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传递真情:我的太空播音之路(2)

用声音传递真情:我的太空播音之路(2)


“太空”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仝飞舟

用声音传递真情:我的太空播音之路(2)

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表达自我,与外界建立情感联系,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虽然外出授课、做报告等也是依靠声音与大家交流互动,但那与播音朗诵不一样,前者在发声上口语化,松弛又随意,后者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全部心思和情感都要集中在声音上……

而作为一名航天员教练员,我的工作日常就是研究、分析和训练,估计你能猜到当我接到“太空”主编邀请播诵《飞舟日记》时,内心该是多么的惶恐与忐忑?!

“大家好!这里是我们的太空,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里有我们共同的梦想……”很长时间以来,聆听太空广播犹如沐浴冬日照进房间的第一缕阳光。训练艰苦和疲累都不算太大的挑战,而担当太空主播,真的是长这么大以来心里最没底的事。

我几乎是头一次在某件事情上非常胆怯,我担心语气语调笨拙生硬,担心声音不圆润不好听,担心此举太高调招致身边人的反感。总之,领受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必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想着这句年代久远的很励志的广告词,我不断积攒勇气和力量。那段时间,看《新闻联播》是最好的播音练习,随手拿起一张报纸都想有板有眼地诵读一番,开车时连续聆听天空喜马拉雅FM、太空荔枝FM的节目,揣摩老师们的吐字、断句和情感控制,从《飞舟日记》中精选剪裁的文章,每一篇都恨不得念上几十遍!有时忍不住给乔丽江老师发信息:“原来朗诵是一个体力活,需要运气、提劲、一气呵成,可时常还会有走调和破音……”

“很不错啦,聆听您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太空舱的画面,好像尝到了草莓的味道,真为您和同事们的付出点赞!”乔老师的热情鼓励,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和勇气!

从初秋走到隆冬,《飞舟日记》共推出40期,每期节目播出,“我们的太空FM”群里的领导和老师们都会跟进点评、点赞。我慢慢忘掉了最初的紧张和胆怯,声音越来越放得开,越来越流畅自如。当第31期《因为艰难,所以坚持》推出时,群里的留言热情似火:“越播越有感觉了,今天的效果特别棒,加油!”看着朋友圈里持续增多的点赞,我感到非常的快慰!

录制《飞舟日记》这段时间,我在众多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路陪伴下,跟随航天科研人员和航天员教员重温激情燃烧的“太空180天”,这个过程该是多么的充实和美好!

最后一期录制结束时,我感到意犹未尽。从最初的紧张与忐忑,到最后的留恋与不舍,让我感慨颇多:“与太空同行,让梦想绽放”,这真不是一句空话!与“太空”相伴相守的日子,我深刻感受到,“太空”字典里没有不可能。只要拥有一颗追梦的灵魂和沸腾的心,我们的人生都会与众不同!


用声音传递真情:我的太空播音之路(2)


作者简介:仝飞舟,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现为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训练教员,参与过多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2016年作为进舱唯一女性乘员参与面向未来深空探测和星际驻留的“太空180”试验任务,所著《飞舟日记》获得2018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入围年度中国好书。


让“太空好声音”越传越远

芦靖

用声音传递真情:我的太空播音之路(2)

或许我们熟稔已久,或许我们素昧平生,我们曾奔忙在不同的人生旅途,流连过不同的生命风景,不一样的你我,有一样并无不同——我们都热爱“太空”!

2020年的春天,今后将是定格在人们记忆中的“寒冬”。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人民同心抗“疫”,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保卫战。我们的太空FM及时推出专题节目,主播们用饱满的热情、优美的声音、温暖的陪伴,致敬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这一个多月来,我们为武汉加油、为湖北鼓劲、为中国祈福,来自“太空”的声音始终嘹亮又清晰。

“航天梦之声、太空心感动”“听见太空遇见你、点燃梦想陪伴你”,太空创客团队专门为喜马拉雅FM、荔枝FM“量身定制”的主题宣传语,时刻提醒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太空主播——为太空播音,播的是真理和信仰,播的是真知和科学,播的是真情和理解,播的是真爱与感动!

从单位的节目主持人到太空主播,我在激情的诵读和全身心投入中,收获了友谊、快乐和感动。录制广播节目的过程,是寻求创造和突破、寻找最好自己的过程。

我清楚地记得,首次为太空播音是2019年10月25日,那天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接到乔丽江总播安排的任务,我朗读了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晚20时左右,乔总播上传至太空喜马拉雅平台,并分享到“我们的太空FM”群。当时大家不吝赞词,给予我很多鼓励与支持,虽然知道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但大家的宽厚与理解,让我非常感动,浑身充满了力量。此后,在大家的鼓励帮助下,我陆续录播了《第101次承诺》《把梦想写在浩瀚太空》《致敬2019》等作品。

“用心吐字、用爱归音、用声暖心”,我们每一个太空主播都将这句话珍藏于心。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你我,却共同陪伴“我们的太空”一路风雨兼程。

“我们的太空FM”真是一个无限美好的平台,主播们在这里互相学习交流、彼此欣赏鼓励,取之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展示才华与个性,集智聚力发出“太空好声音”,共同播散航天知识,讲述航天故事,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一起为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因为爱航天,所以执着航天;因为爱太空,所以追梦太空。这里有你我的梦想、这里有你我的奉献、这里有你我的精彩!“太空”是我们永远的挚爱,也是我们永远的家园!惟愿“我们的太空”更加声名大振、“太空好声音”越传越远!


用声音传递真情:我的太空播音之路(2)


作者简介:芦靖,就职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曾牵头组织举办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庆祝文艺晚会,多次担任文艺晚会及活动主持人,参与“我们的太空”播音及承担部分科研配音工作。


用声音传递爱与感动

周霞

用声音传递真情:我的太空播音之路(2)

10年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为了爱人更安心工作,我带着刚满半岁的女儿从武汉坐火车转汽车,一路辗转近40个小时,来到大漠深处的东风航天城。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可从繁华都市到茫茫戈壁,从整日在职场忙碌到赋闲围着灶台转,我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失落和彷徨。幸运的是,2014年中心公开招聘展览馆讲解员,刚好与我的兴趣特长相符,经过认真准备,最后我以优异成绩被录用,从此开始了我的红色故事讲解之路。

我上岗后深刻感到,展览馆是一个单位光辉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具象承载,而讲解员则是外界了解这个单位的窗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代表着单位形象。从照本宣科、生硬背诵讲解词,到声情并茂、融入个人情感去讲述,帮我完成这个转折的是一位老人。

那是2015年,我在一次讲解中发现一位老人始终眼含热泪,当讲到1967年执行某项任务,一位年仅21岁的战士在因20多小时严重缺水,壮烈牺牲在酷热的沙漠时,那位古稀老人终于控制不住蹲下来失声痛哭。我扶他起身后,攀谈了解得知,这位埋骨大漠50多年的烈士,原来就是他的亲哥哥!50年青丝变华发,老人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哥哥依然被大家所铭记。那次讲解经历,从此深深感动和影响着我。烈士虽已故去,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应该被人传颂,只有这样才能告慰烈士在天之灵,也是对烈士亲人的最大安慰!

红色故事讲解,是跨越历史的对话,是革命情感的传递。从那之后,我的讲解更用心用情,很快成为骨干讲解员,经常承担重要讲解任务。5年多来,累计讲解近千次,接待游客上万人。我的听众中既有航天英雄、两院院士,也有大中学生、烈士亲友。

讲解员的经历,充实着我的人生,也助推我走向更大更远的舞台。2019年,经过组织选拔推荐,我参加红色讲解员比赛,从初赛到决赛,从北京到上海,因为中心60多年光辉历史的魅力,因为领导和团队的强力支持,因为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收获了志愿组金牌讲解员和全国优秀讲解员的奖杯。当手捧奖杯站在领奖台时,我很感恩人生中能拥有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坚韧不拔,懂得了全力以赴、感受了莫大荣光。

也正是因为到北京参赛,我有幸与“我们的太空”结缘。受邀来到北京航天城参观,驻足长长的太空走廊,我惊叹于太空新锐的创意和广泛影响力。那些历史、那些感动、那些收获、那些成就,撞击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在新媒体中心观看视频过程中,我曾几度感动落泪,那次参观也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旅行。

受邀担任太空主播,从一名围观者变成一名参与者,我的内心是喜悦的,同时也充满忐忑。播音朗诵一直是我的爱好,讲解员和播音员都是通过声音去传播文化、传递温度、传扬精神。我深知,一场讲解,观众最多数百人,而一次太空播音,影响的却是成百上千人。能在太空平台上讲述航天故事,可以说是我讲解员梦想的又一次起飞。

初来乍到,我常纠结于选择哪一种录制软件效果更好,选择什么样的文稿更受大家欢迎,还会因为某处发音不准而一遍遍返工重录。我想,这种纠结和否定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讲解与播音,两个战场,一样的使命;两个角色,一样的冲锋。我会愈加珍惜机遇、珍惜平台,珍惜我徐徐延伸的太空播音之路,用声音传递更多的爱与感动,传递更多有温度有质感的航天故事!


用声音传递真情:我的太空播音之路(2)

作者简介:周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讲解员,立足平凡岗位讲述航天历史、宣扬航天精神,曾荣获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志愿组“优秀讲解员”,荣获2019年度“最美航天人”。


<code>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仝飞舟、芦   靖、周   霞

插画 | 王选达

编辑 | 麻雨洁

邮箱 | [email protected]/<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