禁喝酒。可适当进食蜂蜜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根据情况应用开塞露通便。

6. 放射性膀胱炎:当进行盆腔放疗时,出现的放射性膀胱炎,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排尿不畅、尿频尿急、血尿尿痛等,通常可以控制,待放疗结束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护理要求:患者应多喝水并且在放疗前保持膀胱的充盈可以减少膀胱的照射体积。



有关肿瘤的知识,有问题可以咨询我,你们的点赞,转发,评论或者私信,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我尽力帮大家,谢谢!


说肿瘤那些事


#放疗对人体的伤害# 放疗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消化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对症处理,告知患者要多饮水及大量补充维生素,适当使用镇静剂。二、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放疗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已经有下降者可药物给予调理和治疗,必要时可进行成分输血。白细胞计数过低,血小板也低时,就要考虑停止放疗,预防感染。三、皮肤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肤样麻疹,照射野皮肤禁止肥皂水洗,可用皮肤保护剂。四、免疫功能抑制。可用免疫增强剂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局部放疗可引起并发症,如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口腔黏膜溃疡等,需对症予以处理。


如一凡夫


放疗是第二杀手,激光穿孔,烧焦组织,照射到哪穿孔到哪,伤及其它脏腑,骨随等造成死亡。


看看44975


具体情况也不知,但我身边的亲戚朋友若有癌症,我一定会劝阻他们去做放化疗,使用中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战胜病魔。


用户55470742069



当然有一利必有一弊,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也会存在一定副作用。这一副作用与照射面积、照射剂量以及个体差异关系密切,甚至不同的照射部位都存在差异。因此同样的放射治疗对人体的副作用是千差万别的。为了方面回答,我按下面放式进行总结:


1 共性反应:白细胞下降、恶性呕吐、厌食、照射区域皮肤的损伤、免疫功能下降等,部分患者也可出现皮肤过敏现象;


2 个性反应:与照射部位有关,如照射肺部导致的放射性肺炎,照射口腔导致的放射性口腔溃疡等。


必须指出的是:放射性反应也与治疗医师的经验息息相关,一个有经验的放疗医师完全可以把放疗的毒副作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