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自己,是不是人性很普遍的一个弱点?

平民心态


不一定。人的自我认知判断会随着自己的能力的大小而发生变化,也会因为自己处于顺境或者逆境发生变化。一个人即便胸怀锦绣,如果衣不遮体体食不果腹的话,大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客观理性的评价自己的能力。往往会表现的自惭形秽,妄自菲薄。反之如果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事事如意,事事顺心。就会主观的放大自己的能力。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好像无所不能似的。假如在这个时候突然遭遇打击,那么他的情绪马上就会变得低落消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比如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在利比亚这个小天地里觉得自己就是天王老子。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所以要叫囂着挑战世界各个强权,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时候的他是完全目中无人的。当遭受到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侵略打击时,才发现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当被他的敌人抓住时立刻哀嚎求饶,内心是崩塌的。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遭遇,处境从一个极端转向另外一个极端。





艺术传播


与其说弱点,倒不如说人性每个年龄段性格的转变,或者说是人生的不同时期的写照!小时候不会游泳,只能在岸边看着大人们游,总感觉我肯定是不敢下水的,后来自己慢慢也学会了游泳,后来才明白原来我是低估了自己。长大后我开了一家店,忙忙碌碌的生意特别好,于是我就同样的开了两家,结果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及其他原因全部关门大吉了,后来我才明白我是高估了自己!(试着写点东西,不喜勿喷)



皇龍809



大好禾山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每个人都可能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行为,基本上这种情况一定并且不断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人们对自己的能力预期贴现率通常是恒定的,不会随时间变化;然而,实际的折扣率通常是一个严格递增函数。个体通常认为导致风险的因素的影响不会改变。例如,我们可以觉得今年每天跑两公里和明年每天跑两公里使自己变健康的程度是一样的;然而,根据这一假设,那么18岁每天跑两公里使自己变健康的效果和80岁每天跑两公里使自己变健康的效果是一样,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人的身体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人们对短期事件的期望和判断通常可以做到大致正确,但对长期的问题决策就非常容易发生失误,因为当前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得非常复杂。



人民守望者


是的,你有没有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没有幽默感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幽默,总说冷笑话;一些长相一般的人总觉得自己长得不错,天天把帅挂在嘴边;甚至你总觉得有个姑娘对你有意思,结果一表白才知道人家只是把你当普通朋友。

其实这些来源于我们自身的认知偏差:明明在某方面能力不够,确由于自我认识不足,容易过度自信,错误高估自己。这样的人性弱点对自己来说,会让你不虚心学习,也就没法进步;对别人来说,这种人性弱点会容易被人抓住,对你的赞美和怂恿让你飘飘然,并利用你所谓的自信去为他服务。

所以生活中大部分失望往往来源于高估自己,这时候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那个“平庸的自己”。



欣的梦


与其反思高估自己,不如谨防低估别人。

我们常犯的错误未必是自我认同不准确——事实上很多人对自己是“装傻充愣”、实际很清楚自己有几把刷子;但人有侥幸意识,或以为或期待别人是傻子、而被自己钻空子。

所以,高估自己不是人的特性,低估别人才是——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性低估别人是人的赌性。


沈阳新观察


自大: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我们很少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心理学曾经发现,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自我防御体系。也就是当别人反驳我们,或者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是跳出来指责对方,或者内心有抵触心理。

但有另一部分称之为智者的人身上有另一种思维,那就是绿灯思维,绿灯思维讲述是对待别人的批评,即使内心不悦,但是也会去思索对方的话是否有道理。甚至他们会注重自省,在别人还没有批评我们前,首先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这样也就可以慢慢帮助我们逐步自我完善。



M2017


不是吧?很多人都不敢高估自己,相反很多人倒是都比较谦虚、自卑的,于是,往往容易低估自己。

当然,如何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客观的来讲,通过系统评测肯定是可以得到真实反馈的。

当然,这也应该跟人的性格有关系,有的人容易自高自大,有的人就比较胆小自卑,还有一部分人,既自高自大又自卑胆怯的。因此,我感觉,高估自己的人可能更自信,这不是毛病,只是缺乏掌握对自己进行客观认知的方法论。


磨骨阅读


高估自己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存在不稳定性,经常会收到内在的或者外在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这必然导致自我认知发生变化,有时候人们会很自卑,从而低估自己,而有时候又会膨胀,从而高估自己。通常情况下,当个体遭遇挫折或者盲目的与比自己在某些领域更优秀的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会在短时间内被强化并泛化,使得自我认知发生剧烈波动,个体会以此开始全面否定自己,从而导致低估自己。相反的,当个体在某个具体的事情上表现的比周围的人更加出色时,个体就会产生优越感,同样地,这种来源于单个事件或者某个领域的优越感也会在短时间内被强化和泛化,从而使自己认为自己在所有领域或者整体上比别人更优秀,进而导致高估自己。

高估自己或者低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评价体系的问题。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体系极其重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是自己认识自我以及与外界和谐共处的关键。而个人绝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其实都来自于存在问题的自我评价体系。无论谁都不是一无是处的,也不是都无所不能的。在生活中,当处于不同的阶段或不同的领域时,个体的表现都是不同的,有时候我们会表现的比别人好,有时候则比别人差,这是一个常态,因此个体应尽量避免单纯通过与别人比较来建立优越感或者说获得自我认同感。


庖丁之术


人性是很复杂的,在实际生活中,不仅常常高估自己,也常常高估他人。

尤其在股票和期货交易中更是如此,尤其是半桶水的业余投机者,当某一次交易赚钱,就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发挥了作用,当赔钱了就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市场,这十分好笑。

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概率在交易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没有深入思考交易心态、资金管理等对交易结果的影响,一切唯技术论。

另外,一些业余投机交易者特别迷信所谓的大V,这就是高估他人,很多财经界甚至知名交易人士,很大一部分只是徒有其名。

所以,在股票和期货交易中,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盲目的相信别人,这个世界上,你最应该相信的是自己,其次是父母。

客观看待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尽量弥补自己的短板,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