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心烦是不是总拿孩子出气?孩子是否成了家庭的拖累与负担?

当代诗人李秋忠


有的家长确实是这样,他们会把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受的气一股脑全部撒到孩子身上,这种家长往往就是大家口中的好人,但是对待家人和对待外人就像是两个人,孩子有时因为淘气不小心把家里搞乱了可能就会为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这样的家长甚至会把所有的不顺都怪到孩子身上,撒气过后还后悔的要哭,哭完以后还会给孩子钱让孩子去买吃的,他们并没有把孩子当成拖累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太窝囊,气无处可撒罢了。


谁是我知心


要说是负担也是甜蜜的负担了,我觉得孩子是心灵的慰籍,在外面觉得不开心了,回来看到稚嫩的小脸都觉得很欣慰,特别是我小儿子很粘人,又很懂得表达爱,时不时的说:妈妈,我爱你,真的是心都要融化了。我在工作忙的时候都尽量给他们做营养早餐,他们在家我才会觉得安心,觉得有了他们人生才算完整。有的两夫妻不合,都是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才凑合过了一辈子。当然也有人会因为心烦拿孩子出气的,像我们村就有一个女的,因为生了三个女儿,农村还是很重男轻女的,她婆婆嘴巴又不好,老是冷言冷语的,老公也是因为都是女儿,心情不好,老是喝酒打牌,喝醉酒会骂她,打她,有时还会骂女儿,她呢,因为家人看不起,老公又这样对她,心情是极度压抑,想走又舍不得,有时实在受不了就会打骂女儿,觉得女儿是她的拖累,她的负担。有一次她打了她大女儿,对她哭诉自己的命怎么这么苦,大女儿吓哭了,离家出走,好在没走多远,被我们村民找回来了,事后她又后悔,又向女儿道歉,和女儿抱头痛哭……。但我想这是少数现象,多数还是爱孩子的,觉得孩子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的。



少女38


的确是这样的,记得孩子小时候,有一年村里又收果林税,一千多块钱,我跑了一整天,没借到,到了中午,毒辣太阳正红,我热的满头大汗,五岁的儿子看见我,快步跑到一棵果树前摘了一个大苹果给我,我当时心很烦,顺手打了孩子几巴掌,孩子委屈的哇哇大哭,我现在想起,还很后悔真的对不起孩子,有时静下心来,总想不要心烦的时候,拿孩子出气,这样,让孩子痛苦,伤害他们的身体和自尊心。


五峰果农1


是有些父母,一旦心烦,就拿孩子出气。这些父母都是些外面无能,家里豪橫的浑人。

无能的父母,认为孩子是拖累和负担;有能力的父母,认为孩子是希望和未来。

邻居小兰,父亲喜欢赌博,每次输钱回家,就拿小兰母女出气,拳打脚踢,抓着头发从炕上把媳妇拖到院子里,饱受家暴的小兰,小时候两只眼睛都是直愣愣的,表情呆呵呵的。即便小兰长大了,读书了,工作了,有能力孝敬父母了,她童年遭受的家暴仍然存在着阴影——小兰脾气暴躁,无来由地发火,那脾气,令周围人望而生畏!

看!父母对孩子童年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所以,奉劝天下已婚男女,想好了,有经济实力了,再生孩子,如果即没有思想准备,又没有经济实力扶养孩子,就不要生孩子,别让孩子和父母遭罪。

父母和子女,终归是一场缘分使然,请善待投奔你而来的那个弱小生命,因为这辈子相遇,下辈子可能再也无法相见!





静水深流691


可能有百万里之一,我记事起虽家穷父母可对好。后来我们六个兄弟姐妹,父母都喜欢。不论学习成绩一样看待,我初中时考分得过年级很高,前十几名。因共四百余名。父亲看过评语微笑算奖励。

农村时我女友父母更惯她,因她最小。八岁上学才不吃母奶。可见所有父母疼儿女之心,我在去接女友时,丈母娘只求我对她女儿好,我永记心中并听从。


李287275412李泽祥


很多父母心烦时都是拿孩子出气的,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很多女人都说孩子要多生几个,有气了拿孩子出出气也是好的,感觉孩子就是父母的出气筒,那个时候物资贫乏,家家户户的起码温饱问题都很难保障,劳动量又很大,父母的压力也应该非常大,小孩子和老人应该就是拖累和负担,其实一大家子都是紧绷的,不放松的,现在条件好多了,这种情况应该改善了吧!但是不确定还有没有人拿孩子当出气筒!


厉老幺


孩子永远是父母最宝贵的财富!

那些自己心情不好,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的人,是不成熟的,不理智的,甚至严重点说他们不配为人父母。

白岩松说:“为人父母的教育我们是缺失的”。真的,不是说成年了、结婚了、到年龄了就自然而然的生孩子。在准备孕育生命之前,我们要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和孩子相处!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不是只有教育专家学习和擅长的,要为人父母的普通人更要学习,更要好好学习!

而现实生活中,我觉得称得上优秀父母的人真的非常少,那些自己不爽就拿孩子撒气的人真是应该受到惩罚!为人父母,希望你善良!如果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推荐你多学习,多读书去寻找解决方法!



麦旗来喽


同样为人父母的我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特别是在看着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常常会因为孩子学习不认真、不专心而发火,但常常会在发火之后又后悔;而下次、下下次……情况依然如此。归根结底,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恨铁不成钢”的意识导致如此。久而久之,其实我们做父母的会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自然而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管教方式,慢慢的就会发觉,生气发火的频率越来越少了。这是一种自适应的过程。

至于父母心烦气躁时拿孩子出气,那肯定是不对的;毕竟当时孩子并没有犯错。如果偶尔有这种现象,作为父母没能忍住一时之气,也情有可原,以后不再发生就是了。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此类问题,那就是做父母的错误和责任了;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的话,是构成犯罪的!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张杨文强


确实有些父母心烦的时候总拿孩子出气,但这不代表把孩子当成是拖累与负担,而是因为心理学上的“互补定律”导致

互补定律什么意思呢,简单说下吧,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特别想从外界或者亲密的人身上得到,从而跟自身的某些优势结合,达到“互补”

举个例子吧,一个人,从小缺爱,没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那么他就特别想从外界得到,所以这种人特别看重友情跟爱情,容易当“舔狗”

一个人,学历不高,就特别想找一个高学历的,或者说个子低的人,就特别想找一个个子高的

家长对待孩子也是一样,自己小时候不用心读书,学习不好,没上大学,就特别希望自己孩子上大学,平常心烦,多半都是因为钱心烦,看着不努力的孩子,自然就恨铁不成钢,拿孩子撒气

或者自己小时候不听话,就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

又或者自己在家除了弱势地位,吵架总是吵输,于是拿孩子出气,补偿自己的“自尊”,这种家长是最可怕的

我是南音,情感咨询师一枚,欢迎关注。


南音情感


确实有父母心烦总爱拿孩子出气,但孩子绝对不是家庭的拖累和负担。

那些拿孩子出气的父母,都是不合格的父母,他们自己心烦,并不应该拿孩子来出气,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做了父母,却没有想着如何做一个好父母,也没想着如何改变,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他们自己遇到烦生活里却心事,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拿孩子出气,但生活里这样的父母确实存在。

年前婆婆说起一个远门亲戚家就差不多,儿媳妇上班,奶奶在家带几个孙子,奶奶心情不好,就打骂几个孩子,儿媳妇说,打打吧,骂吧,只要接送他们上学,看好不出事就中,如果没人看孩子,我就上不了班了。当时我听了,简直被这个妈妈惊呆了,孩子不听话可以教育,但不能看大人心情,她奶奶是心情不好就拿孩子出气,他们妈妈竟然也能容忍。我彻底被她的三观颠覆了。可是又能怎样,我改变不了别人的思想,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他们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啥都不懂,长大就好,不必管他们心理有没有阴影,更别提什么心理健康成长了。

但生活中大多数的父母还是优秀的,尽力培养孩子,有的父母哪怕自己也并不优秀,也一直在努力的路上,毕竟谁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实在太多。

而孩子,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上帝赐予的最好的礼物,绝不是拖累和负担,有了孩子,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许多问题,让自己更加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