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品揭秘宋瓷与今作如何一脉相承

用作品揭秘宋瓷与今作如何一脉相承

8月8日上午,“一脉相承——宋代名窑精品文物与当代大师作品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当代中国钧瓷大师刘志军、中国汝瓷大师范随州等当代名窑大师的作品,与展出的宋代名窑精品文物相映生辉。

“一脉相承——宋代名窑精品文物与当代大师作品展”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杭州博物馆承办,展品共计200余件。

用作品揭秘宋瓷与今作如何一脉相承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时期,窑口数量多,名窑产品精美,瓷器生产受到了皇室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对宋代瓷器的研究与复烧工作逐步开展,制瓷技艺的传承人不仅努力追寻古人的脚步,继承与恢复传统,同时在作品中融入现代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据杭州博物馆馆长杜正贤介绍,策划这次展览的目的旨在普及中国宋代名窑的特色,所以,这次挑选的官、哥、汝、定、钧和龙泉窑、耀州窑等七个窑口是我国宋代最有代表性,也是能代表中国宋代制瓷水平的七大窑口。这次展出的既有馆藏的七大窑口藏品,同时也邀请到七个窑口有代表性的当代传承人。在展现宋代名窑瓷器造型与釉色美学风尚的同时,也能让观众通过欣赏当代大师的瓷艺作品,了解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古”与“今”对比的视觉盛宴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内核。

用作品揭秘宋瓷与今作如何一脉相承

据了解,此次展览中,当代名窑名瓷实力派刘志军,毛正聪、毛伟杰父子,范随州、王振芳夫妇,梁亚萍,陈氏定窑,叶氏哥窑兄弟,徐殷等大师们的作品集中亮相。

来自中国钧瓷原产地禹州神垕镇的刘志军说,不少人欣赏包括钧瓷在内的宋瓷之美,惊叹其形、其釉。作为一名钧瓷烧制技艺的传承者,他注重从有限的传世宋瓷中,探索宋瓷之形、之釉和烧成之间完美结合的规律,恍若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制瓷之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在他的手中,形、釉和窑火合一,让作品追逐着、闪耀着宋瓷之光、之韵。

用作品揭秘宋瓷与今作如何一脉相承

这次展览,刘志军共带来了17件作品,让我们从部分作品中感受闪耀着宋瓷之辉的当代钧瓷之美吧!

用作品揭秘宋瓷与今作如何一脉相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