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教授解读世界青光眼周主题:关爱青光眼患者,从早期筛查开始

张纯教授解读世界青光眼周主题:关爱青光眼患者,从早期筛查开始


2020年3月8-14日,是世界第13个青光眼周活动。今年青光眼周活动主题沿用去年的主题“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这足以说明青光眼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以及眼底图像在筛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此《国际眼科时讯》特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的张纯教授,请他就本次世界青光眼周活动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解读。

张纯教授来自国际眼科时讯00:0010:52

青光眼周的前世今生

青光眼是世界上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预测202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将超过8000多万,预计会造成其中1000万患者失明。也有专家预测称,2040年青光眼患者可能超过1亿多。青光眼不仅对患者个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对家庭和社会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负担。


然而,对于这么一个“残酷的视力杀手”,民众对其却知之甚少。有统计学表明,在发达国家有50%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青光眼,而在发展中国家有90%的人不了解青光眼。。


因此,2007年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开始筹备世界青光眼日的活动,来增强民众对于青光眼的认知。2008年是第一届世界青光眼日活动,一经推出,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为了充分满足大家的科普需求,于2011年决定,青光眼日的设定转变为青光眼周,用更充足的时间将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分享给大家。


今年是第13个世界青光眼周活动,活动主题与去年一样,是“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有两方面的指示意义:


◆一方面,培训基层医生,从眼底照片的变化预判青光眼。

◆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口号,来鼓励和督促公众能够定期的眼科体检。


把握早期黄金时段,减少视神经损害

张纯教授再次强调,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害是不可修复、不可逆转的!因此把握其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英国的大样本研究显示,所有的青光眼患者在患病以后,终身处于恶化过程中,差别在于个体化之间的进展快慢。眼科医生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患者减缓其病情恶化速度,在有生之年能够存留有用的视功能。因此早期发现青光眼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在早期采取一些措施阻止或减缓病情恶化,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将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差异甚大的医疗水平,寻找经济有效又快速便捷的早期筛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背景下,眼底照片无疑是一个非常适合的选择。


一张眼底照,拉响青光眼警报

张纯教授介绍,青光眼分结构改变和功能改变,早期结构改变通常早于功能改变出现。眼底照片恰好可以显示出青光眼的结构改变,来告知我们很多青光眼的信息。


◆大家最了解的即眼底杯盘比增大,由此拉响青光眼的警报。

◆另一个指征即盘缘变窄,尤其是上方和下方盘缘窄,甚至有切迹的人群患有青光眼的可能性增大。

◆另外盘缘出血也是早期青光眼改变的一个特征。

◆从眼底照片上还可以看到视神经纤维层变薄以及视盘周围萎缩弧加宽变大,这都是青光眼的改变。


这些特征性改变都值得提高警惕,帮助我们早期发现青光眼。


筛查体系的得力助手——人工智能与三级诊疗

随着计算机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人工智能早已应用在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


◆通过人工智能来判读眼底照片,能够在短时间内读取大量照片。人工智能不断学习进化,逐渐具备青光眼专家级水平的诊断技能,这样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在很大程度上快速筛查青光眼患者。

◆然而,人工智能的技能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大量的生物信息数据,并快速有效地进行归纳分析。如收集归纳24小时眼压、体重、心血管情况、运动情况及睡眠情况等问题,利用多模态采集到的数据借助人工智能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医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当中获取有效信息。

◆在手术方面,机器人辅助体系也将发挥作用,通过不断研发与改进,未来在青光眼微创手术方面也将有广阔的前景。


张纯教授介绍,人工智能可能成为未来青光眼专家的得力助手,未来通过人工智能建立图片中心网络,结合三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样本的筛查将不再是难题。总而言之,通过人工智能助手辅助、信息采集、机器人的辅助手术治疗等几个方面,人工智能在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领域都有很大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世界青光眼周寄语:关注与关爱,信心与希望!

张纯教授强调,世界青光眼周活动主题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主题所号召的“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强调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于眼科医生来讲,能够在早期及时筛查出青光眼患者,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帮助。不管是医生、患者、还是整个社会群体,都要提高对于青光眼的关注,认识到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要将青光眼患者看做一个主体进行诊治。在制定诊疗策略时,不仅要针对青光眼疾病本身,更要针对青光眼患者群体的特征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我们治疗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患者在有生之年维持足够有用的视功能。


张纯教授寄语本届青光眼周:以患者为中心,关注并且关爱青光眼患者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引导他们科学正确地认识青光眼,给予他们更多战胜青光眼的信心和希望!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