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很多人对这一论述有误解,以为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好了经济也就自然发达了,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对的。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时也会存在冲突,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就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显然,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在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指“绿水青山”天然就是“金山银山”。


将“绿水青山”变成收入,关键是要将生态环境的社会收益内化。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问题是将美丽山水和乡愁变成农民收入却面临着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生态环境属公共品,由于生态环境消费不排他,无法向游客收费;二是生态环境消费即便能够收费,也往往难以计价。比如乡愁是游客的一种主观感受,游客享受了多少乡愁说不清,乡愁值多少钱也说不清。


为“绿水青山”设计盈利模式,经济学提出的办法是寻找委托品,将那些不能计量或计价的商品(服务)借助某种委托品进行交易。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现实中类似的例子很多。我所知道的:湖南永州新塘村土壤环境好,当地农民就把无污染的土壤环境委托到蔬菜上,将蔬菜和“环境”一起卖到了粤港澳;吉首隘口村将当地特殊的气候、土质委托到茶叶上,将茶叶和“气候”销到了全国。


往深处想,生态环境的不同要素其实都可以找到相应委托品。上面的例子中,农民将特色山水委托到了特色农产品上;同理,乡愁虽不好计量或计价,但也可委托到古村、古树、古井、古建筑的门票上。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可以推断,只有找到了委托品,社会收益便可内化,“绿水青山”就有了盈利模式。而生态环境一旦能带来收入,人们就会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要特别指出的是,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寻找委托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积极作为。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资,要是路桥不通,即便山再青、水再绿,游客进不去也不可能变成“金山银山”;再有,政府应为生态环境资源确权,推动生态环境资源变资产,让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者可以取得收入。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分析至此,我们可得出三点重要结论。


第一,不同社会文明形态的形成,是由不同时期稀缺性要素所决定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由于生态环境已变得越来越稀缺,物以稀为贵,于是使损害生态环境的代价越来越高,这样就决定了工业文明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型。


第二,保护生态环境,关键在内化社会成本,使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大体保持一致。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用市场机制限排要比政府限排更有效。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在内化社会收益,建立起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的平衡机制。


而将社会收益内化,办法是为不同的生态环境要素找到委托品,并设计出相应的盈利模式。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投资,为生态环境资源确权,推动生态环境资源变资产。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讲堂》】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