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来谈谈这次疫情对你有什么影响吧?

品农剧社


  • 十七年前非典的时候,新婚不久,刚刚有孕。那个时候自己感觉没啥影响,反正一直在家休息。所以印象就是有那么一回事,而不像十七年后的今天的疫情这样声势浩大来势汹汹。上完最后那个班回家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会休息这么久。虽然休息了,但是受到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 首先,正如网友们议论的一点,你的存款够你休息多久?反正今天为止,我休息了三十六天,自己实在渴望挣钱了。我需要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所以最大的影响就是缺钱。以前做全职妈妈,钱来伸手,后来上班,分担家用。不知不觉,这么多年,日子虽然不是富贵,但也是想买的东西基本都可以满足。平时想着收入一般,够用就好。没有多余钱存,所以也就不用牙缝里挤钱存了。不要难为了自己。所以日子过得也算悠哉。基本算月光。结果一场疫情,让我目瞪口呆。从最初的庆幸可以多歇几天,到后来每天都盼望复工的消息。从之前厌倦上班,到如今的怀念那份忙碌和踏实。这算是我最大的感触了。我要存钱!一定要存钱。哪怕一次存二百五百都行。本来就是干一天有一天的职业,风险太大了。休一个月就吃不消了。


  • 第二,要有副业。以前也想过,上班不是长久之计。总得另有打算。看了很久,发现做微商挺不错的。上着班,发朋友圈就可以卖货。找了个上家,小投资,她带着我。那时候很认真,每周两三次课程,每天发圈,都很用心。平时看文章遇见正能量的图片和文字就会收藏起来。因为每天发圈不能光发产品,间隔着也要发高大上的生活和正能量的东西。从刚开始那一种产品,到后来拿到五六种。投资虽然不多。可是渐渐的,每天发朋友圈,自己都觉得打扰别人。加之自己的心性,消费人品,给朋友熟人卖货总觉得惭愧。所以没有做起来。所幸的是头脑还算冷静,没有大批量拿货。基本拿的级别低,拿的少。自己用跟卖出去的相抵,也不算赔钱。听说有人一开始就拿几万块钱的货,因为拿的越多拿价越低,差价越高。结果拿回来卖不出去就傻眼了。我听说有人一开始拿太多,守着货想自杀。不是危言耸听,所以想做微商的朋友要谨慎。投资有风险,擦亮眼睛,慎重慎重啊!可是这次疫情提醒我,必须要有副业。多条路多条保障啊。看了很多招聘,越看越灰心。像我这样的,要么进厂做工,要么做销售,要么做保洁,家政。没法同时进行,而且照例越往后越难做。怎么办?我从小爱读书爱乱写,要不往这走走?保持之前的好习惯吧,继续阅读,加紧练笔。这是我喜欢的,也是适合爱静不张扬的自己的。算不算副业,姑且慢慢看吧。这一条路要持续努力。


  • 第三,还完花呗,再不用了。以前感觉钱不够花了用花呗好方便。先用后还。可是花的时候没感觉,还的时候真心疼啊!还是赚多少花多少吧。借回来的迟早要还的。还是挣一分花一分。再不敢养成先花后还的惰性了。

咕噜咕噜小猫猫


温饱问题难以解决!

在家里足不出户闷了一个多月,食物快要耗尽,只能网购,没想到物业保安不让快递进入小区,整个小区所有快递物品都放在门岗暂存。

因为口罩紧缺,只能等到晚上9点左右夜深人静,人烟稀少时去取,以为能拿了赶紧回家,没想到现场一看,门卫处的货架上、地上、窗台上、桌子上……乱七八糟地堆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袋子和纸箱……顿时老眼昏花,自己找也找不到,再说出门牌号码求助门卫保安大叔,开始大叔还帮忙寻找,后来也找不到,大叔烦恼,坐到货架旁椅子上抽烟休息,我被熏得赶紧逃离,一路吐了好几口痰,试图吐掉烟味,但显然是徒劳,到家赶紧洗漱,还好家里几年前就囤了一瓶75%酒精,拿棉签沾点酒精擦鼻孔,心里害怕把自己醉晕了,总之到现在还在怀疑自己嗓子疼、呼吸困难,天天自测N次体温。

第二天早上,打小区物业电话,求他们再帮寻找,这个时候的物业非常牛逼,告诉我:不许快递进小区是全市统一规定的,他们没有义务帮我找物品。

我不能在家里等着饿死,也不敢再在没口罩的情况下去找快递包裹,何况有可能又白跑,又要被动吸烟、甚至吸病毒。

无奈,想起一招:拨打市民热线求助。

市民热线非常迅速地把我的求助转告到大区,大区热线又转到小区居委,小区居委再联系物业。

终于,物业帮忙找到了快递食物,居委再电话告诉我,我再等到晚上夜深人静、人烟稀少的时候,去门岗处取到了快递。

物业说:不是找到了吗?你还去投诉呢……

我说:我就是想食物放能到快递柜里,拿起来方便,不要乱堆在地上,很不卫生。


red1234567890000


我坐标湖北潜江的,养殖户。我们这边从初一开始小区就封了,初八之前可以两天一次出去买生活物资,每次一个半小时。从初九开始就不让出小区了,全部网格员代购送到楼下,也是两天一次。

生活方面说实话没有多大影响,除了不能出门。影响比较大的就是鱼塘,草鱼成鱼去年才四快几一斤会亏死,这好不容易有点需求价格报涨了点,结果却拉不了。疫情导致的各村都封村了,请不到小工,鱼灌车进不来,只有看着了没办法!

再就是鱼苗塘看着看着气温一天天高了,鱼苗却转不成,等到能解禁我估计起码也要20号以后了,那时候转苗肯定损失大多了。后期管理也要困难许多!

只有想开点,碰上了也没办法不是?看看在医院拼命的医生护士,还有千万个一线工作者,咱这也很幸福了,每天就是吃饱睡好长肉,还有啥不满足的[捂脸][捂脸][捂脸]


墨上1928


对我的影响特别巨大,我来说说

由于我所在的城市目前疫情还算比较好,另外我不是搞呼吸和重症的,因此我没有被抽调去支援湖北。但是我在这两天前,负责了大量疫情防控的行政工作,然后到发热门诊帮了忙。昨天才被轮换下来,进行简单的隔离修整。

这次疫情对我个人的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头发掉了不少。从大年三十被紧急召回开始,一直到前天,我基本上都是一两点睡觉,五点钟就醒,醒过来就是看疫情。睡眠特别差,头发掉了不少,身体也虚的很。这两天换下来休息了两天,总算恢复了一些。

第二,我老婆怀孕,一个人在家,我从大年三十到现在都没有回去过。主要是走不开。她一个人在家做饭,还要一个人面对呕吐等不舒服。现在小区封了,送水的都不让进,今天一个人把一桶桶装水给弄到家里面。。。。心痛

第三,对我家收入影响也巨大。我们家的两个客栈,零收入不说,还要损失大量房租,地租。

我也没有时间在头条写文章和悟空问答写答案,之前平均每个月在头条写文章的稿费差不多一万多 。

损失惨重。

哎,赶紧战胜疫情吧


人体探索者


说到这次疫情给我带来的影响,我觉得还是很多的。

1.不用去每家每户的拜年了,以前在每年在春节的最麻烦的就是每家每户的拜年了,一天忙下来也不知道干了个啥。今年就去了一趟爷爷奶奶那里!

2.只能在村子上带着,不能出去玩了,往年过年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出去玩,今年疫情的出现扼杀了出去玩的念头,特别是在我们村子附近出现了几例确诊病例,让人们就更不敢出门了。

3.学校延迟,本来我所在的学校是3月1日开学的,可是当疫情开始不久后。学校就通知延迟上学,具体时间待定。

以上就是这次疫情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几个影响了!在这里我真心的希望这次疫情能赶快的过去,希望早点研究出疫苗。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阿峰音乐分享


从年初疫情开始,到现在的日渐严重,对我的生活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生物钟问题

固定的上班时间,使得我养成了固定作息时间,生物钟正常且稳定。

每天早晨七点半准时起床,晚上十点准时睡觉。(即便是周休的两天睡个懒觉,到了周一上班时间,早晨也会自然清醒。)

因为疫情的原因,每天待在家里不能出门,吃了睡,睡了吃,生物钟完全混乱了。

有时候白天睡了,晚上一夜不困,有时候晚上睡了,白天还在困,自己完全不知道明天什么时候睡觉,全凭感觉。

《二》经济问题

现在疫情期间,没有任何收入的我,太难了!

平时上班也没剩下多少钱,基本和月光族没什么区别。

过年回家身上也就几千块钱,给爸妈和爷爷奶奶买礼物就花了一半的存蓄。

年前刚谈的女朋友,疫情期间虽然不能出门,但是给女朋友的礼物倒是没断过,毕竟年龄也不小了,结婚的事挺重要的,为了维持住这份感情,礼物自然少不了。

现如今的积蓄还剩五百块,坐吃山空啊!(真的太难了!)

《三》精神问题

在家待了将近两个月了,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枯燥无味的生活,感觉自己都快憋疯了。

有时候早上起床,莫名其妙的烦躁,有种想摔东西,想骂街的冲动。

这些烦躁的情绪总是突然间出现,毫无征兆。

有时候坐在那里发呆,脑海中一片空白,就是干坐着,能做好久。

感觉现在的自己,精神出了很大的问题。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这些事一直憋在心里,很是压抑。


折返跃迁


大家好,我是草上飞123

这次疫情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

1.陪伴,平常上班都在异地,每次回家都是寥寥数日,对父母和孩子的陪伴最少,这次疫情,促进了我和孩子的感情,尤其是女儿,陪女儿过了三周岁的生日,这是最高兴的,三周了,陪伴女儿的时间加起来才有3个月,愧对孩子,还记得我出门时,老婆挺着大肚子,三年的时光,女儿已经三周了,这期间要感谢父母和老婆的悉心照顾和陪伴,才使得女儿健康的成长。

2.陪学,我出门在外,孩子的学业一般都是老婆督导,对孩子的督导很少很少,平常都是赶着周末回家,对儿子也就是陪玩,这次疫情,学校无法开课,在网上教育,在手机上教学,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促进了父子感情。

3.陪说,平常出门在外,回家时间短,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有限,想说的话很多,父母要说的也很多,这次疫情,和父母多说说话,谈谈儿时的自己,回忆童年的自己,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母亲双鬓增加了白发,以后会多多陪陪父母。

4.陪“做”,平常回家,都是老婆做饭,这次疫情,有了大把的时间,做家务是必须的,和老婆一起看着手机,做做凉皮,做做烧饼,做做猫耳朵,好开心[呲牙]。

这次疫情,真正影响的无非就是不能上班,缺少了收入,但是有得有失,在国家的大方针下,在家待着,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呲牙]。

我们在家,疫情一线的医学界专家,钟南山院士84岁,李兰娟院士73岁,他们的年龄应该是在家享福,但是他们没有,为了我们的健康他们带领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拼搏在疫情一线,他们才是我们最尊敬的,相信春天很快到来,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草上飞123


在2019快要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新型病毒,对于这次疫情突然让我想起了03年的时候,记得那时候家住农村还在上初中,在那个年龄段里根本不知道病毒的可怕,只记得每天上学都要消毒量体温,有时还会放假,感觉那段时间真不好过。这一次的病毒还没出现时我驱车从东北老家来到河南岳父家,当我到了没几天后就开始听到封城封村等等消息,导致我一下被滞留在了河南,既然出不去索性直接就吃住在了这,现在一晃来了一个多月了也不敢出门,心里感觉真的很无聊,第一次有种特别想工作的心情,因为这次病毒对我的影响来说出不去就挣不到钱,而每个月还要还房贷信用卡等等的钱,真的是一大笔开销。其实我觉得还有很多和我一样想迫切工作的朋友,但这次事关重大,国家在为群众想办法,奋斗在一线的同志更是付出巨大,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要给国家添麻烦,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一定要听指挥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大家共同加油!奋斗在一线的天使们你们辛苦了!





白开水似的优乐美


我的父亲在2019年的最后两天离开这个世界,作为独生女的我无法放弃工作来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残疾妈妈,所以只能将她送去养老院每个月需要3000多的费用!然后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猝不及防。已经两个月没有收入只有支出,再加上各种贷款信用卡。不知什么时候能结束!


快乐就好-Smile


戴口罩的习惯形成

记得自己在2013年前,应该不曾买过一个口罩,冬季保暖的那种口罩也没戴过。

大概在2013年春天的样子,当时在一家日企就业,然后国内部分地区正好发生了禽流感,日方总公司也立即紧急应对,从日本一下子发了好几箱口罩过来。公司的日方总经理非常重视流感的防控,召集全体员工开了几次会,强烈要求所有员工都必须佩戴起口罩,这个要求被作为公司的通知文件发放下来。当时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几个口罩,如果员工自己还缺口罩的话,可以自行去总务部门领取。发的口罩,有那种一次性的防护口罩,也有两个戴起来在当时看来实在怪异、像鸭嘴兽一样,后来也是一直到今年疫情期间在抖音里面看到别人戴的同款,才知道那鸭嘴兽形状的其实就是N95口罩。

尽管有口罩在身了,但跟大多同事一样对戴口罩这件事都不以为然,加上之前基本没戴过也不习惯,社会上也很少看到别人佩戴。大环境趋然,很多同事上班进入公司就戴上口罩,下班出了公司大门立马摘掉;过了两天演变为日方总经理过来了就戴口罩装样子,一旦离开就取下;再过一两天慢慢地脸皮更厚了直接都不戴了,公司只有那几个日本人仍然是一直不离口罩,不过在那之前本来也能经常看到他们戴口罩的。

那几个当初发的鸭嘴口罩更是从来没看到同事们戴过,因为“难看”大多数人可能当时就扔了吧,回想起来觉得浪费了资源好自责。

后来好像是15、16年的样子,因为雾霾的日趋严重,公司的日方领导又开始宣传让大家自觉佩戴口罩。公司的社内报还专门有小模块教大家如何正确选择防霾口罩等,这里也不得不说日本人的防护意识还真的是非常强。在一次早会后,我外出办事,不经意间抬头仰望到了黄蒙蒙的天空,太阳的轮廓都模糊了,投射着阳光稀疏无力。猛然有些觉悟,这种环境下,哪怕为了自己,可能真的只能先用口罩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口鼻,来保持相对清晰的呼吸。对口罩的认识算是提升了。

今年的疫情突然而至,口罩更是一下子把它的重要性展现到了人们面前,成了必备用品,虽乃身外之物,戴了还诸多不适,但是特殊时刻却能换取到健康和安全。即使疫情结束了单纯戴口罩这件事也会在大家心里根深蒂固,这个特殊时期衍生出来的习惯会被好多人保持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